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82

分节阅读 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披大红斗篷,全身铠甲,气度威猛,策骑与辰凌等将汇合,忍不住赞叹道:“辰贤弟果然乃将帅之才,初次带兵,竟然胜了名将司马错一局,老哥我佩服之极”

这一刻,董祉岐以及其他谋士将领,再也没有人小觑这个初次挂帅的先锋主将了,上一次他战胜秦军,靠的是胆识和勇猛,视死如归,加上小聪明,擒获了秦军主帅,而这一次,却是货真价实的谋计,料敌先机,并且巧妙布局,顺利围剿屠之。

“不敢当,只是侥幸罢了,若非董将军等人在城内做足了戏份,也蒙骗不了秦国的斥候,那样司马错也不会上当了,因此这一次大捷,是城内城外大家共同的功劳,董将军上书,不要忘记每人都记上一功”辰凌谦逊说道。

他这么一说,顿时博得所有人的好感,尤其是董将军周围的副将,边疆失利,各个都是待罪之身,这次河东大捷,歼灭了数万秦军,还有一千精锐鹰卫,功劳可不小,如果禀奏魏王,人人都会有不小的封赏,他们这些将领,至少能赢回不少颜面了。

董祉岐也万分感激,点头道:“辰贤弟的为人,老哥佩服,以后你我兄弟相称,与秦人交战,还要多仰仗贤弟奇谋妙计,夺回河东之地,把秦人赶出咱们魏国边疆,撵回河西去”

辰凌微微一笑,爽快道:“与秦军交战,还要靠咱们大家相互辅助,相互信赖,相互配合,赶走秦军,不是难事”

董祉岐下令,大军暂时不回城内,在城外原地休息,等待天明,以防秦军去而复返,前来偷袭先锋军,而辰凌的人马,有在包扎的,有清理战场的,扑火灭火的,收拾尸体的,重新安营扎寨的,战后的事情也够忙活人的。

“大将军,我有一事想问”

辰凌与董将军站在山丘上,俯视战场残余,枯黄的秋草上,尸体遍布。

“贤弟但讲无妨”

“那晚你们遭到秦军偷袭之后,程素儿去哪了”

“这个,贤弟,提到程姑娘,老哥愧疚万分,那是大营忽然遭到袭击,我在混乱之中,忙于组织反击,以及开始突围,等冲出来之后,才想到后营的程素儿,曾派一个校尉营的兵马杀回去寻找,却不见了程姑娘踪影”

辰凌心头一沉,叹道:“原来是这样”

董祉岐先前以为辰凌回京不一定会何作为,当初的承诺并没有当成多大的事,加上那一晚秦军夜袭的突然,说实在的,他身为三军将领,哪里还管得着一个部署的女人,能活着突围出去,不让自己的大军覆灭,那才是重中之重

此时有些尴尬,董祉岐汗颜道:“辰贤弟,老哥对你不住,没有照顾好程姑娘,不过贤弟也不要担心,没有她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很有可能程姑娘当晚并不在营中,也或许趁乱逃出兵祸,我已排出几十个斥候,相信很快就能查到她的下落。”

辰凌轻轻一叹,心想暂时也无他法,只祈祷素儿她不要出事,又接着问道:“前些日子我曾派校尉梁继刚带人回返大营接素儿,却一直没有回复,不知这些人现在何处”

董祉岐“喔”了一声,十分惊讶道:“竟有此事恐怕凶多吉少了,那些日子秦军早已在魏营外围数十里设下伏兵,很有可能他们在途中遭到不测。”

辰凌叹了一声,战争残酷,始料未及,但愿素儿不要出事。

太阳初升,秋霜晶莹。

魏军埋锅造饭饱餐一顿后,大军出营结阵,董将军带兵回到安邑城。

而辰凌仍旧在城外驻扎,这一次露营选择了安邑城北二十里的山陵之地,吕梁山的山脚边缘,向东扼守通往太行山和赵、魏的要塞,往北有汾河、龙门以及有秦军通往平阳城粮草路线,虎视眈眈,为辰凌下一步要偷袭的对象。

吕梁山它是黄河中游黄河干流与支流汾河的分水岭,位于山西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整个地形成穹隆状,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

这条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宛如一条脊梁,延绵四百多公里,纵贯三晋西部,脉的地质构造为吕梁背斜褶皱断块山地,向北伸为两支,近东北方向为管涔山和芦芽山,其东面为云中山,向东北至雁门关与恒山相接,中段为关帝山,平阳城就在汾水和吕梁山支脉之间。

接下来的几日,河东魏军大捷的消息迅速传回了大梁城,国人震惊,举国同庆,原本担心像十年前那样六国盟军首战就溃败的结局,这一次却完全扭转了,振奋人心,全国上下掀起抗秦热潮,而辰凌的名字,无疑再次成为焦点。

赵国、齐国、楚国、韩国得到斥候战况后,再不耽搁了,恨不得马上出兵抵达河东战场,纠集兵力,一鼓作气,乘胜击垮秦军,杀入函谷关,扫荡秦川,彻底将秦国打得元气大伤,这样东方诸国才能安心

第0168章 围秦

离着辰凌击败秦军袭兵七日之后,秦军与魏军都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有选择地试探,刚一交锋立即撤回,后方却都在不断投入兵力。

首先魏国得到先锋军歼灭数万秦军主力的消息后,国人振奋,许多国士纷纷写报效书要投奔辰凌的先锋军效力,为魏国抗秦出力。

相国公孙衍大喜之下,立即请奏魏王,率领后方大军出征,十万魏军,浩浩荡荡向河东边疆进发

这次魏军出动了两位大将军,十位副将,三十多位中郎将,一百多个校尉,一半是魏军精锐武卒,一半是新军,在公孙衍的统领下,大军士气如虹,晓行夜宿,五日后就能抵达河东。

与此同时,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带领赵军五万自长平出发,绕走太行山下,赶往河东之地,与魏军汇合。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大将田铮,率领八万齐军,从齐国西疆平陵城出发,向河东之地聚集,也要趁势消灭秦军在河东的势力,一旦秦国衰落,齐国无疑会成为最大的诸侯国。

韩国见魏军在河东战场初战大捷,原本不想派兵的韩王,临时下令,派大将韩鹏举,带兵五万,借魏国与韩国边界的孟津渡,渡过黄河,北上与魏军汇合,不肯少了伐秦的壮举。

楚国调兵过去实在太远,为了配合其它四国对付秦军,楚军大肆西调,在武关外设下重兵,时刻都有攻关的可能,以防秦军抽调过去支持河东战场,如此一来,牵制住了秦国东南的兵力。

诸侯国都认为,这将是东方诸国抗秦以来,最有可能取得胜利成效的一次。

如果秦军大败,将再次被赶回秦川,死守河西之地,到那时,天下霸主的地位,将会重新改变,中原诸侯风起云涌,新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

大梁城,白家城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