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675

分节阅读 6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是在马岛战争之后也就是82年后“墨尔本号”就进入备用状态,从这时起澳海军实际上就决定让其退出历史舞台了,也就是从这时候,澳军就将装在“墨尔本号”上的先进装备往下拆。

“他们说还没拆完”杨先进回答:“而且好像还有美国人给他们施加压力,因为在我们拍下后合同上又多了一条:不得用于军事用途。”

“哦”闻言我就明白了。

对于美国来说,我们与澳大利亚这个“无害国家”恰恰相反,是一个有能力与美军一战的对手。

其原因就不用多说了,当年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基本上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佬的飞机大炮,抗美援越时打败美军的越共实则也是中国训练且装备的,现在的美国佬之所以跟我们是盟友那只是为了对付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而已。

但现在一方面是苏联跟中国的关系缓和了,另一方面中国毕竟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在正面战场上击败过美军的国家许多美国人认为越战是战略上的失败而不是战术上的失败,因为他们在正面战场上打越共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之所以不能消灭越共只是因为有中国的保护,而且最后还是他们主动退出的。

正所谓“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美国佬在中国志愿军手下吃过亏心里自然对我们会有所防范,于是对于“墨尔本号”自然就会有点紧张。

“杨营长”这时我就接到司令部的电话:“司令让你到司令部来一趟”

“是”我应了声。

心下暗想该是为了“墨尔本号”的事情,没想到张司令那边的消息还挺快的。

不过这似乎也正常,要知道这可是我军第一次离航母这么“近”,张司令那边没有人手关注着这事那才是怪事呢。

果然,在我走进司令部的时候张司令就朝我扬了扬头说道:“墨尔本号的情况听说了吧,他们再一次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拆除,拆不走的东西甚至还进行爆破,咱们能拿到的就是一个空壳了”

“是美国人在后头搞的鬼吧”我说。

张司令点了点头:“美国人对我们已经开始有戒心了”

我没有回答,心里认为美国对我们的戒心并不是这时才开始的,而是自从抗美援朝起就一直都存在的。

“其实这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我说。

“唔,说来听听。”张司令对我的话颇为意外。

“首先。”我说:“我们对这艘墨尔本号的期望本身就不能太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决定的,就算航母上有些什么东西留下,我们也很难对其进行仿制。”

闻言张司令不由点了点头,对于这一点我国可是有过不少经验的,中苏交恶时苏联撤走了所有的专家,留下一堆没有完成的项目这些项目就算有图纸或是相关资料,我们依旧很难将其研制出来。

“另一方面。”我说:“我们绝大部份装备都是来自苏联,出于装备兼容性和设计思路等方面的考虑,我认为我们在航母发展上终归还是要走苏联的路线,也就是说墨尔本号能给我们一个空壳看看航母是如何设计、建造和布局的也就可以了,咱们要积累经验还得瞄准苏联。”

“唔”张司令不由意外的看了我一眼:“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苏联这买航母可不像买民航那么简单,咱们还有机会”

我笑了笑,苏联那边的机会当然是有,事实上在“墨尔本号”之后我们买的三艘废旧航母都是来自苏联,这其中还包括被我国改装成训练舰辽宁号的瓦良格号。

当然,这些都是苏联解体之后的事,现在正是美苏争霸的时候,苏联当然不会自废武功让美国佬捡便宜的。

第七十三章 墨尔本号二

“当然。”我接着说道:“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西方国家的那些先进装备,事实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结合美苏两国装备的长处并将它们融合起来,最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们自身需要的装备。”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美军装备的风格一般是舍得砸钱,大多装备都往精密、高科技这条路线上走有钱就是任性嘛。苏军的装备则更讲究便宜、实用和可靠性,也就是平时看起来不怎么样,一打起仗来批量生产就会暴发出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能量。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咱们的确更适合走苏式装备的路线咱们没美国佬那么多钱,另一方面咱们人口又多,要是都像美国佬那样的装备,几个集团军的部队下来也就把我们给拖垮了。

但另一方面又由于苏式装备是针对苏联这种气温较低的国家的,其装备就算是原封不动运到中国来也会有各种不适应,比如现代的苏27到了海南岛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里后就漏油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并针对自己的作战环境及需求对其进行改进。

当然,真要说咱们自己不会改的话那也没问题,叫苏联人改嘛印度人就是这么做的,苏式装备登陆印度后同样也会有各种水土不服的问题,印度人的解决方法就是让苏联人继续改,改到满意为止。

不过可以想像的是,这么做的结果其实就是伸出脖子让人宰这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虽然这种损失也是很可观的。因为苏式装备本身的优势就是廉价实用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像印度这样只靠苏联改。那么这个优势就荡然无存甚至都比美国方面的同类产品还要贵了,比如“维克拉玛蒂亚”号就是这么个东西,一艘俄罗斯送给印度的二手航母,其改装费用竟然高达23亿美元,美国比其排水量还要多两万吨的小鹰号航母总造价也只有四亿美元。

在钱方面还可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没有技术嘛,多付点钱也是必须的,但有一天一旦打起仗来航母要是要维修时难道还开到俄罗斯船厂去修过几年再回来吗

“你的定位还是相当明确的”张司令点了点头:“而且也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国情。只是这墨尔本都让他们拆成那样了,我们就算想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都不容易。”

“这倒也未必”我说:“有句话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