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76

分节阅读 3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旗,心翼翼地迎风展开。

李长昇,一身紫绝半袖戎服,束发羽冠,显得器宇轩昂,他的身边同样是紫绝半袖戎服,却丝带束发的张过,手握百炼直刀的刀柄,满脸地笑容。

“二哥,这趟漂洋过海,如果能活着回来,你就是正任海船战队都统制官了。”张过笑眯眯地道,目光中尽是勃勃地野望。

李长昇不以为然,摆了摆手道:“改之,这次远航可不简单,不要嘻嘻哈哈的,两万余人的迁移可不是闹着玩的,海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能活来一半,就谢天谢地了。”

张过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道:“难怪山长让考虑疾病防治,还让多带黄豆绿豆,咱们比上一批多带了很多,不用担心发病。到了海外就是适者生存,能活下来就是他们的造化,一批又一批,总会发展壮大的。”

“先生一向谨慎,远航多带些没坏处。”

随着上官谦船队的即将回归,李长昇即将率队远征。

这次远征意义非凡,侍卫水军动用了相当数量的舰船,从征吏士一万五千人,有两万余愿意迁徙的穷苦人,还有那些破产者,他们愿意跟随船队开拓新家园,绝对是一次大规模移民,意义非凡。

“你的很对,适者生存,也不知这些生民,有所少人能生存下来。”李长昇看着拖家带口,陆续上船的百姓,目光中带着怜悯。

这些人都是无钱无地的贫苦人家,在许给每丁百十亩田地,开荒田地归属自己,官府给生产的工具、耕牛和种子。土概念是很重的,没有人愿意背井离,尤其是远赴重洋,简直就是九死一生。但是,艰辛的生活还有美好的前景,每年两三熟的稻米,并给他们两年的口粮吸引下,让他们最终妥协了,毅然地携家带口背井离。

当然,还有一群特殊的人,是各军州的流放或重刑囚徒,他们随军征战,立下战功或是服役期满,就会被释放,想回家的回家,想留下的给予平民待遇,前提是你的活下来。

不过,远涉大海谋生代价高昂,十去六七可不是着玩的,无论是疾病还是水土不服,都会带走大量人的生命,尤其是热带地区,一点点伤口都可能致命,就不要打仗了。

张过瞥了眼紫金锚帅旗,目光闪过一丝艳羡,道:“二哥,得让他们加快进度了,不要磨磨蹭蹭耽误行程。”

“放心,待长岛大寨转运船队到达,我们立即出发。cad3”李长昇不紧不慢地道。

“南北再次盟好,咱们就要远航,要错过了精彩。”张过摇了摇头,似乎有无限的可惜。

手机阅读本站:

本书地址: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六九六章 戏耍张通古

李长昇眉头一挑,傲然道:“我们的更精彩,希望三佛齐不要让我失望。”

“打垮他们的水军,一切都按部就班,或许二哥注定会失望。”张过很轻松地笑了。

李长昇诧异地看了眼张过,撇撇嘴道:“看来改之胸有成竹了”

“海船战队不一定决胜海上,他们的那点水师不够咱们塞牙缝的。”张过不屑地笑道。

“你的意思是。”李长昇心中一动,暗道这厮好大的野心。

“山长不是常,以海制陆嘛二哥也曾率虎翼军威风过,怎么就忘了。”张过轻轻地笑了。

当大宋侍卫水军远征船队出航时,张通古率大金使团到达行在南京,大宋行朝以极高规格接待,显得颇为隆重。

张通古态度是相当的傲慢,对大宋礼部接待官吏百般挑剔,甚至对赵谌的称呼极为不敬,直呼赵谌为江南国主。

尼玛,实在令人不胜愤慨,唐格、李纲等人勃然大怒,殿前司和三衙大帅无不气愤填膺,纷纷要求严办张通古,不惜与女真人再次开战,几乎让南北盟好付水东流,才有了王秀会见老张。

当然,王秀自然不会给张通古好脸色,哪里是礼节性的笑容,脸上分明是浓郁的杀机。

张通古似乎并不在意,喋喋不休地道大金皇帝圣喻,江南国主此类话,仿佛大宋行朝真成为藩属。

王秀一直就静静聆听,待张通古的停顿,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阴森森地笑道:“侍郎是天庆二年进士否”

张通古脸色一变,这不是在骂人吗天庆年号是辽主的年号,王秀分明骂他是贰臣,有那么羞辱人的吗

他一双金鱼眼盯着王秀,很不高兴地道:“本使乃上国使节,王相公身为下国执政,竟敢羞辱我,不知南朝是不是礼仪之邦。”

“上国、下国,是大宋还是大辽”王秀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简直不把张通古当根毛。

“上国乃大金,王相公不要欲盖弥彰。”张通古脸色大变,归还河北的一条就是称臣,王秀好狂妄,但他似乎忘记了,南北的谈判还没有正式开始。

“女真不过占据北方一隅,何时成了上国哦,就算是上国,那大宋是天下共主,家国天下,张大人乃进士出身,才高八斗贯通古今,应该分得清。”王秀不温不火地戏耍张通古。

张通古哪里是王秀的对手,人家可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思维,就算他才思敏捷又能怎样

“哎,人心不古,故辽覆亡不过十年,人情冷如斯”王秀发出一阵感慨,似乎在悲天伶人。

张通古脸色煞白,不能不当年他还是有志向的,作为蓟北山后汉人,他并不认为自己是宋人,对辽的腐朽统治更不赞同。刚刚入仕不久,他就看到辽朝覆亡的命运,立即以父丧为由居家不奉起复,并避居兴平县。

宋军收燕山,屡屡招用起复,要他担任郡守,但他认准了大宋也是绣花枕头,不过是昙花一现,迟早要被女真人干掉,所以忍住寂寞,以守丧为名拒绝。

到了斡离不打过来,当时的女真侍中兼知东枢密院事刘彦宗知招揽,他几乎毫不迟疑的应征,成为了女真的大臣。

其实,有些事王秀也看得明白,腐朽的政权是很难招募人才的,尤其是接受外界思潮的有志向者,绝对会向往着强者,实现自己的抱负。

大宋士人投奔夏、契丹者比比皆是,天子厚待读人,广开仕途与此也不无关系。他并不反感张通古,不过是看不惯这厮的伎俩,想要先声夺人捞取好处,当他是青菜萝卜啊

“王相公不要逞口舌之快,大金的铁骑可是实打实的。”张通古脸色不予地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