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船帮老大 > 分节阅读 188

分节阅读 1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队长如今是英雄,万众欢呼,那也是应该的”

唐嘉中在陈叫山肩膀上一拍,“陈大哥,那天你打岩井恒一郎,最后打那几拳,痛快啊,岩井恒一郎就跟一只呆狗似的,光是挨了”

唐嘉中说这话,看似无意无心,但心思细腻的吴先生,还是听出了其中的不妥之处:骆帮主和苗馆主,正是败在了岩井恒一郎的手下,被岩井恒一郎打成了重伤,那岩井恒一郎绝非泛泛之辈如今,为抬高陈叫山的武功境界,将岩井恒一郎比喻为一只呆狗,看似合理,倒没什么,可在骆帮主听来,自然会有一些吁叹感慨的正所谓,“病里心思多”,这样说话,终究是不好的

于是,吴先生便说,“骆帮主,听说来年桃花开的时候,船帮就出航了,这叫跑桃花水”此言一出,将唐嘉中的话,生生叉开,话题犹然拐到了船帮,这是骆帮主熟悉的,有着多年经验,有着深深感情在其中的事儿,一瞬间,便将起先那种可能带来的言语敏感性,无遮无掩,巧妙地化融了去

陈叫山听见吴先生这么一说,心下暗暗觉着,吴先生体察人情,善解人意,博广健谈,谦恭平易,着实非一般人之修为啊

骆帮主笑了起来,视线投向车窗外,看着外面疾速后退而去的房子、车马、树木、角楼、城墙上的红灯笼

这一座十多朝建都的城,在汽车将其一再抛掷了去,远离了去的时刻,现实与历史,恍然与唏嘘,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与欣然,任是心思再再漠然无计的人,也会觉出一丝丝的幽幽况味来更何况,是骆帮主这样驰骋江湖数十年,在凌江风浪里,穿梭了数不尽的日升月落的江湖老前辈

“一年当中,根据天气冷热情况,根据上游水位情况,除了跑个桃花水,到秋天,也还跑芦花水呢”骆帮主望着车窗外的景象,似回忆,又似并不回忆,只依循现实情景,侃侃而谈,“跑船的行话说,桃花水,颤两颤,一船白银装不完,芦花水,抖三抖,拴船搁浅趁放手”

骆帮主说,桃花水是一年当中头一炮,积攒一年的买卖,你缺这货,他缺那货,就好比往火铳子里填足了火药,这桃花水第一炮,就必须放得响亮

待到秋天芦花水时,一年的买卖,基本上做得差不多了,若是有眼光,掏腾拾掇些冷门货,能挣大钱但季节在这里摆着,毕竟临近天冷,所以,风险也大得很,挣了钱,要懂得及时放手,不要贪心若不然,货囤积手里,钱没有动转起来,等于赔赊,加之秋天江上复杂,跑船麻缠事儿也多哩

骆帮主说一阵,陈叫山、吴先生、唐嘉中、杨秘书再插问几句,骆帮主说得兴致颇高,在问问答答,谝谝侃侃间,汽车便驶出了西京城,进入山北平原,一路疾驰

紧随其后的汽车,由秦效礼开着,车上坐卢芸凤、薛静怡两个女孩子,车内谈话自然没有那么多话不多说,嘴巴也不能闲着啊,卢芸凤便拿出了西洋糖果,给薛静怡和秦效礼吃。秦效礼将糖果一放进嘴里,不像卢芸凤和薛静怡那般慢慢地,而是大口嚼,连连说好吃,卢芸凤便给他抓了一大把糖果

