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319

分节阅读 3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清照是当世才女,名门之后,王秀诗才著称于世,兮兮相映亦属平常,如此礼待不为过。

尹焞很平淡地道:“文实美意,李娘子受之何妨,让女斋出身的娘子,成为天下女子的楷模便是。”

李清照对尹焞报以一笑,而王秀却不以为然,他开办女校的目的让女子广泛地受到教育,对于整社会思想的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他是有培养夫人政治的意图,但绝不原女子成为附属品。

不要小看夫人政治,运用得当的话,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甚至能男权之外,对提高女子地位,改变社会风气,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无法公然提倡提高女子地位的时代,从政治文化入手,显然是挽回局面最好途径。

“可惜,书院的先生们住所,就简陋得多了,还望二位莫要见怪。”不能否认,相对女斋精巧的住所,不要说书院男学生的住所简陋,就是讲学的住所,也不过是三间瓦屋而已,不过都是颇具特色的红砖,让看惯青砖的人眼前一亮。

“哈哈,一钵食、一瓢饮足矣”李侗捻须笑道。

“先生果有颜子风范,君子修心,华宅陋巷何异”李清照一双妙目洒在李侗的道袍之上。

王秀一阵恶寒,无不恶意地非薄,李清照是不是看上李大道长了乃人之常情,谁说守寡女人不能有情至少妇人改嫁没太多阻力。

正在说话,宗良手持官塘匆匆走来,急促地道:“先生,行在紧急塘报。”

王秀接了过来,见李清照三人正要回避,道:“些许小事,三位稍后再说。”

李清照、尹焞、李侗三人看王秀逐渐脸色不对,知道必有大事,碍于身份不便想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七五章 权知杭州军州事20

王秀将塘报递给尹焞,道:“处士且看。 ”

尹焞摇首不接,推辞道:“朝廷机密,非我等闲散布衣可看,文实还需谨慎。”

“处士此言差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处士身为大儒,议政理所当然,又不是军国机密,更不牵扯使臣身份。”王秀很不以为然,他并赞成在野士大夫沉默,如果士大夫不关心政治,朝野将是一潭死水。

“好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夫见识短了。”尹焞被王秀的气度渲染,不由地接过塘报,打开细看,脸色郑重地递于李侗。

王秀长长一叹,沉声道:“朝廷新军制尚未正式颁行,张大人重病不起,实是令人担忧。”他对张叔夜甚至孙傅、唐格等人,都抱有非常复杂的心思。

为了稳定大局,他必须要倚重孙傅、唐格、张叔夜、李纲等人,因为年青一代没有成长起来,这些人对他防备不假,却都是当世俊杰,相对能理解他的执政理念,他也比较了解他们,可以说没有人可以替代他们。

宗泽病故的危机,让他强势走到前台,李纲也离开权力中枢,顺便打压了张启元、张叔夜有重兵在握,一个七旬老人卧床,情况是非常可怕的。他送出军制变革的大蛋糕,却没想到会出现变故,本应是中流砥柱的张叔夜,很可能被淘汰出局,知枢密院事成了众人眼馋的目标。

尹焞深有感触,道:“边地纷乱,张相公年近七旬,主持枢密院,却是勉为其难。”

李侗看也没看将塘报递回给宗良,摇头道:“政事非我所长”说罢向王秀拱了拱手,飘然而去。

王秀并没有挽留,对自持风骨的理学家,断不可拂了他的意愿,否则不好说话。

尹焞望着李侗的背影。长长一叹道:“愿中高才,不予国事,实在可惜了”

王秀摇了摇头,他希望在野士人议政,却并不坚持所有人都议政,人的志向不能勉强嘛淡淡地道:“人各有志,我为朝廷揽才。却不能夺人志向,只愿各位大贤能为朝廷培养栋梁。建立辩论堂,就在各抒己见。”

正如王秀的心烦意燥,张叔夜突然病倒,让他原本在杭州慢慢试点改良,张叔夜、秦桧等人在行在进行军制改革的计划有了变化。他真的考虑到张叔夜卧床,看塘报上的口气病情似乎很重,一旦有意外发生,朝廷局势很有可能会被打破,他不能完全相信秦桧、范宗尹等人。

虽然。新军制是朝廷上下的共识,也是送给两府的大蛋糕,但职掌、增设机构在朝廷中,引起一场激烈辩论。

新任兵部尚书胡安国主张缓缓行之,声称改之太促,建言逐一试行实施,然后再向全军推行。而其子起居郎胡寅却是新军制的热心拥护者,表示逐一试行,何年方能成军御敌。

为此,理念不同的父子,竟然发生公开辩论,被行在的各家小报津津乐道。

正当议论纷纷之际。张叔夜意外的病倒了,没有参加新军制的最后定夺,谭世勣、蔡易暂时主持枢密院,当然的赞成王秀主张。有秦桧、范宗尹等重臣的呼吁,孙傅、唐格也倾向于新军制加快进行,加上朱琏的支持,朝廷中立即实施军制改革风向正盛。

张叔夜病情刚刚稳定。新军制终于正式颁诏实行。

“典兵主政衙门由枢密院、兵部分掌,节制殿前司、马步水新三衙,并军器监、卫尉寺、太仆寺,职掌略有变动。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亦是官家之最高军事参议机构,增设枢密都参军司,备为枢密使质问军机,助枢密院掌管兵防、戎马政令,由禁军将校八十三人组成。”

“兵部的职掌,包括正六品上以下武官品级的补选和升调转迁;征募兵员、吏士的迁补,退役;驿传,后勤军资,执掌职方司使臣和都虞侯司军法官,无虞候副署,将帅任何军令无效。卫尉寺掌甲仗储备,仪仗出行,军器监掌研究、监督生产军器,太仆寺专掌马政不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