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116

分节阅读 1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宋朝武官的顶级。

其后,苗刘两人又作出了几项非常重要的人事安排:第一把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先提拔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御营使司提举;接着再调升为定节度使。

第二把御营前军统制张俊升任为武宁军节度使凤翔知府府,带三百个士兵即日启程回西北老家去。

第三把中书侍郎张浚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即日上任。

等等。

苗傅和刘正彦这样的安排,无非是要拉拢一批人,赶走一批人,弹压一批人,从而让自己的势力更加的巩固。

他们现在的的做法,明显是在模仿当年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

可惜的是,苗傅和刘正彦两人都学歪了,没有学到点子上。

曹操的“挟天子令诸侯”,是以天子的名义把大臣和将领都收拢到身边;而现在苗刘两人的做法,反而是把大臣和带兵的将领往外赶,赶得越远越好。

这就是历史学得不好的结果。

广州人说:“咁大个头唔好戴咁大顶帽”。

天水人说:“有多大肚子吃多大馍”。

其实他们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有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能小马拉大车,或是做出蛇吞大象的蠢事来。

假如没有自知之明,硬着头皮上,结果会是如何

如今权势滔天的两个人苗傅和刘正彦亲自给世人做了一次示范。

s:谢谢zhuxyhh01大大书剑笑大大靓女007大大框孔大大横断江山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五十章复辟

苗傅和刘正彦两人骤然得势,胜利来得太快了,大多数人都并不心服。

首先向苗刘二人发起挑战的是宰相大人朱胜非。

朱胜非身为一位文官,他挑战的方式当然不是去找苗刘两人单挑,而是偷偷地找来苗傅的一个叫王钧甫的幕僚,偷偷了解苗刘两人的底细。

这个王钧甫的回答很有意思:“这两员大将忠心有余而学识不足。”

什么叫“忠心有余而学识不足”,通俗地说,就是“一条筋,缺心眼。”

朱胜非得到这个情报,马上回去跟赵构汇报说:“事情以后肯定会有转机。”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帝曰:“此事终如何”胜非曰:“王钧甫辈皆其腹心,适尝语臣云:二将忠有馀而学不足,此语可为后图之绪。

朱胜非是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几天后,他又设了一个小坑,对苗刘二人进行试探。

朱胜非给苗傅的幕僚张逵出了个主意,让他向苗傅和刘正彦建议,把王渊和那些内侍太监的家给抄了,那些分子们那么有钱,把他们的财产分给士兵们,人人可以发财致富。

苗刘两人果然依计而行。但奇怪的是,在王渊和太监们的家里,竟然找不到多少财宝。

会不会是那些财宝都被苗刘两位大人私下吞了又或者是王渊和那些太监其实都是清官,只不过是被人诬陷而已

无论如何,苗刘的部下非常的不爽。心生怨悔之意。甚至开始有人擅自离队。做逃兵去了。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胜非向张逵建议诱说诸军,掠取王渊及诸内臣家,人人可以致富。及掠索之后,所得不副所闻,人有悔意,数日来,小校有遁去者。

复辟和谋反其实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要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丝毫不能够有差错。于是乎,朱胜非决定再试上一次,方才有所决定。

这时候,宋军中公认最能打的韩世忠已经渡过了长江,出现在秀洲。

按照宋朝当时的惯例,重要大臣包括武将的直系家人,都必须留下京师,以此作为向皇帝表示忠心。

大家都是武官,苗傅当然清楚韩世忠的能耐,所以就把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和儿子韩彦直抓进军营当人质。

于是朱胜非就去找我们的苗傅大人聊天。

在这段时间里朱胜非经常和叛军内部的各种人聊天。基本上随意出入,想见谁见谁。叛军都不把他当外人。

朱胜非对苗傅说:“你为什么一定要把韩世忠推到对立面上去呢,做事情要看本质,其实你和韩世忠很像的,都是很能干又受压榨,应该很有共同语言才对。”

苗傅想了想,点头表示认同。

朱胜非继续说:“有再好的共同语言也要交流,要和韩世忠交流,谁能比韩世忠的老婆梁红玉更好呢嗯,别瞪我,就算没效果,也只是送去一个女人而已很大的损失吗”

苗傅想了想,依然是点头同意

朱胜非接着说道:“但是你不能这样就送出去,既然要示好,还要送点礼物,你何妨给梁红玉一些好处,也算是给韩世忠的面子安国夫人怎么样

苗傅想了想,又是点头赞同。

那天朱胜非离开军营,走在杭州大街上的时候,突然仰天长叹了一声唉,这俩货真是太差劲了。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中记载道:苗傅闻韩世忠在秀州,取其妻梁氏及其子保义郎亮于军中以为质。硃胜非闻之,乃好谓傅曰:“今当启太后,招二人慰抚,使报知平江,诸人益安矣。”傅许诺。胜非喜曰:“二凶真无能为也”

从这时起,朱胜非便开始着手谋划,如何尽快帮赵构复辟。

象朱胜非这样前去试探苗刘两人的应该大有人在。

毕竟当时苗傅和刘正彦已经控制了赵构,把握住朝政,甚至可以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号司令任免官员。照理应该有很多人前来投靠才对。

但实际上,直到苗刘两人最终失败,他们身边都没有什么得力助手的出现,甚至是连自己的幕僚都被人所利用。

可能真的是这两个人太蠢了,能力太差了;稍一接触,无不望而却步。

试想想,假如苗傅和刘正彦能够在朱胜非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超级领袖的能力和风范,让朱胜非为之折服,朱胜非会不会掉转头为苗刘二人效力

这个问题,只能留给后人去猜想了。

一句话曹操不易当。

杭州城里,有宰相朱胜非等人在暗中谋划调度,等待时机。

而在杭州城外,吏部尚书吕颐浩和礼部侍郎张浚联手主持,召集了包括制置使刘光世御营前军统制张俊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在内的一众人等,发布讨伐苗刘的檄文,率领大军,向着杭州的方向杀来。

讨伐苗刘大军的前锋当仁不让,又是平寇左将军韩世忠。

既然号称宋朝最能打的将军,苗傅的弟弟苗瑀率重兵在临平今浙江余杭被韩世忠打败,就再正常不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