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80

分节阅读 18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明对于人才的要求却比较高,要想成为船长,必须一步步经历所有的岗位。这样出来的船长专业技能过硬,可是培养周期也长。

按照徐元佐的想法,船长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在船长以下,从火长到帆手,都可以进行专业培训。也就是说让学习航海术看针谱的火长,去学习操帆,完全属于浪费时间。即便日后这火长成为了船长,也只需要知道帆手该干什么,出了问题找谁就够了。

这会导致船长的权威削弱,但是能大大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老范对于这种想法嗤之以鼻,觉得这样培养出来的半成品根本没法应对所有的海上情况。徐元佐当然知道像老范这样在每个岗位都干过,并且有深入体验的人要强于那些批量产品,但是商人不是艺术家,追求最高的性价比才是商人的本质。

“分工合作,这就是我的教法,听我的。”徐元佐一锤定音。

老范虽然还是不服,却不敢正面顶撞金主,故意推托道:“那我只教牵星、罗盘,和针谱。”

“你负责教火长。”徐元佐强调道。

年轻人好凶的气势

老范点了点头。

“其他位置的教习也得你负责找。咱们黑纸白字说清楚的,你得给我带出船长。”徐元佐当然不是冤大头,既然三千两买的是全面型人才,即便拆开了,其他岗位一样不能少。

老范正要争执,正好见罗振权进来。他一看罗振权走路的姿势,就知此人乃是积年老海贼,顿时将一肚子牢骚憋了回去,只是萎萎地说道:“好嘛。”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各种支援

未完待续。

三二五 进京

“好像受了什么委屈似的。”徐元佐对这态度十分不满,一回头也看到了罗振权,便问道:“有事”

罗振权两步上来,拉开凳子在徐元佐面前坐了,却流露出一副讨好的神情:“佐哥儿,听说你要招人带学徒”

徐元佐点了点头。

“你看我成不我虽然不懂针路,但是操帆掌舵都没问题。”罗振权兴奋道:“我还会开炮放铳跳帮砍人。”

徐元佐拍了老范的肩膀:“这人给你打下手。”

罗振权一愣:哥原本是给你打下手的,现在变成了给你手下打下手,这岂不是遭贬了

徐元佐看着罗振权,很认真道:“你觉得是教水手砍人简单,还是教海贼开船简单。”

海船上不可能备两套班子,一套负责开船,一套负责抢劫或者反抢劫。这里面就有个哲学问题,到底这些人是会开船的海盗,还是会打劫的水手。罗振权想了想,最后还是承认道:“教水手砍人略简单一些,不过炮手和铳手得专门练。”

徐元佐点了点头:“所以你还是得配合着老范来。”

罗振权有些失落,但是想到还能有机会出海,而且还是合法地出海,终究让他点头应承下来。

老范是靠手艺吃饭的,虽然身在贼窝,还真的轮不着他去做贼。万一他被砍死了,船上损失就大了。换言之,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决策层,不用上一线亲自操刀。因此他比罗振权少一份血勇,在气势上弱了不少。

“这事就交给你们了,要银子报上来。就叫海事学堂,建在上海。不过我希望也招些北方水手。尤其是山东人,咱们主要以北方航路为主。”徐元佐道。

“相公,要不要招些朝鲜人”老范问道。

“朝鲜人他们有什么用”徐元佐反问。

老范倒是有些意外:“相公要走北面的航路,莫非不跟朝鲜人做生意么”

“朝鲜这边我倒是没有研究,一般海商跟他们做什么生意”徐元佐问道。

跟朝鲜做生意很安全。按照朝鲜人的说法,明朝跟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让“儿子”占点便宜做爹的大明也乐意谁跟大明做生意,都属于占大明便宜。

从法统而言,朝鲜是个很特别的藩属。太祖朱元璋为他们钦定国名之后,任命李成桂“权知朝鲜国事”。其后成祖才封朝鲜国王为郡王,享受亲王待遇。

朝鲜国内使用的法律,就是大明的法律;历法就是大明的历法;文字就是大明的文字即便朝鲜世宗发明了朝鲜拼音,中文仍旧是唯一的官方文字。更重要的是,朝鲜国王非但要接受大明皇帝册封才能合法,而且平一旦发生变乱。还要接受明朝官员的管制所以登莱巡抚的官职全称里会出现“节制朝鲜”的差遣。

在江南浙江一带,也经常会有传闻说某地某人海上遇到灾险,漂流到了朝鲜,颇受礼遇而归。总体而言,这应该是朝鲜与华夏关系最好的时代。

“我们这边卖给朝鲜人棉布、丝绸、瓷器、生药、铜钱和书籍。”老范道:“尤其是书籍,朝鲜人只要是书就买。”

徐元佐摸了摸下巴:“这些都是大明主要的外贸商品,卖给朝鲜和南洋也没区别。他们支付能力如何唔,就是他们给银子爽快不”徐元佐换了个说法。好叫老范不至于疑惑。

老范道:“这我却是不知,不过走朝鲜的南商不少。想来应该是能赚钱的。”

“朝鲜的马和女人都是很赚钱的。”罗振权一旁道。

“唔马我能理解,女人我们还从朝鲜买女人”徐元佐大为惊讶。

罗振权理所当然道:“蒙元的时候就有说教,说怎么才算是富贵人家要有南曲黑厮高丽婢子,若是三者缺一,就算不得富贵。我朝好像已经不见黑厮了,但是勋戚人家用高丽婢子还很多。”

老范弱弱地一旁补了一句:“天顺年间。有圣旨不许掠朝鲜女子为奴。海防道是要抓的。”

罗振权在一旁呵呵发笑,显然不当一回事。

徐元佐想了想,道:“这个不急,顺手买卖能做则做,不能做也不强求。我开北方航路本就没想过跟朝鲜人做生意。”

“那相公是”老范还想再问。

徐元佐却不肯说下去了,岔开话题问生源和水手能否在上海招足。老范倒是提了个讨巧的主意,建议徐元佐去海州和太仓招人。这两处的百姓多有海户遗留,对出海毫不陌生。而且淮安徐州一带的江南水兵不正闹兵变么这些人在大明都已经铤而走险了,更不会怕出洋做案。

徐元佐有些迟疑,因为康彭祖是不肯用这些乱兵的。

“既然能作乱一次,难保以后不作乱。”徐元佐摇头道:“戚爷爷当年也说,选兵一定要选忠厚老实的良家子才行。”

老范挠了挠头,在想怎么说,罗振权却道:“朝廷选兵当然是选良家子,听话嘛。咱们又不是朝廷,关键时候还要发发横财,你尽选良家子谁肯给你那这种活再说了,那些乱兵无非是为了饷银,咱们从来不克扣下人,还怕他们闹事”

“我正经海商,给你说的跟海贼一样”徐元佐啐道:“你真是贼心不死”

罗振权一副“那又如何”的表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