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少帅 > 分节阅读 146

分节阅读 1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源对蔡锷的能力算是极为了解的了,知道论起打仗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只能尽可能的避免战争。

可惜终究是没有避免战争,李根源手下的同盟会会员们不甘心放弃到手的地位和权力,自然不会同意投降。

“战果如何”锤了锤脑袋,李根源情绪低沉的说道。即使不问,李根源也知道情况不会很好,云南新军虽然可以称得上弹械充足,可是士兵却有太多的新兵。这几日以来,士兵的损耗不大,可是军官却已经没有多少了,每次进攻都是士兵们抬着自己的长官下来,现在剩下的军官怕是不足半数了,这还要包括不少的文职军官。

罗培金苦笑一声,苦涩的说“又伤了几十位军官,我们手里已经没有可以控制士兵的军官了,战场上越级提拔士兵为军官,竟然都被推辞,那些受伤的军官需要不少时间的修养,即使是这样,他们中也有大部分都要残疾一生了”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李根源惊呼一声,情绪突然激动了起来。重九起义虽然很顺利,没有发生什么损耗性的激战,可也有大批的非同盟会的军官被驱逐,现在的军官基本全部是同盟会的会员,可以说他们就是同盟会在云南的精华所在,如果他们都出来问题,同盟会在云南的多年经营可就毁于一旦了。

“我们缺药品,也缺医生,如果不是有一个姓曲的神医配了不少的刀伤药,怕是情况比这还有糟糕”罗佩金现在已经没有丝毫的办法了,军中的军官上去一批倒下一批,虽然牺牲的不多,可是全部成了伤员,这也让人受不了啊

“我们能不能让军官们伪装成士兵”李根源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再次提起这件事。

“都督,云南的新军虽然号称一镇,可那只是宣统元年的编制,现在的实际兵员只剩下四五千人,如果不是我们补充了大量的新兵和防营兵员根本就不会没有现在的规模。大批的新兵涌入,虽然把军队拉起来了,可是也导致了官兵之间相互不熟悉,平时还好,战时如果没有明显的军服区分,那些新兵根本不认得那个是军官,还是打不成啊”罗佩金也很无奈,想当初新军成镇时足有一万零九百余人,可是仅仅两年功夫,就被吃了过半的空额。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新军军饷太高,如果满额的话,各地的财政根本支撑不住。再说,不管是上面拨款,还是下面筹集,银子都不可能一分不少的到军中。偏偏士兵的饷银是明标出来的,而且新军士兵又多是识文断字的明白人,如果不把满额饷银送到他们手里,根本瞒不住,加上朝廷对新军这一块看管的极严,一旦出了事,肯定有许多官帽子要掉。不过上有对策,下有政策,既然饷银不能少,那就减少兵额,反正下欺上有的是办法。

“下面的同志有什么意见嘛”实在没有办法,李根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基层军官中,希望他们有点好主意。

“都督,对面的战法已经很明显了,谁都看出来了,他们压根就没有把我们当做死敌,如果真要打,现在我们怕是已经剩不下几个人了。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知道蔡将军还念着几分旧情,早就不再像前几天你们群情激奋,想要死战到底了。”罗佩金犹豫了一下,猛一咬牙,下定了决心,开口劝道“都督,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一些蔡将军的意见了,大家都是革命同志,没必要向这样打个不停,就算是统一西南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云南不是富庶的省份,如果在撑下去,恐怕士兵们的饷银就发不出来了。”

李根源本就不是贪恋权位的人,刚开始他就有心和蔡锷和谈,避免开战,只是手下人心不甘,想要搏一把,为了内部的稳定,李根源才硬着头皮打下去的。

“孙先生有回信了嘛”虽说知道孙文帮不上什么忙,李根源还是象征性的问了一句。

“远水解不了近渴,孙先生只回信说他会致信广东方面,帮我们劝解一二,希望我们在坚持一阵子,不要让革命之火在云南熄灭。”罗佩金对这些套话根本没什么信心,人家都动用了上万的军队,怎么可能凭借着一封信就退兵。

“罢了,我去找蔡锷谈谈吧,看看怎么样才能把战事停息下来”李根源已经黔驴技穷了,他本就是擅长理论的教官,对于实战和执政都不是一把好手。

罗佩金闻言一惊,急忙劝道“都督,还是我去吧,你牵涉一省之安危,万一出了什么事,对云南上下都不是一件好事”

摆了摆手,李根源坚定的说“这件事只能我去,你去了有些事情做不了主,也担不起责任,我在军中还算有些威望,就算有什么不满,他们也不会对我怎么样的。再说,蔡锷为人刚正孤傲,是不屑于使用下作手段的。”

罗佩金愕然,不过想想也知道李根源话里的意思,这次云南怕是真要和广东一体了,这种时期没有足够的威望,根本镇不住那些激愤的会党和新军将士。

其实,这几天,蔡锷的心情也不能算好。从茂名到石林,相距近两千里,而且山路难行,为了打这一仗,整个茂名的运输力量有大半都在向这里运送弹药补给,路上的损耗甚至超过了运送的物资数量。

使用狙击手,也算是蔡锷的无奈之举,马克沁重机枪一旦开火,就是数百发子弹,三个旅的消耗之庞大,弹药都要以吨来计,在山路上运送一吨的子弹,需要的骡马都要十多匹,还要加上备用和替换的骡马,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总指挥,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打不能打,放又不行,实在是憋屈”孙固对这样的战事苦恼几天了,今天实在是憋不住了。

蔡锷好像没有听到孙固的发泄一样,依然阅览着一份前线的战况报告,好似战报上面有什么机密一样。

终于,蔡锷说话了,语气很是轻松,好像胜券在握了一样,“这几天前线已经击伤了多少军官”

随军参谋听到蔡锷的问话,急忙取出一份统计册,“七天以来,我军共击毙滇军军官四十七位,击伤三百二十六位”

“今晚就是该结束的时候了,你们把军规在申诉一遍,不要让外人小看了我们。”蔡锷随意的扫视了一圈,语气温和,却没有人敢轻视他的话。

谭浩明和陈炳焜脸色一僵,知道蔡锷主要说的就是他们,只不过没有点名吧了。如果是刚归降的时候,谭浩明说不得要反驳两句,甚至尥蹶子走人,可是现在见识了广东军队的战斗力,这种心思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深夜降临,指挥部的灯光却还亮如白昼,周围被士兵们严密的包围着,就算是距离指挥部最近的士兵也在十米开往。指挥部内部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大胡子,面露富态,看起来很是和善,另一位是身材精干消瘦,五官好似刀刻,冷峻精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