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战的血 > 分节阅读 673

分节阅读 6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技术组以及下乡集中式教学的方式很有可能就是职业学校雏形,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他们最终也会想到兴办职业学校进行系统式教学的方式,我只不过是把这种结果提前了而已。

“另外。”我说:“我们这种教学还可以跟社会上的各类企业联合起来,毕竟这时国家缺乏资金,我们可以让企业自愿捐款、捐校之类的,我相信有能力的企业很愿意做这样的事,因为这也是为他们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甚至还是为他们做广告提升其知名度,于是这样就能达到一种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好”周贵旺不由哈哈大笑起来:“营长连这都想到了,营长你这又给我们送了一份大礼啊”

最后这段话倒是我的临时起意原本我还是想以我的名义捐款的,但一想我一当兵的的哪来那么多钱呢之后这样一问让周贵旺知道我就是先进公司的幕后所有人似乎有点不大好,于是随口就把它扩大为面向社会各企业进行合作。

这样一来也好,人多力量大嘛,企业多能担起的负担也就多。

挂上电话后我就放下了一件心事这么一来至少会少走一些弯路了吧,先进公司赚来的那些钱也算是部份回馈社会了。

这时另一部电话突然就响了起来那是司令部的专线,所以我也没敢多想不假思索的拿起了电话。

“到司令部来一趟”里头传来了张司令的声音。

“是”我回答。

听张司令的口气我就知道出事了,而且这出的事情也许还不小。

如果是在以前,那我可以百分百的肯定那是军事上的事,但现在有了先进公司而且赚了那么多的钱后就有点不确定了。

有句话叫树大招风嘛,别人看先进公司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快难免会眼红,而且现在又是在打击经济犯罪的时期,难保会有人对先进公司展开调查并牵扯到我们合成营。

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这军队做生意还真有不合适,因为它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我甚至是部队每一名战士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在战场上又是很重要的战场是个不容有半点分心的地方。

不过幸运的是我很快就知道张司令找我并不是因为这事。

“南海出了点问题,跟越鬼子有了点摩擦。”张司令说。

“唔”闻言我不由一愣,这越鬼子还真不含糊,陆上跟咱们较劲不说还弄到海上来了。

“情况是这样的。”张司令说:“几个月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200个海洋观测站,中国负责建五个,其中在西沙、南沙各建一个。我们在南沙永暑礁建站时就遭到了越南武装运输船的阻挠”

闻言我不由哦了一声,这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314海战吧,虽然我对这次海战了解不多,但却知道这次海战是以我军占绝对的优势取胜,所以并不怎么放心上。

“这个问题不简单哪”张司令皱着眉头说:“这个永暑礁及周边一带九个岛礁都是距离越南近而距防我们远,比如这永暑礁,距离越南只有250海里,距离我们却有740海里,离海南岛也有540海里。”

打过马岛海战的我当然知道这距离意味着什么,我军离目标的距离大慨是越军的三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反应时间及增援时间甚至燃油、补给等要考虑的因素都比越军多得多。

“这些客观上的因素还是其次。”张司令接着说道:“目前我们海军的实力已经远超越军,但我们必须得考虑苏军驻守在越军金兰湾的问题,以及越军本身就装备有苏联援助的苏22战机的问题。”

“唔”闻言我这才知道这一战其实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另一方面也知道张司令对这个局面已经下了功课甚至是结合了马岛海战的经验。

“你怎么看”随后张司令就把目光瞄向了我。

“我”闻言我不由一愣,迟疑了下就回答道:“司令,我对咱们海空军的备都不熟悉”

张司令显然是早就有所准备,“叭”的一声就把一叠资料丢在了我的面前。

在我翻着资料看的时候张司令就皱着眉头说道:“越军苏22时速800公里,作战半径1142公里,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永暑礁上空,而且可以发射空对地导弹。而我军歼七、歼八作战半径只有800公里,根本就不了永暑礁”

这就是我军的困境要知道海战最重要的就是制空权,而这时的我空军既没有空中加油的技术也没有航母,于是对于超出800公里也就是大慨四百多海里外的目标就鞭长莫及。

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在南海问题上这么被动的重要原因。

第七十章 政治

所以在近代时总是有人抱怨,南海一个接着一个的岛屿被周边小国“偷占”而我国却始终只有抗议。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当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我军战机根本无法到达该空域,也就是鞭长莫及要知道南海最远的岛距离我们都有两千多公里,这就不说歼七、歼八等八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够不着了,就算是现代苏30等现代化战机也要进行空中加油才能到达指定空域。

当然,周边国家也同样没有多少能够遏制我军舰的战机,但问题是其它国家可以利用距离的优势跟我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咱们的军舰到了他们就退让,等咱们一走他们再上来,咱们是两千多公里的距离,这对军舰来说也要将近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而对方几小时内就能到达,如果真这样做的话咱们从战略上来说就是错误的。

“越南所拥有的苏22性能怎么样”我问。

张司令摇了摇头:“我们只知道苏22可以发射空地导弹,其余的一无所知。”

对此我并不觉得意外,中越之间的战争一直都是打陆战,空军从没有参战过,所以我们安插在越南的间谍也就没有在战机方面下多少功夫了。另一方面,越南用的也是苏式装备,且其生产时间是76年,到现在还不到十年,所以美国方面对其也是一无所知这就像美国一直不知道米格25是用钢做的一样,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情报方面的互相防范还是很严密的。

“我们军舰的防空能力怎么样”我一边翻着资料一边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