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77

分节阅读 3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能去安排告知,毕竟高升尽是军帅级别的统兵大将。

“郎君,王大郎竟然接受河北,真不知他是怎样想的。”高升很迷惑,河北明明是阳谋,让大宋不可自拔的泥潭,王秀竟然全盘接受,实在让人费解。

兀术也不尽明白,他也不去多想,只是笑道:“管他那么多干嘛只要他接受了河北,待我南下时,就不得不在平原与我决战,正要一鼓作气灭他精锐,让南北真正盟好。”

他的盟好是建立在均势上,甚至是大宋弱上一筹,如今的大宋行朝发展太快了,他已经破坏京东、淮南地经济,要设计重创大宋禁军,才能压制南朝的勃勃野心。

“万一他不在河北屯驻重兵,如之奈何”

“除非他要身败名裂,我想他是个高傲的人,绝不会冒着天下大不违的。”

“希望如此。”高升目光闪烁,非常渴望建功立业,也很想青史留名。

“上次,差点被他阴了,水军也被付之一炬,这个巴掌一定要还回去,我要让南朝真正的放弃抵抗。”兀术的口吻非常坚决。

“大军南下,我当为军锋。”

既然是郎情妾意,双方都算计无数,但终究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河北的归属。有了共同的目标,谈判进行的颇为顺利,张通古再也不耍大牌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大宋天子面前,在王秀面前老老实实。

七月,南北盟好再次达成草案,简直就是孩过家家,一纸盟约就像手纸,用的时候才当真。cad3

大宋每年纳岁币三十万贯,丝帛十万匹,金归还河北二路全境,金军撤出不许破坏城池关防,大宋一次性向金输送百万金镐军钱,南北兄弟相称永不相侵。

朝野上下并没有多大折腾,就算李纲为首的主战势力,也没有过分反对。

他们是想北伐不假,但任谁都明白该休养一段时间了,这场战争打的太惨烈,京东和淮南二路北部受创太重,何况河北不战而得,也让一些人大为欣喜,很多人的祖宅都在河北,自然得到一点满足。仍然是兄弟之国,让人很容易理解为金代辽,没有太大变动。

至于称臣的法,没人把他当回事,张通古也没有再提,也就是合剌没指望大宋称臣。

最关键的是,女真人没有坚持人口北迁,也就是把个军州完整地归还。

手机阅读本站:

本书地址: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六九八章 官制革新的第一步

当然,女真人为了显示诚意,挞懒以都元帅府名义宣布撤军,河北各地金军开始陆续北撤,尽管速度很慢,人家的确是撤军了。 :

盟约的确是废纸,协议是写了不携裹人口,但金军还是抓了许多壮丁妇人北迁,凡事金军撤离的军州,当地人口下降不少,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只有你藏起来的壮丁逃过一劫,还不知下面命运如何。

战争和生民,似乎是南北高层博弈的手段和棋子,随时拿起来用,随时可以抛弃,没人真正在意生民的生死哀乐

王秀依然坚守自己的主张,决不能在意节,家国天下大事上,断不能有妇人之仁,一点的不忍,将会造成无可弥补的过失。

大宋放开了人口控制,人的繁衍能力是很强的,迟早会有新一代人口,再他也并不在意河北得失,就算强行留下人口,恐怕还是得失去。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南北议和归还河南、陕西,现在换成了河北,让他还能勉强摸清历史发展脉络。

权礼部侍郎王伦再次担任使臣,护送张通古北上。

就在当天,王秀做出不派禁军主力北上的决定,只是派出部分禁军将校,协助河北义军逐渐接受土地,并任命义军首领为阶官,作为镇守军州的守臣,全然不把河北当回事。

不过,他却调拨部分常平储粮,分批有节制地运往收复军州,用于军人粮饷,赈济剩余的生民,却见高明手段。

李纲去见王秀,两人了半个时辰,谁也不知道谈些什么,他的态度发生某些变化。不再苛求立即北上。

就在他们密谈的第二天,王秀亲自登门拜会李纲,送了一台古朴大方的座钟,李纲甘然领受。

朝野上下莫不私下议论,王秀和李纲的角色,绝对是相互牵制,两人无论是性格还是理念,都有显著的差别。王秀送李纲受,以二十四时记时的贵重的座钟。

钟表行出的新玩意,分各种档次,贵者近万贯,最贱的也要三五百贯,寻常人家压根用不起,连大内也仅有一指之数,其中两座还是王卿苧送给太后和皇后的,当然是最名贵的花式。

李府的下人漏出来的话被传开,王秀送李纲的座钟价值三千贯,是李府中最值钱的家当,足足能购置近十几所庭院。

有御史风闻奏事,拿座钟的破事王秀、李纲交通,还王秀行贿,却最终不了了之。

大家也就当一场笑话,甚至连弹劾的御史也没当回事,完成当月的考绩罢了,没必要真的计较,王秀还用给李纲送礼,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只是秦桧几天来陷入沉思。

不过,一些人倒是看出来了,两位声名最著的大臣,终于走向了和缓,陈东终于以直龙图阁出知秀州。

南北再次盟好,嗯,是再次盟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