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家天下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财政上,另有大司农府。大司农府掌握粮食及重要物资的收储。全国收上来的实物或货币税收都由大司农府掌管。大司农可以列席政事堂会议,提交全年财政预算以供审核,但对于政事无表决权。

首都设京兆府,长官为京兆尹。辖地相当于一个地级市,但京兆尹级别远高于市长知府。比普通省长也高一阶,可以列席政事堂会议。

以上是外官系统,另有一个庞大的内官系统,由禁宫中的内侍中省掌握最高权力。内侍中省相当于中书政事堂。但由于其有掌管玉玺、起草诏令的大权,形式上还比中书政事堂高上一阶。其下有宫中的六官六局,宫外还有庞大的少府机构。六官六局与少府合起来,相当于外官系统的尚书省。少府相当于内侍中省在宫外的执行机构。

内侍中省还下辖一个卫尉府。卫尉府掌握全部禁卫军,包括在宫内执勤的近卫及守护宫门及王城的宫门卫。

内官系统与外官系统在编制与财政上完全分离。为养活庞大的内官系统,内侍中省有直辖的领地,称为“王室领”,税收划入少府下辖之“中藏府署”,与大司农府的预算不相干。

暂时先写到这里,以后随情节增补

楚国及太平天国军制

在军队的编成上,楚军与太平军基本相似,都是依据周礼,每五人为一伍,二十五人为一“两”,两的长官叫两司马。五个两为一个“卒”,设正副卒长。五个卒为一旅,设旅帅或旅长。五个旅为一个师,师设师帅或师长。五个师为一个军,军设军帅或军长。

在这个基础上,楚军另有以两个“两”为一队,共五十人的常规编制。在以伍为基本单位的前提上,伍以上,卒以下可以临时自由编组,由军衔最高的伍长或两司马出任临时编组的指挥,以适应实战的不同需要。更高一级的组合与此类似。几个军可以组合为军团,几个军团可以组合为方面军。一个方面军归属一个“行营”指挥。行营相当于后世的大军区。

楚王卢权参考后世军衔制,尽量采用“古以有之”的名称建立武官的军衔制度,分别是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都尉、校尉、裨将、偏将、参将、副将、将军将军都加具体的军号,如渡辽将军、征北将军、大将、上将、元帅。上将位于大将之上,这是因为在上古概念中“天子自将,则称上将军”,所以上将高于大将。

将军级别以上都有特权,在辖区内生杀予夺。将军以下则军纪严整。所以将军位置乃是楚军中贵官和卑官的一条分界线。

太平天国则没有军衔制,其官品等级序列大体上如下:

一等

一级:正、又正军师东王、西王

二级:副、又副军师南王、北王

三级:主将翼王、天德王

二等:四级:燕王、豫王,国宗诸王家族成员,在此两阶浮动

五级:天侯

三等:六级:丞相、恩赏丞相丞相分正、又正,副、又副,共二十四个

四等:七级:检点、职同检点、恩赏检点

五等:八级:指挥、职同指挥、恩赏指挥

六等:九级:将军、职同将军、恩赏将军含正、副将军

七等:十级:总制、职同总制、恩赏总制

八等:十一级:监军、职同监军、恩赏监军

九等:十二级:军帅、职同军帅、恩赏军帅

十等:十三级:师帅、职同师帅、恩赏师帅

十一等:十四级:旅帅、职同旅帅

十二等:十五级:卒长、职同卒长

十三等:十六级:两司马、职同两司马

要特别说明的是,上面的丞相这一级只是表明等级,并不表明职务。创业五王各自都有私兵和自己的官僚系统,即各“殿”东王为东殿、北王为北殿,翼王为翼殿丞相和六部尚书。在杨秀清掌权时期,东殿丞相及六部尚书才真正具备丞相和六部的职能。按教义,天王和东西南北翼五王都是天父上帝之子,彼此是同胞兄弟特别注意,老大是耶稣基督即“天兄”,洪秀全是老二,冯云山老三,杨老四,而六妹是杨云娇,石达开是七弟,以“某胞”互称。所以这几个人的权力是特别重的。他们的家属全都是皇亲国戚。

以后封的王,如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等人跟以上几人都没法比,他们是臣子,而上面的则是主子。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