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676

分节阅读 6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还安排了几名苏联的技术人员对这航母进行必要的解说。

就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大多数干部在走上这墨尔本号时第一感觉就是震撼,接着想到的就是敌我之间的差距应该说这对他们更有切肤之痛,因为就在不久前我们还与苏联是敌人,而苏联就拥有比“墨尔本号”还要大一倍的航母,也就是说他们之前就有可能在战场上遇到这样一个大家伙。

这使得干部们在参观“墨尔本号”时表情都十分严峻,气氛也十分压抑。

不过让我感到庆幸的是,我并没有看到多少干部带着失望、沮丧的表情,甚至还有些干部眼里还透着几分杀气我能理解这是为什么,这部份人应该是想着如果在战场上碰到航母了该怎么将其击沉,甚至还有些干部在航母上到处逛似乎是在找它的弱点。

他们不知道的是,航母本身是没什么可怕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靶子其可怕之处在于舰载机,也就是说想要击沉航母的话,要面对的应该是来自航母上的舰载机以及护航军舰的导弹。

从这一点来说,有一部份干部应该是没看懂,或者说他们并不了解现代航母作战的战术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从来都没有拥有过哪怕只有一艘航母,而我们以往打的仗又基本是在陆地上的,不久前还是以陆军为大并不看重海空军,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也是很正常的事。

这么看来,也有必要对这些干部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普及了,不过我相信这一点海空军方面会解决,毕竟有刚刚发生过的马岛海战可以学习,那场发生在英阿之间的战斗就是一部最好的教材。

另一部份就是军工方面的专家了,在这其中我甚至还看到了李丽

李丽在看到我的时候就朝我扬了扬脑袋,说道:“不错啊,还真弄来了,我一直以为你们弄不到呢”

“什么意思”我问。

“很简单”李丽回答:“几千万美元而已,美国这么不放心,完全可以自己出钱买下来”

“唔”闻言我不由一愣。

也对,美国买下来不就可以了几千万美元对他们来说只是小意思而已。

“不过我想。”李丽接着说道:“美国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这是赔本生意,美国是个商业国家,做什么都讲究成本和利益,所以这种赔本生意他们不愿做。”

这个倒是很好理解,美国同样也是发达国家,他们购买的话也会面临澳大利亚的问题,因为拆解成本太贵而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李丽接着说道:“美国方面也许是考虑到如果公然从你们手里把这废旧航母抢去的话,那就做得太明显了,毕竟这时中国还是美国需要拉拢的对像。”

我点了点头,这就是站在美苏两国中间的好处。

“还有一个原因。”我笑了笑:“那就是美国方面认为他们的航母技术已经成熟,甚至可以说发展到了核航母的时代,所以根本就不把这一空壳放在眼里。”

“对”李丽表示赞同:“他们站在一个技术高度上,眼里主要对手还是苏联,所以对我们的戒心虽然有,但还是处于次要地位,同时也认为我们距离航母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各方面原因交织起来就促成了一笔交易。”

美方所不知道的是,“墨尔本号”这个空壳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才刚刚开始起步的我们来说,那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并且有很多地方可以学习。

就像我看到的那些军工研究人员一样,他们走上了“墨尔本号”后就如获至宝的拿着各种仪器进行测量水上的水下的,都派出人去测个清楚,甚至还有许多人围着苏联技术人员问东问西的。

不过我想,这些苏联技术人员也许也比较尴尬他们中虽然有部份人上过航母甚至还参与了航母的工作,但苏联航母与英国航母的设计思路有很大的不同,何况现在他们面对的还是一个航母空壳,所以许多东西也只能靠推测。这可以从那几名苏联技术人员也时不时的互相讨论一番可以看得出来。

但很明显,这并没有影响到军工的热情,他们依旧兴致勃勃的用仪器仔细扫描纪录船上的第一个地方,就像考古专家突然发现了一座几千年前的古迹一样。

由此也可以知道军工和部队的思想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虽然这两者都是为了强军,但军工更多的是考虑能不能学到什么东西或是有什么进步,而部队想的则是能不能打得过

后来我才知道,军工还专门针对这次对“墨尔本号”的考察启动了一个航母建造与设计的可行性研究项目,他们依靠这些数据按比例建造了一个模型,并用这个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总结。

第七十五章 墨尔本号四

军工对“墨尔本号”的测量整整进行了一个多月之所以要一个多月这么久,是因为他们知道这“墨尔本号”是要拆解并当作废铁回炉的,这就使他们担心万一哪个数据错了以后构建模型的时候对不上。

于是他们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测量并仔细对照。

军工们会这么谨慎也是有道理的,毕竟这是我们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一艘航母,而且应该说是在这特定时期也就是美苏争霸时才能弄得到。

这往后吧再想从美国阵营里弄一艘来基本是不可能了,而苏联那边也要几年后等到它解体,然后还要辗转卖来卖去才轮到我们。

其原因很简单,这时候的中国既没有多少军事实力也没有多少工业能力,美苏两国对中国的顾忌还不是那么深,等过个十几二十年别国看到咱们发展速度这么快,或者说不管什么东西卖给我们转眼之间就让咱们给“山寨”了,有这实力谁还敢不防着啊谁都不愿意地球上出现另一个能够威胁到他们地位的大国不是

这也是之后从苏联购买的三艘废航母都几经波折的原因,尤其是被改装成训练舰的辽宁号,据说买到手在拖回来的过程中都因为受到阻挠而在海上耽搁了一年多的时间。

当然,这些事跟我就没有太大的关系了。虽然我是一个现代人,但对航母研究和制作方面的知识却是一片空白,当然也无法给军工们提什么意见,于是在造船厂陪着张司令等人逗留了三天后就返回了基地。

“营长”没想到这才返回不久就听到李乐清的报告:“船厂来了一个美国人。要不要放他进来”

“唔。美国人”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

李乐清是先进公司指派负责造船厂的厂长。会这么安排是因为李乐清之前是名海军,具备一定的船泊知识先进公司的成员主要是复员军人,所以各方面人才都比较齐全。

“他有没有说是来干嘛的”我问。

李乐清回答:“他说以前在墨尔本号上服役过,这段时间正好在中国旅游,知道墨尔本号要在中国拆解,感情难舍,希望再看最后一眼作为惜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