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少帅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如果动了一批士绅,那些得到好处的人和失去利益的人就会对立,一旦处理手段过激,就可能激发民乱,民乱一出,你就是再正义,也不正义了。”

“当然,这是我说的最恶劣的情况,也有其他温和高明的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可是不管是什么手段,花费的功夫都不会少了,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做,让那些士绅去猜去吧,如果他们争了权势,那就准备在他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什么都不做,那就正和他意了。所以啊,别看他年少,手段却是高明,现在大局已定,不管他实现什么政策,都让那些士绅无法拒绝,就像温水炖青蛙一样,最后只能上餐桌,受人摆弄”

王萱听到父亲夸自己的意中人,心里甜丝丝的,“父亲,他到底给你了一个什么官啊”

“是五老第二的地老”王克征轻捛着胡须得意的说道。

“听起来挺不错的,可也不像什么大官啊”王萱皱了皱琼鼻,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高兴。

“呵呵”呵呵一笑,王克征解释说“五老三长设立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改变千年以来政权不下乡的制度,增强政府对乡村的控制力;另一个就是改变士绅们在乡村间的无上地位,使庶民和士绅能够公平的保护自己的权益。

这五老的地位最是崇高,一旦就任就自动成为县议会的议员,虽说没有选举权,但是影响力却别那些正经议员还有大上一些,以五老在乡间的地位,如果他们对县议会的决策不满意的话,县议会也不得不对他们的意见进行考虑。

而我的这个地老,又和乡中的地老有些不同,因为五老的地位比较超然,所以他们的德行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五老院就是对五老进行考核和审查的机构,其中天老是五老之长,掌管礼仪祭祀诸事,而地老则是掌管各地五老的户籍资历的记录,对他们的身份进行考核,是五老院的实际权力的掌控者,其余的师老、支老、卫老则是各自审查自己的范围之内的事情,权力更见减少。”

挠了挠小脑袋,王萱嘟囔了一句,“好麻烦啊”

“哎”王克征叹了口气,感慨道“其实老百姓来说,没有那么多的官府机构,让官员们尽可能少的插手他们的生活,就已经是天大的德政了。中国人哪,就是太聪明了,只有给他们一丁点的机会,他们就能捞到钱,所以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家监督那些当官的,而不是政府监督。五老三长的设立,就让农村的事情农村自己解决,减少官员们给他们生活捣乱的机会,除了国家必要的权力机构,乡一级的事物都交给五老处理,这样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王萱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就不在追问,对她来说,只有父亲满意,做什么都无所谓。与其问那些当官的学问,还不如享受一下父女亲情来的重要。

一百一十二章石林之战

硝烟飘荡在战场之上久久不愿散去,让人庆幸的是,这里的血腥味并不浓郁,战场上的尸体也是寥寥无几,能够看到多是些残腿断臂,应该是撤退时留下来的。

太阳似乎不想看到这人间的战争,躲在云层后面不愿露出身来,低沉的云层有些压抑,像是要有降雨出现,想要洗涤这战场上的戾气和污秽,重新还给人们一个清新的大地。

一群看似散乱的士兵在各自的长官的带领下,压低着身子,缓缓的向前方的阵地逼近。数百名士兵中夹杂着一些身着官佐军服的军官,提着狭长的军刀,极为小心的指挥士兵保持阵势。

军官们能够活到现在,还能够统帅士兵进攻,积累的经验已经极为丰富了,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在战场上应该怎么更好的保护自己了。弯腰是为了降低被机枪射中的概率,方便快速的卧倒,缓步是为了便于控制身体,更加容易卧倒。总而言之,一切都是为了可以快速的卧倒。

在战壕战的时代,及时的卧倒,就能最大限度的保住生命,当然快速的冲锋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住生命,可是那要付出更多人的生命,在这样的战场上,显然没有人愿意去做。

壕沟里,一个长着独眼的士兵发现了前沿阵地上的一些异状,转头朝身边的魁梧汉子低声喊道“班长,他们又来了”

班长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眼睛很小,眯着的时候几乎都看不到眼珠。不过班长的眼睛却极为有神,刚刚听到独眼的话,班长就睁开了眼睛,那是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望了一眼前沿的阵地,就变得浑不在意,再次眯起了眼睛。

“独眼,一会儿,你把那几个指挥的军官给撂倒了就行了。记住了,别再打脑袋,上次你打死了三个军官,害的老子被连长训了一顿。”班长叮嘱了一句,就不在理会。自己这边有轻重机枪十多挺,几百号人的进攻,实在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班长半睡不醒的样子让所有人的紧张情绪都消散了,实际上,打了几天仗,这里的士兵也都算是老兵了,没几个人会真的有那么紧张。

独眼并不是只有一只眼睛,而是他的右眼的眼睛在幼时生过病,现在已经全白了,看不到任何物体了,平时都靠一只左眼来看事物,不过射击的时候独眼这个劣势就彻底成了优势。

三百米以内独眼几乎可以做到弹无虚发,手里的银色毛瑟步枪就是他的证明,能够获得这种长枪,本身就是实力的一种体现。说起来独眼并不是训练营里出来的士兵,而是随着陈炳焜、谭浩明先期入滇的广西防营,不过在战争开始后,蔡锷出于自己的目的,从军中抽调了大批的神射手,其中就包括独眼在内的部分防营射手。

独眼对于射击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天的时候他就在三百米的线上干掉了十一个军官,其中三个被击毙了。这件事传到蔡锷耳朵里之后,当即就奖励了独眼一支银色毛瑟步枪,不过他的班长却被训斥了一顿,因为击杀了三名军官。

“班长,改天你去连长那里要个装作枪上的望远镜给我怎么样,那样我就不会打歪了”独眼谄媚着笑脸,拍着胸脯保证道。

斜了独眼一眼,班长很想骂他两句,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转头对独眼问道“独眼,听说昨天蔡长官答应你,准备让你转为正兵,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正兵就是七个正规旅编制内的士兵,在警备部队里的士兵则是备兵,这是军队里面逐渐形成的名词。按照广东的规矩,巡防营精锐和部分新军会被整编为警备部队,所以私下里大家都称那些广西兵为备兵。正兵和备兵虽然日常军饷一样多,但是作战津贴却是差了许多,其他待遇上,备兵也不如正兵规格高,所以许多备兵都希望转为正兵,只是这个过程极为艰难,艰难程度不下于士兵转为军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