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13

分节阅读 3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都不避他。愣一下才点头道:“多谢。”

“但是,”王雱冷笑道:“你想过没有,陕西的盐贱,其它路的私盐贩子,会不会蜂拥而至”

“这是难免的,”陈恪不在意的笑道:“但私盐贩子能倒卖多少再说,倒卖一下也没什么坏处吧一斤解盐的成本,不过才一文钱,各地官服却要卖到三四十文一斤,剥削百姓太狠了吧让私盐贩子冲击一下也好。”

“你还真是”王雱仔细想了想,觉着这法子确实利大于弊。好处显而易见,除了玩死西夏之外,还能使百姓得到实惠,又可以让官府卖出堆积如山的解盐。唯一要受点苦头的,只有临近各路的盐课了,不过总比战争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

“那就这样吧。”谈完了事情,王雱站起身道:“尽快把他的书给我,然后你安排好人,等我的消息。”

也亏着陈恪现在养气功夫胜于往昔,不然非得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给扔到门外去。

第三三二章 经筵 上

两天后,是二郎和八娘的婚礼,两人历经多年终于走到一起,自然可喜可贺,婚礼办得十分隆重,也着实让陈恪忙碌了几天。

一直忙到婚礼次日,陈府才重归安静,陈恪好容易安静下来,让倭女焚一炉香,靠在杜清霜的腿上,阅看起了阿拉伯文的政治家篇,这本柏拉图的重要着作,陈恪上辈子只闻其名、未见其文,实在想不到,竟然在今生得以拜读,可见造化之神奇。

政治家篇,是柏拉图晚期重要的政治学着作,与国家篇、法律篇共同阐述了雅典文明的国家、法律、政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高度理性的逻辑思维,让已经习惯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陈恪,感到如清风拂面,精神为之一震。

这正是他需要的东西,异国智慧文明的结晶,是帮宋朝士大夫学会理性思维,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法宝。只可惜,陈恪现在的阿文功底太欠,还不能深入解读不是他不用功,而是从广州聘来的通译,只认识日常所用的文字,稍微深一点的就抓了瞎。无奈,陈恪只能一边硬着头皮自学,一边等巴盖里送来专门的学者。

不过陈恪很有韧劲儿,虽然不时抓耳挠腮,但两眼始终未离数页。再说有杜清霜在一旁悉心侍奉,不时的端茶奉水,又剥一瓣橘子,细心去掉白丝,送到他嘴边。倒也苦不到哪儿去。

不知不觉,快到晌午。一片政治家篇也看了大半,陈恪这才搁下书。伸个懒腰道:“腰酸背疼啊。”

阿柔马上心领神会,便凑上来给他揉捏,陈恪享受的笑道:“这样读书,一天也不会累,早年怎没想到这法子呢”

“要是这么念书,”杜清霜掩口笑道:“官人怕是连同进士都中不了。”

“也对。”陈恪指指自己的脖颈。示意阿柔多揉揉那里,便见阿彩出现在门口,小步趋入禀报道:“大人,那位傲傲的王公子又来了。”

“什么话。”陈恪啐一口道:“人家王公子那不叫傲傲的。”

“那叫什么”阿彩忽闪着大眼睛问到。

“叫嗷嗷的。”陈恪一阵大笑,便起身到前院见客。

阿彩愣在那儿,不解道:“嗷嗷的是什么意思”

“狼呗。”还是阿柔更聪明元泽,”出来见王雱换了身黑色的长袍,依然是别人欠他八百吊钱似的,顶着一对黑眼圈坐在那里。陈恪关切问道:“怎么,最近熬夜了”

“这几日不眠不休。”王雱满眼血丝,嘴角挂着冷笑道:“将龙老儿的那些书都看过了。”

“辛苦了,”陈恪笑道:“可有什么收获”

“有。”王雱点点头道:“他作死。”

“哦”陈恪微微皱眉道:“怎么讲”

王雱便从袖中摸出一本书,递到陈恪面前道:“你看”

陈恪一看那书。乃龙昌期所作的礼论,信手一翻,便翻到了夹有书签的一页,他阅读速度极快,扫一眼,便将两页的内容一览无余。见其颇多贬斥周公之语,且着重论述了金縢一篇系后人伪作。

金縢篇是尚书中收录的,周公向祖宗祈祷,甘愿以身代周武王的策书。简单说来。是在武王战胜殷纣的次年,天下统一之业尚未成功,突然病重、群臣恐惧。周公以自身为质,设坛捧璧持圭,向上天祈祷说,如果是我们姬家欠上天一个儿子,我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换回武王发,然后摆出了我更会伺候神仙之类的理由,巴拉巴拉。最后说,如果只是虚惊一场,请上天降下吉兆,安慰我们这些惶惑的臣子吧。

祷告之后,开锁察看藏于柜中的占兆书,果然是吉象。周公即将册文收进金丝缠束的柜中也就是金縢中密封,告诫守柜者不许泄露。然后进宫祝贺武王说:您没有灾祸,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需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此所谓上天为天子考虑周到啊。

第二天,武王霍然痊愈。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历来被人们视为周公贤良仁德的证明,龙昌期却大胆声称,金縢故事是周公捏造,而指控周公为大奸

“这老头可真够大胆的。”陈恪不禁喟叹起来。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周公的地位与孔子相当,甚至胜过孟子一头,真宗朝刚刚建了周公庙,这边老头就啪啪的打脸

不过只是骂两句周公,算得了什么宋朝言论自由,学术混乱,缺乏权威,书生士大夫逮着谁骂谁,把孔子骂出翔来的也比比皆是。以此老今日之地位,似乎伤不到他分毫吧

见陈恪眼里满是疑惑,王雱不禁轻蔑的笑了笑,轻声道:“周公最后藏册书的方式,你不觉着眼熟么”

“藏册书的方式”不就是金縢之名的来由么,陈恪沉吟道:“有何不妥”

见他反应如此迟钝,王雱心里的轻视更盛了,耐着性子道:“本朝也有人模仿过”

“啊,你是说”陈恪不能再装傻了,不然过犹不及了。他压低声音道:“金匮之盟”这个翻版要比其原版有名一万倍了。霸道老娘糊涂哥的故事,时隔千年后依然家喻户晓。

“嗯。”王雱压低声音道:“坊间传说,所谓金匮之盟,其实子虚乌有,乃是赵韩王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捏造出来向太宗献媚的。”要不怎么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呢,这小子是真敢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