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243

分节阅读 2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副将在旁小心地提醒,“纵然总督大人的命令不妥,也不是您能违抗的。知府大人本来便与您不和,若是被抓住把柄,在总督面前告上一状,如之奈何”

守将轻轻叹了口气,停顿了半晌,幽幽地说道:“或许是叛将令总督大人不得不出此策,堵死城门,倒也绝了某些人开城迎敌的念想。只是唉,算了,咱们专心守城,其他的,等援军到了再说吧”

“要不要派人出城,把最新的情报送与援军”副将试探着建议道。

“等敌军开过去,观察观察再说。”守将对明军的行动意图还有些把握不准,是全军攻城;还是监视城内,分兵攻击援军;或者是故意做出的假象,其后还有行动

“敌军未围城,兵力或嫌不足吧”副将远远地看着,估计着明军的数量。

“若是正常的攻防,敌军在数量上确实没有太大的优势。更不用说围城了。”守将既是解释,又是教导,对这个亲信属下,他还是很看重的,“可是城门被堵死了,倒使敌人少了很多顾虑。更不用在城门外留守过多的部队。”

正常情况下,进攻方在各城门的留守部队要防备守军出城逆袭,所以需要有很强的实力。如果兵力达不到城内兵力的数倍,也就无法完全包围城池。如果强行包围,断绝内外交通,兵力势必摊薄得非常分散。这样就会暴露薄弱之处,遭到城内守军的集中打击。

明军的目的是攻克钟祥,尽取城内的钱财物资。所以,并没有做围城的布置。放跑一些逃兵,影响也不大。但钟祥将城门堵死,却意外地使明军获得了围城的实际效果。

环形壕沟围绕城门;堵河排水,使护城河失去作用;砍树搭架,制造云梯在紧锣密鼓地做攻城准备的烟幕下,工兵部队开始悄悄地掘进坑道。因为近河近湖,坑道随挖随支撑,以防塌方伤人。

经过不断的战斗演练。对于挖掘坑道的方位选择,如何降水排水。各种土质下如何施工,火药的防潮密封,引爆的几种方式,明军的工兵已经有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所以,尽管此次军事行动并未携带重型火炮,但要攻克大多数的城池。坑道爆破还是有把握的。这其中也少不了情报部门的功劳,以及曾在此征战过的十三家将士所提供的资料。

而参谋团细致全面的工作,也使讨朔军的将领们受益匪浅,认识到在作战方面,西南明军的崛起不是偶然。人家在制定计划和军事指挥上确有先进和独到之处。他们的作战方式虽然不算全部落伍,但有一些确实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讨朔军,特别是装备了燧发枪、刺刀的部队。

不服不行,不学不行。很多将领都意识到军校的建立并不是简单的收拢人心,并分化其原有的山头主义。差距是确实存在的,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如果在全部换装新武器装备后,作战方式和指挥套路依旧是原来的传统,位置被他人取代将是必然的事情。

“闽省已经全部光复了。”杨来嘉坐在船上,对着洪福慨叹道:“不知何时能够回去啊”

“现在回去可不是时候。”洪福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人家那水师,已经不比郑家差,哪里有咱们的位置这里呢,正缺水战人才,等混个一官半职,就算退役了回乡种地打渔,那也不是平头百姓可比的。”

“你倒是挺知道军中规矩的”杨来嘉笑骂道:“还种地打渔,有没有点出息”

“嘿嘿。”洪福赧然一笑,说道:“那就卖点力气,咱也弄个王爷啥的,够威风,够体面吧”

“还想当王爷嗯,这可就出息大了。”杨来嘉哭笑不得地蹬了洪福一脚,脸色突然阴沉下来,“这鞑虏真不是个东西,把咱们弄到腹地,闻不到海腥味。还搞了个沿海迁界,有亲戚千里迢迢地跑来投奔我,说了那边的惨事,家破人亡啊”

洪福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光你有亲戚朋友遭难哪要不是这,我还没那个反叛不是,是那个反正的胆儿呢”

“这步棋呀,应该是走对了。”杨来嘉思索着说道:“郑家内乱,少不得要杀些人。世子别的没学会,老王爷的杀伐果决倒是让他学了个全。嗯,这也是郑家的传统。每换个当家人,便是一批人头落地。”

“此时可不比往日。”洪福冷笑道:“明军占了闽省,郑家的那些闽籍兵将能没有回归故土之心他敢杀,别人就敢跑。岷殿下又是个有担当的主儿,老王在世时,忠勇侯都敢收留,何况现在是郑经这个毛头小子”

“嗯,就是这话。”杨来嘉点头赞同,“此消彼长,岷殿下又有朝廷大义,郑家怕是要败落了。”

“摊上岷殿下这样的对手,鞑虏和郑家都够呛。”洪福撇了撇嘴,说道:“看着吧,顶多一年,这大江以南可就全是明军的天下了。连那个吴三桂,怕是也要反正投降。嗯。三个汉家王爷,就剩他一个了吧”

“吴三桂,嘿嘿,走私茶叶都跑到河南去了。”杨来嘉失笑道:“你这家伙,收了茶商不少好处吧”

“养家糊口,没办法。”洪福笑着摊了摊手。“你当这事佟国瑶便不知道嘛,朝廷都睁一眼闭一眼,糊弄着钱粮,只要吴三桂两不相帮便可以,他就敢跟朝廷对着干”

“人心散了,这天要变喽”杨来嘉往船上一躺,抬眼望着天空,似笑非笑。

心变了,天变了

不仅是抗清的烽火在大江以南熊熊燃烧。照亮了怀念大明的民众的心,原本依附满清,并为之效命的汉人官员也开始倒戈相向。杨来嘉、洪福只是其中的一例,而广西将军孙延龄在明军的逼迫下易帜反正,则更是震动了清廷。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九月二十一,孙延龄带着家眷,领了朱永兴的谕令赏赐,离开桂林。赶往南宁赴任。叙国公马惟兴率军进驻桂林,开始了紧张的整编训练。殄朔军由此建制完全。但三师分驻桂林、贺州、韶关,暂时还不能集结出动。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九月二十六,可能就在清廷收到孙延龄叛反的加急报告时,晋世子李嗣兴统率征朔军由邵武誓师出发,攻入江西,一战破建昌江西南城。兵锋直指号称“襟领江湖、控带闽粤”的要地抚州。

抚州又有“南昌远郊、闽台近邻”之称,若失守则江西省府南昌将直面威胁。其时江西清军一部在赣州,一部增援江浙,省内兵力相当空虚。江西巡抚董卫国急奏上疏,请求朝廷发兵救援。并急调袁州、吉安等地清兵至省城助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