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 分节阅读 260

分节阅读 2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死去了没有多久。

“哈里发大人,卢比城邦逃跑的贵族现在已经全都被抓获了,他们城邦的邦主也在其中,哈里发大人要不要见他一面”一名骑着棕马,身穿白袍,头戴银色头盔的士兵走上来对着一位蓝眼睛金头发的中年人说道。

“嗯,告诉安拉的勇士们,他的做的很好,卢比城邦一直是我们帝国向北方扩张的重要敌人,现在,他们的城邦主都被抓住,我们阿拉伯帝国的铁蹄,又可以再一次向北方前进了。”蓝眼睛的中年男人眼神中充满了嗜血的兴奋,“把他们的成邦主带来,我要亲自结束他罪恶的一生。”

“安拉安拉”那名士兵骑在马上施了一礼,就骑着马朝不远处的一堆军士跑去,很快,他又折返了回来,不过他的身后已经押送着数十名面目悲痛的犯人。

这些人虽然衣着很脏,可是从那些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向下看去,还能隐约看到那些衣服的材质十分精致,衣料上的花纹也是极为精美。

被押送的犯人为首的是一名脸上全是络腮胡子的大汉,他在人群中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因为他的头上戴着一顶金色的王冠,虽然王冠不大,可是依旧能看的出他以前的身份地位。

“卢比城主,我们又见面了。”看到被押送到自己面前的大汉,蓝眼金发的中年人骑在马上,高高昂起头颅,语气中充满了戏谑与不屑道。

那名头戴王冠的络腮胡子大汉却是神情悲戚,一言不发。

“我听说,你是想带着你这些卢比城的王室成员逃亡东方那个叫“大唐”的国家”

络腮胡子大汉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愤恨的说道:“如果你们不停下罪恶的征服脚步,总有一天,强大的唐人会来到欧洲这片土地,审判你们”

“哈哈哈。”蓝眼金发青年像是听到了极为可笑的笑话,语气高傲道:“唐人就是那个灭掉废物吐蕃的国家呵呵,迟早有一天,我也会让它臣服在我们阿拉伯帝国的脚下,让他们知道,骄傲者的头颅究竟谁才有能力抬起”

长安,东宫。

一间从外面看着没有丝毫异样的普通四合院,院子的大门上却写着“大唐军机情报处”七个鎏金大字,让这里看上去充满了神秘感。

推开院子的大门,其中的景物让人眼前一亮,这其中充满了各种新奇的事物,可谓是别开洞天。

一张巨大的木桌,上面布满了山丘、平原、戈壁、荒漠,上面还插着各种各样的小旗子,其中有许多身穿灰色制服的人在来来往往,他们手中或拿着厚厚的文件,或带着各种文书关蝶,还有的带着各种官文报纸。

“李将军,大食国又有新动向,两个月前有探子来报,大食国又向北方进行了一次大举进攻,攻破了一直以来以防守著称的卢比城邦,卢比城邦的城主西维尔带领数百名王族弃城逃走,看他们逃走的路径,似乎也是想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我大唐寻求庇护。”一名手拿一叠纸张的青年毕恭毕敬的把手上的资料递给一位中年人。

这名中年男人,下巴有一圈大唐武将标志性的胡子,眼睛十分明亮,不是秦琼又是哪个。

“嗯,现如今这大食吞并周边小国的速度太过迅速,我们在吐蕃的军队已经离他们很近了,如果他们再向东北方向占领五百里,并且翻过雪山后,我们大唐恐怕就会与他们进行第一次遭遇战了。”秦琼目视窗外,双眸炯炯地说道。

“秦将军,要不要把这条消息向陛下汇报”

“当然,我大唐迟早会发兵大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我军机处创立之初的目的,让陛下了解大食国的动向也是极有必要的,你这就去准备笔墨,本将要亲自誊写奏书启奏陛下。”

“怎么样,今天第一天到报社工作,感觉如何”徐家庄的午膳上,徐阳夹起一块红烧肉,放入兴唐碗中,随意地朝小狄和小武说道。

“报社很有意思,今天我负责收集一些新闻素材,并且筛选比较优秀的新闻稿件,将其排版到报纸上,马周先生也很是照顾我和武儿。”狄仁杰也是兴奋的回道,看的出他对于第一天在报社上班的感觉应该不错。

“嗯。”徐阳也是满意的笑了笑,又转过头朝武照,“小武呢第一天在报社,有什么感触”

听到师傅询问自己,小武似乎要比小狄更兴奋,朗声说道:“回师傅的话,我感觉在报社真是好有意思,马周先生也是听从了我和小狄的建议,把这一期报纸的头版新闻标题改了。”

“哦改成什么了”徐阳也是十分好奇。

“日出东方,不落唐国”

第七章采访申请

三月沐风,空山凝云。在南山书院的山道上,有十几名士子在信步闲游,他们极目远眺楼外青山,明阳冠于其顶,艳阳高悬,掩旁之柏翠,尽显其色,又似一含醉之绝世舞姬,粉面桃花,醉眼迷离,秀口吐芳。

“如此美景,当吟诗一首啊”那群士子中有一心思比较活络的青年,高声嚷道。

“好好”一时间那十几名士子中大多数人皆是随声应和。

“宇文兄是咱们中成绩最好的,当先来”那名青年看到众人皆是应允,于是也是嚷嚷道。

那名叫做宇文的青年有些不好意思,挠着头道:“这样不好吧。”

“哎呀,有何不好,宇文兄就别客气了,我们可都等着呢”那名青年也是笑着说道。

“嗯”那名叫宇文的青年沉吟一声,随口吟诗道:“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欲登南山寻望眼,曲江池畔看亭台。”

“好好诗句”一首诗吟出,众人皆是拍手称赞。

“宇文兄不愧是咱们书院前几名的尖子生,果然是文采斐然,特别是最后一句欲登南山寻望眼,曲江池畔看亭台简直是称的上佳句中的上品”那青年也是交口称赞道。

“既然宇文兄诗中最后提到了咱们南山曲江池畔,咱们不如一同去泛舟游行,也好应上此诗”在探讨的众人中,有一名个子比较矮的青年提议道。

“哎呀哎呀,温达兄所说有理。咱们这就去曲江池畔泛舟游行。也好应这诗景”

“同去。同去”

一时间士子们皆是兴奋的要同游曲江池,不过刚刚吟诗的那名叫做宇文的青年却面露难色,有些纠结的说道:“我恐怕是不能去了,今日我在报社还有工作,马先生要我编排大唐新闻报的版面,中午还要面见现在负责报社刊登文章的狄学长和武学姐”

众人听到这个,皆是面露失望之色,不过有名心思活络的青年却道:“宇文兄何必如此担心。我等都可为宇文兄担保,就说宇文兄身体不适,下午没办法去报社了”

“好好好这个主意好”青年话音刚落,顿时博得众人称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