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想左右魏国内政,一旦把魏国搞垮,秦国东进无阻碍,绝对的大手笔,大谋计。

二人起身,躬身一礼道:“我们就要潜返秦国,不知张先生可有话对秦王将”

张仪沉思一下,脸色便郑重起来,廓清大势道:“秦国崛起,五国合纵,秦国与山东皆在生死存亡关头,成者王侯,败者贼寇,岂有他哉若有一丝一毫之迂腐,连横之策便会大减锋芒。昔日宋襄公不击半渡之兵,大败身亡;文仲以煮熟的种子进贡吴国,而使敌国颗粒无收。”

“古往今来,贤能豪杰之士欺骗敌国者数不胜数,何能以行骗二字掩盖其万丈光焰昏聩颟顸之主,恪守王道仁义者亦不可胜数,何能以诚信二字减少其丑陋滑稽之分毫况秦为法制大国,肩负统一天下之大任,若对强敌稍存怜悯之心,再求自己沽名钓誉,则强势崩溃,大业东流,徒为青史笑柄也。请秦王放开手脚,无所不用其极,以灭六国为最终目标,其它皆是微末小事,不足道哉”

黄河北岸,河东稷山大营,是秦军在河东临时驻扎的一座重营,所谓重营,就是经过夯土垒建,四周栅栏围拢,里外防守严密,有重兵把守,乃前线最大的营盘。

司马错上次策略有失,损失三万精兵,使八万精锐大军,锐减到五万,秦武王知道后,大敌当前,并没有重责,只是象征地严词几句,但司马错毕竟花甲之年,戎马一生,从无败绩,哪知就要卸甲归山之前,却被一个新上任的魏国小将,给击败了一回,简直奇耻大辱。

以司马错的胸襟,仍然难以释怀,虽然人前表现得若无其事,但背地里却闷闷不乐,这几日,还小染了风寒,咳嗽不停。

“白起到了没有”司马错刚巡视完大营,又开了一场军事作战会,神色疲惫,脱下头盔,两鬓发白,但脸色一股坚毅的气势,无与伦比,肃杀无比。

身旁的谋士公孙爽摇头道:“上将军,白起校尉仍在路上,估计这两日也能到了。”

司马错干咳两声,长喘一口气道:“老发花甲之年,原不该出现在疆场之上,这次受命于为难之间,本以为挫败联军,不是难事,想不到魏国竟冒出如此一个小将,用兵完全不合常理,无论我军如何虚实出兵,如何布阵滋扰,都瞒不过他,好像能在十里之外,完全看清咱们的布置一般,太奇怪了。”

“这个辰凌,的确有几分本事,除了第一次围歼我军三万将士后,就再也没有发动进攻,明显在等后面的援军,不肯冒险抢功,心机沉稳,不慕虚名,年纪轻轻,如此谋计,大不简单”公孙爽评论道。

司马错点着头,经过数日来的交手,明暗争斗,虚虚实实,连他这老将也没辙了,辰凌丝毫不上当,也不急着进攻,就与他干耗,打持久战,无论他如何派兵去滋扰,诱敌,潜袭等等,都瞒不过辰凌的“眼睛”

“有白起在身边,这次对付五国联军,机会就更大一些,让他拖住辰凌,其它五国大军,由老夫坐镇收拾,绰绰有余了。”

公孙爽微笑道:“上将军很器重白起啊”

司马错点头道:“白起,是我最看重的年轻将领,生于老秦孟乌白老氏族,但白起素来不张扬家世,从军较武便勇武过人,更难得的是,对兵法战阵竟是天生通晓一般。遴选锐士进攻巴蜀,我原是要他做千夫长的。可这白起,硬是要从伍长做起,说是没有军功,宁不升迁。果然也是,连续一路打下来,他竟是战战斩首五人以上,按说也该做千夫长了。可他就是要伍长、什长、卒长、百夫长、千夫长一级一级做,如今二十一岁,已经是四阶武者,刚提拔成校尉,脚踏实地,不求虚名,年纪轻轻有如此沉稳的品性,非常难得”

“上将军要派白起对付辰凌,拖住这支魏军精锐,其它五国联军,犹如一盘散沙,就像前两次一样击败联军的方法,明攻暗袭,逐一击破”公孙爽笑着说道。

“正是这一次,辰凌必会死于白起之手”司马错信心满满,双眼中杀气四溢,威严十足。

深秋时节,河外的广袤原野上开始昼夜过兵了。

骑兵、战车、重甲步兵成方成阵,从刚刚收获过的田野隆隆推进,满载辎重粮草的牛车,则从所有的官修大道与田间小道吱吱呀呀的碾了过来,不计其数的斥候游骑,却是流星般的穿梭在原野色块之间。

烟尘弥漫,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号角呼应,方圆数十里的地面上日夜滚动着隆隆沉雷,日夜飘散着呛人的土腥味儿。

大约春秋开始,黄河以南的大片平原便叫做“河内”,黄河以北的山塬便叫做“河外”。

如今四国的联军,浩浩荡荡,规模宏大,气势惊人的军营,就扎在大河北岸二十里山塬,在安邑城北侧有赵魏,南侧有韩齐,掎角之势,与秦军的河东稷山大营对峙起来。

第0170章 合纵大军

四国诸侯的合纵大军驻扎完毕,色彩斑斓,独具匠心,每个大营都防守严密,彼此相连十里,绵绵浩荡,十里连营的场面。

大河北岸山塬上,韩国草绿色的营寨、齐国紫色的军营、赵国红蓝色的营寨,魏国火红色的营寨,四座军营加起来,二十八万人马,加上辰凌的两万先锋军,以及安邑城内五万守军,一共三十五万合纵大军,规模并不小。

魏军为表地主之谊,主营安扎在正前方,离着安邑城最近,同时为了调集兵马便捷,商讨军情及时,又在魏军大营内,临时设置了四国合纵军的分帐,其它三国可留下重要人物在此参与大军调度。

火红的魏军大营,风灯高挂,篝火习习,军营中央有一座最大的牛皮军帐,一百辆兵车围起了一个巨大的辕门。

辕门口一面六色大纛旗迎风舒卷,上书“五国丞相公孙”六个大字,原来五个诸侯国为突出对这次出兵的看重,都分封了公孙衍为挂衔丞相,佩戴五国的相印,有权私自调动合纵大军。

辕门内外,二百名长矛甲士列成了一个肃杀的甬道,亮煌煌的长矛大戢一直延伸到大帐口。

此刻,黄昏降临,公孙衍在魏军主大营召集各国主帅和重要使臣,商讨联军出兵事宜,由于经过前两次的合纵大军失败教训,这一次,格外谨慎起来。

赵国平原君赵胜,带着谋士两人,都是名士蔺相如、蔡炎,大将军一人赵袑,四位副将赵梁、剧辛、许钧、赵希到来。

齐国孟尝君田文,战国名士三人冯劫、环渊、庄辛,大将两人田铮、田缮,副将五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