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89

分节阅读 3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家有五位儿子,若只有齐王殿下每日膝下承欢,难免厚此薄彼。对殿下来说,也太辛劳。依老臣之见,不如由五位殿下轮流为官家读奏章,岂不可以雨露均沾,也不至于太过辛劳”

“这个么”赵祯似乎颇为意动,寻思起来。

赵宗绩不禁心里打鼓,暗暗祈祷道,亲爹呀,我不怕累,你可千万别再耙耳朵喽

“暂时不必了。”这次没让群臣等太久,赵祯缓缓道:“有道是一事不烦二主,何况寡人每天看的奏章很有限,绩儿一个人读就可以了。”顿一下道:“至于所谓厚此薄彼,是相公多心了。他们兄弟几个日日晨昏请安,我们每天都见的。倒是宗绩这孩子几年来一直奔波在外,寡人见得倒少。”

“那,是老臣多心了”韩琦心下黯然,知道赵祯已经下定决心了。这种琐事自然无需两制拟招,一旦皇帝下定决心,他也无法改变。

“好了,诸位都忙。”赵祯笑道:“寡人便不留你们了。”

臣起身告退,赵宗绩却留了下来。

“还有什么事”赵祯微笑问道。

“父皇,我想去看看妹妹。”赵宗绩轻声道:“给她从广西带了些不常见的什物”

“唉”提到徽柔,赵祯心口一痛,黯然道:“还是算了吧。”

“怎么”赵宗绩一惊道。

“唉,她病得越来越厉害。一个人待着还好,一旦有人去看她就犯病,大喊着还我梁怀吉,还寻死觅活的。”赵祯眼角湿润,哀伤道:“寡人也只敢每天隔着门看看她”

“父皇”赵宗绩眉头紧皱,片刻后好像下定决心道:“孩儿斗胆问一句,那梁怀吉是死是活”

“活着。”赵祯淡淡道:“还是在西京皇宫洒扫诸班里。”

“那儿臣恳请父皇,把他调回到公主身边吧”赵宗绩沉声道。

“胡闹”赵祯下意识的拒绝道:“她两人的丑事已经不是秘密,寡人不杀那奸夫已是慈悲为怀,再把他召回来”说着颓然一叹道:“你还想掀起轩然大波么”

“儿臣以为,徽柔自幼冰清玉洁,不会跟宫人乱来的。”赵宗绩却抗声道:“徽柔自幼好强,诸事无不顺心从意,然而从定下这门亲事开始,便无法自主。她之所以不舍梁怀吉,其实是将对这桩婚姻的不满,对国舅娘娘的敌意,都寄托在此人身上。是以她将此人的去留,看成是自己与婚姻抗争的胜负,才会如此执念”

“这么说,寡人错了”赵祯的脸色十分难看。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赵宗绩抬起头道:“鞋不合脚,可以不穿。婚姻不合,也可以分开。”

“荒唐”赵祯话虽如此,望着赵宗绩的目光却比从前还要温柔,叹气道:“徽柔若是平民百姓的孩子,和离就和离了。可她是天家之女,皇室的行止必须表率天下,这是她享受公主之尊,同时必须承担的义务,岂能与平民一概而论”

“那就除去她的公主封号”

“只要是寡人的女儿,有没有封号都是公主。”

两人愁对片刻,赵宗绩轻声道:“那,让西京内侍省把梁怀吉报个暴毙,然后给他改名换姓,悄悄调回宫里,不让任何人传出去就是。”

赵祯颇为意动,却担心道:“纸里包不住火的。”

“到时候,儿臣负全责就是了。”赵宗绩坚定道:“先让徽柔好转要紧,别的到时候再说。”

“好,好孩子”赵祯望着赵宗绩的目光愈发温柔,轻叹道:“胡总管,照齐王的吩咐去办。”

言兑应道。

“儿臣告退了”见皇帝有些乏了,赵宗绩起身道。

“去看看皇后吧。”赵祯点点头道:“她也很想念你,然后回来陪朕用午膳。”

宗绩应道。

第三六七章 破鼓上

就在赵宗绩按照陈恪的建议,用亲情进一步巩固与赵祯的关系之际。那厢间,韩琦也回到中书省,看一眼终于得偿所愿,拜为参知政事的吴奎,便进了首相值房。

吴奎知道这是韩相公要开小灶了,回自己值房沾了沾屁股,赶紧到韩琦那里报道。

“听说,”韩琦黑着脸道:“他们又要上表请立太子”

“这个”吴奎干笑道:“从何说起”

啪地一声,韩琦拍了下桌案,吓得吴奎一缩脖子,赶紧如实道:“前日汝南郡王确实找到属下,让我写奏表请年内立太子”赵允让死后,赵宗懿继承了他的爵位。

“老夫说过,一年之内,不要再提此事了”韩琦声音有如金石,令吴奎心惊胆寒。

吴奎赶忙道:“属下怕相公和王爷产生龃龉,才没敢马上禀报,想着劝下他们再说”

“哼”韩琦知道他那点花花肠子,却没有点破道:“你能劝得下”

“似乎,不能”吴奎有些艰难道:“他们兄弟几个似乎主意已定”

“看来,他们是看不上老朽了。”韩琦冷冷道。

“相公切莫误会。”吴奎心里咯噔一声,他虽然常怀早晚一天取而代之之心,却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位相公的能力。知道没有韩琦的支持,赵宗实实难笑到最后。赶忙为宗实说话道,“其实他们的心情也不难理解,一场郊迎大典让人凉水浇头,大家惶然发现,原来王爷的储位不是十拿九稳,而是大有问题官家几十年的皇帝了,怎么可能在立太子之前,去捧另一个皇子呢所以他们害怕之下,有些过激的举动也情有可原”

“我不是说过。天塌不下来么”韩琦的脸色缓和了点。

“可是相公也没说个究竟”吴奎苦笑道:“别说他们,就连我都难免心中惴惴。”

“你惴惴什么”

“以属下妄揣,很可能是官家不愿意威权旁落,故而扶植赵宗绩来抗衡王爷,以免百官早早去讨好新主,冷落他这个旧主。”吴奎压低声音道:“还有一种可能。就更严重了,便是官家中意的人选乃赵宗绩”

“看来你还没蠢到家。”韩琦叹一声,不失硬汉本色道:“毋庸讳言,出现如今的局面老夫难辞其咎,若不是当初我失去冷静。挟大势以迫君上,官家是不会如此抬举赵宗绩的。”

“难道官家抬举赵宗绩,只是对相公的反弹”吴奎吃惊道。

“不然如何解释”韩琦缓缓闭目道:“老夫和官家打了三十年的交道。自问还算了解他的性格。这位皇帝几十年来一直秉承无过便是功。他不会不知道,宗实继嗣则波澜不惊、诸事平顺,若是换了旁人继嗣,则难免要惊涛骇浪,明争暗斗。所以我才会斗胆以大势迫他,以为他纵使胸中不快,但终会以大局为重。”

“当然,以下迫上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老夫当时想的是,拼上自己的老命,为殿下敲定储位。”韩琦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奏章,推到吴奎面前:“那天回来,老夫就写好了这个。希望能以此平息官家的怒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