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245

分节阅读 2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旗帜。“小老虎”李来亨。没错,就是这厮,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不是,不是明军战斗力强了,而是武器厉害了。

“老董咋不攻啦”临国公李来亨已经不似起初那么紧张,拿着镶金的望远镜了望着清军。揶揄道:“也没死多少啊让儿郎们去收首级吧,那些盔甲都扒下来,修修补补好象也比咱们穿的强。”

“末将遵令”一名部将应喏一声,挥手下令。

百十名刀斧手从后面赶过来,越过战壕。在山坡上砍杀起来。惨叫、哀嚎、咒骂、求饶,被遗弃的清军伤兵反倒没有死亡者的幸运,凶神恶煞般的刽子手,滴血的刀片,让他们饱受面对死亡的恐惧后,才算解脱。

“冯小将军见笑了。”李来亨看着山坡上变得赤条条的清军尸体,回头赧然一笑,对水师陆战队的军官说道:“这夔东穷乡僻壤,物资匮乏,咱也是缺怕了。”

“国公折杀属下了,属下一小小军官,怎能称呼将军”冯大可赶忙施礼,说道:“这打扫战场,勿遗漏浪费,本属应当,又有何见笑之说”

“哦”李来亨带着疑问的口气问道:“我以为你们从富庶地方而来,看不上这些破烂呢难道”

“国公有所误会。”冯大可想了想,解释道:“此次水师运来的物资确实丰厚,可也是积攒多时,甚至是告借而来的。筹措这些物资,殿下可是大不易。”

“借的,向谁借”李来亨眨着眼睛,有些不解。

“好象是到处借。”冯大可挠了挠头,说得也不是很清楚,“西夷,商人,百姓,嗯,好象还有暹罗国。属下听陈提督说过,岷殿下曾私下叫苦,说是欠了一,一那什么债,要水师注意节省弹药。”

李来亨想笑又赶忙忍住,慷叹着掩饰,“岷殿下真是嗯,钱粮物资能支撑起西南、东南战事,还能援助我军,真是不容易啊”

“正是如此啊”冯大可深有同感的连连点头,说道:“外邦的进贡,土官的孝敬,听说连殿下侍妾的陪嫁,殿下都变卖了以充军需呢”

“这是从何得知”李来亨有些不相信。

“邸报上有啊”冯大可笃信不疑地说道:“殿下不带头,一些守财奴、吝啬鬼如何肯出钱百姓又如何愿意购买债券”

“那可真是,真是励精图治,真是舍家为国,真是”李来亨张了张嘴,言辞有些贫乏的跟不上了。

棋胜不顾家,明军没有犯这样的错误,但留守的兵力确实不多。为了弥补兵力的不足,明军采用了武器装备的倾斜。出征的讨朔军只带走了三千燧发火枪兵,东线李来亨有一千火枪,西线袁宗弟有一千火枪,水师又各分出五百陆战队以加强两线的防御。

这样一来,东线和西线的兵力各有四千,奉节又有荆国公王光兴、宜都侯塔天宝等家的六千军队作为机动兵力。而经过扩大的水师则在江上巡弋,哪处有警,便可以装载上奉节军队,利用水路舰船的机动优势,快速赶往增援。

除非是四川和湖广的清军联合行动,明军可能会有所吃力。如果只对付一面的话。东线守军、机动兵力,再加上水师的四千陆战兵与十三家水师会合后,舰船数量已有五百余艘,陆战兵亦扩充至五千,其中两千为冷兵器,迎敌的军队可达到一万四千余名。再利用地形优势,足以抵挡清军四五万人马。

就是现在援军尚未到来的情况下,湖广清军虽然占有很大的数量优势,但限于地形地势,根本无法展开而发挥。李来亨所部四千余人,利用构筑好的工事,又是居高临下,抵挡起来也还不算太过吃力。

李来亨见识过火枪兵训练,也知道此次援助的火枪很厉害。但在战场上真正见识,却还是令他感到震撼。

“其他各军都装备上这种火枪了吧”李来亨不无羡慕地咂了咂嘴,“防守威力大,我看野战也能很厉害,远的子弹射,近的刺刀捅。关键是快呀,这训练了不到一个月吧,就算是练刀枪棍棒。怕也不行。”

“属下来的时候,也只有灭朔军齐装满员。其他各军人数还不齐呢”冯大可谨慎起来,陈上川反复交代过,说话要小心,不要使十三家的将士产生被歧视、被利用的感觉,“调配我军的这批枪枝弹药,还是岷殿下从西夷手中赊来的呢”

李来亨点了点头。其实他倒没有嫌乎的意思,只是期盼着所有士兵都能装备上这种武器,那战斗力可是飞涨。十三家的军队与楚军对战,即便是原有装备,也是胜多败少。如果全部换装。那楚军还敢打到家门口来

“不知道下批枪枝什么时候能够补充”李来亨说完又摇了摇头,说道:“怕是不容易,让长江水师打个来回,这也太费周章了。”

“估计下次补充应该是陆上运输。”冯大可猜测着说道:“与四川的晋王所部合击,攻下重庆的话,对外的联络便畅通了。”

李来亨张了张嘴,微微苦笑了一下,却没有再说什么。与原大西军的隔阂还是存在的,彻底消除哪有那么容易。当初这些大顺军余部转战千里,路上死了多少人,吃了多少苦,才在夔东这穷乡僻壤站住脚。究其原因,还不是遭到大西军排挤。再往前追溯,早在大顺军与大西军在争夺四川的时候,便已结下了恩怨。

“大人,贼人火器犀利,又占地利,这么硬攻不是办法啊”

“那你有什么主意”湖广提督董卫国没好气地瞪了部将一眼,把头又转了回去。

湖广绿营战斗力不强,勉强算是二流军队。历史上,在清廷组织的三省会剿中,也只有他们被十三家联军的反攻打得大败。而四川、陕西的清军都是获胜,并挫败了十三家孤注一掷的最后反击。

再把历史向后翻,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在湖广挥师长驱直进,连陷沅州、常德、辰州、长沙、岳州、衡州等战略重镇,饮马长江,绿旗官兵多是应声而降。

连续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湖广人对清廷没有那么死心塌地,他们不喜欢异族建立的这个新政权。也就是说,直到三藩之乱,清政权已经统治了三十年,仍然未深得人心。从民心而言,反对清朝异族统治和痛恨地方官府的贪污,是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的。

从这样的心态来看,湖广绿营,乃至大江以南的各地绿营,都不是不能战,而是不想战。在满洲兵将的威压下,他们不得不举起刀枪,拿饷养家。但一有机会便是在虚应故事,形势一变,甚至有反戈一击的可能。

首战遇挫,军心士气大受打击,董卫国是心知肚明的。兵力虽多,在攻击险要的时候却不得发挥优势,他也是知道的。尽管行动前他有些心理准备,但困难如此之大,伤亡如此之多,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或者可以迂回”部将眼见提督大人的眼睛又瞪了过来,忙改口道:“不如出动船只,顺江而上,攻击贼寇腹心薄弱之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