行在最后的,是卫队四兄弟,以及秦效礼手下的十位士兵,十四人皆骑着快马,三旺骑的是骆帮主的火焰驹,走在前面,催马加鞭,一路引领

尽管马蹄赛不过汽车轮子,但联系上路面凹凸、硬软、宽窄等诸多因素,骑马的兄弟们,即便跑不到前面去,但也不慢,一路紧紧跟随,倒也不掉队

第337章设伏

车进马奔,一行人穿过平川之地,进入山中

天晴好,风在吹,天空被吹得干干净净,一丝云都没有,瓦蓝瓦蓝,像原汁原液的颜料,没有掺和一丁点水,太阳的七色光柱,挥动其间,又若蓝宝石,纯净,透亮,熠熠

冬日的山,显现出一派萧索之景来,松柏满坡间,暗绿暗绿的,忽而一过渡,杂木成林,土黄色枯叶,硬撑撑支在枝杈上,风一吹来,像满山站满了饥饿的人,若有食物抛掷过去,扬起的手臂,胡抓乱挖

就着蓝莹莹天幕之底衬,枯叶,衰草,棱岩,秃坡,颓然与欣然相叠,让人慨叹着造化的雄奇,四季轮回的残酷

陡坡渐多,弯路渐多,常常是看似触手可及,抬脚便至的一处,脚下的路,却要盘绕半天,拐来拐去,方能抵达。许多硬硬的拐弯处,一面是逼压而下的尖尖岩石,一面又是深不见底的山沟,汽车便减了速度,马的口鼻里也喷起了热气,四蹄节奏,缓慢了下来

每遇大的拐弯,杨秘书将方向盘大幅度地一拨转,汽车便朝一侧倾斜,骆帮主的身子,一下靠在了陈叫山身上,一下又靠到了吴先生身上

杨秘书意识到自己开得稍稍快了一些,便将速度降了些秦效礼驾驶的汽车,坐的是卢芸凤和薛静怡,自然对拐弯倾侧,毫不在意,秦效礼一加油门,便赶到了最前面,一路引领

一进入山中,秦效礼的感觉,逐次地进入到童年的情境中去

城市与集镇,兴许随着光阴转换,这里起一座楼,那里拆一间房,这里修一条路,那里砍一片林,使人常常感觉到空间的无穷变化。而在这山中的许多地方,兴许一直如此,唐朝是一条沟,大清还是一条沟,民国了,沟仍是那般模样,没有出现任何人为建筑,没有任何的填充或掏挖,纵是所谓变化,不过是一年又一年,草木枯荣,青黄转换

老去的,只是时间,山就在那里,从来未变

秦效礼一路引前,进入到家乡区域里,尤其看见老家所在的那条沟,通往沟底的那条岔道,那座矮矮圆圆的小山,依旧矗立在沟底,一如多年前的模样,山不老,光阴如流,人非昨

秦效礼犹然记得,小时候常去沟南边的那竹林里,采挖笋子,回来时,拖了鞋子,爬到那矮矮圆圆的小山上,跟大哥、二哥、四弟他们几个,用尖棱的小石头,在山顶上划出了各自的“城堡”,光着脚丫,冲来跳去,攻城拔寨,被攻陷的失利者,便要将篮子里的笋子,进贡给胜利者

秦效礼想好了的,先送陈叫山他们回了乐州,住上一天,然后再返回老家,跟老爹和大哥,好好住上几天,在老家过个年,去娘的坟前烧些纸,跟娘说些贴心悄悄话

秦家沟逐渐后退了去,前处的山变得莽莽,山路起伏愈来愈大,上坡犹若上墙,下坡也如跳崖,秦效礼收回了诸多的思绪,专心开车,稳稳向前

秦效礼眼睛看着前方,怎会留意到路之一侧,枯干欲燃的衰草间,正伏爬着日本人,穿着野外作战军服,与草木浑然一色,搭着望远镜,镜头死死地套着一截山路,一刻也不偏离

待秦效礼的汽车驶来,杨秘书的车随之跟上,再过片刻,后面的马队,亦哒哒哒哒地行过,其中一个日本人,便将无线发报机的皮箱子打开了,缓缓扯直了发报机天线,在岩石上放稳当,戴上耳麦,“嘀嘀嗒嗒”地发出了信号

前方二十里处,有一地方,名曰“鹤腿峡”,两面是万丈巨崖,合夹一处,近于相合,中间的路,被逼仄得俨然一线,乃一处最宜设伏袭击之区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