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109

分节阅读 1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名为使,而实觇我也。”拘其人,乞斩之。有诏所拘金使延置别馆,泽曰:“国家承平二百年,不识兵革,以敌国诞谩为可凭信,恬不置疑。不惟不严攻讨之计,其有实欲贾勇思敌所忾之人,士大夫不以为狂,则以为妄,致有前日之祸。张邦昌耿南仲辈所为,陛下所亲见也。今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令迁置别馆,优加待遇,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上乃亲札谕泽,竟纵遣之。言者附潜善意,皆以泽拘留金使为非。

金人出使张邦昌的“伪楚”,被宗泽抓住,奏请高宗要斩首,高宗非但不允许,还要宗泽把金国使者送到外国使馆中去。

而这个时候,宗泽的回答是:“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

逼于无奈,高宗只好回复宗泽:“你自己看着办吧,随你的便。”

当然,除了这三件事情外,宗泽还干了许多引起皇帝强烈不满的事情,包括了“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让高宗皇帝北上,等等。

而高宗皇帝实在不知道如何去回复宗泽这个倔老头,只好用了历史上昏君才会使用的一招:“每为潜善等所抑”。

总之,用一句话来总结宗泽的品行,就是“不听话”。

正是这种的不听话,才使得老帅宗泽死后,得不到高宗皇帝和应天府小朝廷应有的尊重和厚待。

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真的很神奇。

正所谓“善恶之报,若影随形;收因种果,以彰报施。

高宗皇帝和他的幕僚们为了出一时之气,对已经死去的老帅宗泽做出了一些不应该有的举动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些反常的举动,给年轻的高宗皇帝带来了历时数年之久的连场劫难。

s:谢谢zhuxyhh01大大错花心大大繁花看尽心依旧大大大大书剑笑大大横断江山大大的打赏;淡若神风大大横断江山大大错花心大大的魔法蛋糕和靓女007大大的时光戒指。

第二百三十五章:树倒猢狲散1

开封府汴梁城是如今应天府小朝廷的门户和屏障,事关重大,不可一日无帅。因此,老帅宗泽的接班问题就放在了高宗皇帝的龙案案首之上。

严重缺乏国家管理经验的高宗皇帝又迎来了一次考验。

汴梁城和相关州府的意见,一致性地倾向于让宗泽的大儿子宗颖接班。

理由是:宗颖熟悉开封府汴梁城的业务,与附近的各个州府以及地方团练的关系良好;最重要的是,得到各路义军豪杰的信任和支持,这一点,对于现在汴梁城的防守体系而言,至关重要。

在开封府汴梁城的相关人士看来,这些个理由相当的有力,而且充分。然而,同样是这些理由,在高宗皇帝眼中,却是那么的刺眼,感觉不舒服。

到目前为止,经过老帅宗泽和一帮部属的不懈努力,开封府汴梁城已经号称拥有百万大军,随时可以对金国发出进攻,迎接徽宗钦宗二帝。

然而,在高宗皇帝所在的南京应天府,虽然经过多番征集,才总共招募到几万兵马,与汴梁城相比,相形见绌。

还有,如今驻扎在开封府汴梁城周围的,大多是无法无天,桀骜不驯的江湖人士绿林大盗等等,万一他们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后果岂非无法预料

此时此刻,在高宗皇帝的脑海了,突然又出现了宗泽老帅之前的一篇奏折,在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臣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

一回想起这句话。高宗皇帝又有些咬牙切齿了。

什么叫“臣愚不敢奉诏。”不是说皇帝金口玉言吗。连朕下达的旨意都敢违抗。还说什么忠心不二这时候,高宗皇帝又想起了民间的一句谚语:“虎父无犬子。”

对啊,宗泽满身长刺,身为他的长子,宗颖又能听话到那里去

年纪轻轻的高宗皇帝七情上脸,心中的所思所想,很轻易就被身边的大臣们所揣摩得到。

于是乎,朝中的几位大臣。如张浚,汪伯彦等人联名上奏,否决了宗颖接手和继承父亲的事业,反而推荐了北京大名府的留守杜充来接替宗泽。

就这样,在南宋降金将领榜上排名第二的杜充正式出场亮相了。

根据高宗皇帝的任命,北京留守河北东路制置使杜充被升迁为枢密直学士,充开封府尹,东京留守,进驻汴梁城。

杜充的这个新的职级,等同于张叔夜入汴京救驾时被钦宗皇帝封赏的职位。

高宗皇帝的这个任命。应天府小朝廷中没有任何人持反对意见。

但是,从其后历史的进程观察。正是这个任命,导致了应天府小朝廷的解散,以及高宗皇帝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迫退位。

对于这个杜充,之前向高宗皇帝推荐他的礼部侍郎张浚有这样的评价:杜充有威望,办事决断,可用之。

但是,张浚没有把事情向高宗皇帝解释清楚,杜充所谓的威望和决断,是来自于残杀自己人。

宋史。杜充传中记载道:靖康初,知沧州。时金人南侵,因恐流之燕人为敌内应,尽杀之。

杜充仅仅是因为担心从北边逃难到沧州的汉人会成为金兵的内应,就把几千名逃难者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如此行径,恐怕不能说是办事决断,而应该是心狠手辣,毒如蛇蝎。

高宗皇帝对于老帅宗泽的种种不满和厌恶,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但身为宗泽接任者的杜充,对这一点却是一清二楚。

战国策赵策一中说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在宦海中浮沉多年的杜充,绝对不会重滔复撤,走宗泽的老路。

在杜充看来,取悦皇帝得到皇帝的欣赏要比其他什么都更加的重要。

所以,杜充甫一上任,就反宗泽之道而为之。

宗泽任东京留守之时,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召集各路绿林好汉,聚兵储粮,结燕赵豪杰,势力迅速膨胀,屡屡战胜金兵。

而杜充上任后所操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宗泽几经辛苦才聚拢起来的各路义军全部解散掉。

宋史。杜充传中记载道:“两河豪杰皆不为用将士去者十五,河北诸屯皆散,城下兵复出为盗”

开封府汴梁城如今的形势非常特别。

受开封府的节制,听从开封府号令的军队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是在这里面,绝大部分是王善杨进的义军,也就是之前的江湖大盗;而血统纯正,直接隶属于官府的部队数量并不多。

也就是说,在开封府汴梁城,各路的义军和绿林好汉才是占据强势的一方,正规的官府禁军反而处于弱势,这是当下各方力量的真实对比。

王善杨进等各路义军之所以愿意接受宗泽节制,听从开封府汴梁城的号令,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民族的大义和尊严比如老帅宗泽的威望又比如岳飞的武力等等。

谁也没有料到,才刚刚到开封府上任的杜充,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杜充突然来这么一手,义军中脾气最为火爆的没角牛杨进最先有了反应。

都说了是没角牛,脾气一旦爆发,就像是狂牛一般,谁都控制不住。

杨进的反应是,率领本部人马,离开汴梁城,攻占西京洛阳。

老子本来就是大盗,何必留在这里受你的鸟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