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220

分节阅读 2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仰攻,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宋军没想到依军不按章法守城,猝不及防之下,弩弓全都失去作用。更悲剧的是,前派的士兵是充当肉盾的,根本没有带兵器,一下子被冲乱了阵脚,立即就支持不住,开始败退。

杨文广气得脸都绿了,他亲自带人压阵,任何敢退到近前的宋军,全都杀无赦。

宋军见后退无门,只好转身和敌人厮杀。依军有地利,且死战不退,宋军人数占优,兵甲精良,。”大宋每年上亿贯的军费,自然不是白花的。就算是普通的士卒,也有全套铠甲穿戴。而且铠甲的做工十分了得,依军的弓矢射在上面,几乎都能被挡下来。

此时清晨的阳光驱散了薄雾,照耀在宋军所穿的盔甲上,一片金光闪闪,如天兵下一般,端的是威武异常。

再看依军,大都赤足被发,只有头目才身穿皮甲,一般的兵卒甚至衣不遮体,跟一群叫花子似的。

但到了这种以命搏命的时候,装备的作用其实不大。取决胜负的是双方士气的高低、决死的勇气,以及平日里训练的效果。这些,依军偏偏都不缺他们是天生的山地战士,身后是举族的妇孺老小。他们为了保护家园拼死而战,还真不是大宋的士卒能够抵挡的。

宝月关前,双方喊杀如雷,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倒下去,山坡上残肢横飞,血流成河,只是因为这里的土地本来就是红色,所以才没有那么触目惊心。

这种时候,军官的指挥已经失去效用,因为双方将士都陷入疯狂,他们身体中作为人的部分暂时消失,兽性成为主导。他们忘记了恐惧和死亡,状若疯虎的拼命砍杀,撕咬、扭打早就不顾忌自己的死活了。

战场上惨呼声,喊杀声,声声震天,已经变成了人间炼狱,变成了修罗杀

杨文广怒目圆睁,望着漫山遍野冲锋下山的依军,好似无穷无尽的惊涛骇浪一般,一波波冲击着宋军的阵线。尽管老西军训练有素,悍不畏死,任凭敌人如何冲锋陷阵也不动摇,但伤亡实在太大了,叫人心如刀绞。

这时候,一身戎装的陈恪来到他的身边,夫声道:“老将军,让我的掷弹兵上去支援吧”

“少添风”杨文广看看陈恪,才想起对方的身份,忙改口道:“儿郎们还顶得住。等顶不住了,再请你帮忙。”

气”陈恪克可奈何道:“等顶不住了,他们也顶不住。”

杨文广默不作声,转头盯着战场。因为地形限制,宋军无法发挥出人数上的优势,只能跟数千依军焦灼着,交战半晌毫无起色,看上去巳经开始士气低落了。

杨文广是宿将,知道再这样下去,颓败不可避免了。想到在前军营观看过所谓掷弹兵的训练,似乎正是打破僵局的办法口尽管对这支新军毫无信心,但此刻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陈恪耐着性子等到现在,终于得到了杨文广的许可,他大手一挥,大声道:“孩儿们,跟我上”

他没有说给我冲”而是跟我上”对初上战场的新丁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只是让柳月娥顿时紧张起来,恨不得一脚把他踢下山去”人家杨文广个武将都不冲锋,你陈恪堂堂一个状元,充什么英雄好汉刀剑无情、飞蝗无眼,万一要是挂了,小妹岂不成了寡妇

第二八九章 无耻的小陈 下

所谓掷弹兵,是陈恪创造的称呼,但所投掷的“弹。”却是地道的宋朝货。

后世总有人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用来放烟花,西方人学会后,却用来造枪炮,以此来说明华夏在近代失败的必然性云云。但实际上,这是把我们的祖先当白痴,也把听众当白痴。

翻开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为了赢得战争,人们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自从发现火药的杀伤力起,中国人就想方设法将其应用于战争。在唐末的战乱中,人们便开始用火药,做成各种形状的火器来杀伤敌军人马,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火球。

到了宋朝这个年代,火球的制作工艺,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陈恪在秋青军中便了解到,宋军一共装备八种火球,如霹雳火球、簇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等等。他亲眼见到了那些火球的威力,当时就震惊一一原来宋朝就有手榴弹啊

在组建光头军之前,他便想到了这种武器。他准备建立世界上第一支掷弹兵部呢。”对于才上战场的新丁来说,不用白刃相接,肯定可以让他们更加镇定。

所以他在征兵时,就就意挑选那些手长脚长、身强力壮者。只有投掷的更高更远,才能越过本方阵线,落入敌阵,否则乐子可就大了。

桂州和毙州的兵器库中,一共有五千箱霹雳火球,都被他一卷而空。所谓霹雳火球,乃使用多层纸布婊糊为壳体,内里填充火药、铁片、石子,壳外涂以黄蜡、沥青和炭末等易燃防潮的混合物,整个火球用一根麻线拴着。

投掷时用火折子将外壳点燃,再以抛石机或手将火球抛向敌阵,壳体燃烧的高温使壳内的火药爆燃,将碎石、铁片向四方杀伤或烧伤敌军人马。这一手对骑兵无用,但对步兵和攻守城时,还是很有威力的。

陈恪一路上除了训练队列,就是操练士卒们投掷,他还反复研究阵型,以求最大的杀伤。但一切都还在初级阶段,想不到这么快就要实战了。

陈恪不是想逞英雄,但在整个战局中,他是最清醒的一个。大军只带六日干粮,孤军深入,已经犯了兵家大忌。若不一鼓作气,战而胜之,则会士气大衰,被侬军拖入泥潭中。就算能全身而退,宋军也会沦为大理各族的笑话。

到那时,之前所有的苦心经营,全都会变成乌有,宋朝再想染指这彩云之南,可就千难万难了。

是以不能犹豫,必须全力一搏。为了鼓舞初上战场的新丁们,他这个文官也换了铠甲,冲在最前面。

目睹了战场上惨烈的厮杀,光头军的新丁们,早就吓得手脚发软。但是看到陈恪亲自打起红旗,从在前面。这些日子反复训练,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使他们不由自主迈开步伐,排成数列跟了上去。

很快,距离短兵相接的第一线越来越近,已经有流矢射入阵中。不断有兵士倒下,但陈恪侬然无惧、大步前进、他坚实的背影,胜过千言万语,ji励着兵士们紧紧跟随。

柳月娥也顾不得骂他,手持着一柄长剑,紧紧跟在陈恪身边,将飞到他身前的弓箭挑到旁边,却不顾及自身的安危。

眼见距离短兵线还有不足五丈,陈恪将手中的红旗左右晃动起来。把目光全都聚集在旗上的士兵们,赶紧左手从胸前的弹药袋上摘下一枚火球,右手从腰间的竹筒里,抽出了火折子。

陈恪高高举起红旗。掷弹兵们点燃了火练的引信。

陈恪双手将红旗猛地向前一挥,掷弹兵们便甩开臂膀,运足了力气,将火球投掷出去。

正在酣战中的侬军士卒,就见一片甜瓜大小的火球,下雹子似的劈头盖脸落在身周。还没反应过来,震耳欲聋的脸面炸响声中,弹片雨点般四散飞溅。但凡沾土一点,顿时血肉模糊,痛得抱头惨叫、满地打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