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金主 > 分节阅读 179

分节阅读 1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就是“北门外的港口”的意思啊

“你好歹得问一下卫所州府吧”徐元佐看得梅成功一阵慌乱。

在海州的时候,你听到连云港才能明白。现在倒要知道州府卫所了

梅成功腹诽归腹诽,问还是去问了。

“佐哥儿,咱们这是在威海卫了。”回来之后,梅成功报道。

“哦已经到威海卫了啊。”徐元佐脑中画了一下图,这是马上要过渤海海峡了。

说得好像你知道似的。

梅成功不相信徐元佐不知道海州,却知道威海卫。这两者对江南人而言都是陌生地方,不过海州明显近得多,还能碰到海州出来的灾民呢。

徐元佐乘着停船休息,走到甲板上,看到个五十来岁的粗壮汉子正在给船员们分派工作,正是这艘船的火长,负责针路领航,乃是仅次于船长的人物。有些船东不出海,也会直接雇他们作船长。

徐元佐等火长暂停下来,上前道:“老范。”

“嗳,徐相公您吩咐。”

“下面打算怎么走”

老范愣了愣,心中暗道:这相公莫非是走过海路的

徐元佐直接道:“是从诸岛之间穿过去,还是走海峡过去”

老范登时明白过来,道:“徐相公,咱们这回船多,熟手却少,肯定是贴边从沙门岛穿过去。您说的海峡,是书上的名字吧咱们这里唤作老铁山水道。那条水道真是凶险,冬夏两季要么有雾,要么大风大浪,等闲不能走。现在虽然没有冬夏时候凶险,但也是浪高风急。船上都是贵人,何必犯险呢。”

徐元佐微微点头,问道:“为何叫做老铁山水道”

老范指着西北方水天一色,好像真能看见一般:“海那边就是辽东都司的金州卫和金州中左所”

“旅顺。”徐元佐轻声道。

“对对,旅顺口就在金州卫的尖尖上,更尖尖上有座老铁山,所以那条水道就叫老铁山水道了。”老范解释道。

徐元佐微微点头:“你倒是清楚得很。”

老范笑道:“小的早年间也走过这边,家里世世代代都要背北海水路的针谱。”

“你家祖上跟朱清有渊源”

老范笑道:“朱清张瑄名气虽大,但是我们却不走他们的海路,难走,又慢。国朝洪武、永乐年间,海运走的都是殷明略开辟的新路。从崇明放洋进黑水洋,然后或是停成山卫,或是停威海卫,过沙门岛,走莱州大洋,放北直行,就到天津卫的大直沽了。”

徐元佐笑道:“原来如此。你东家还特意去找朱清遗书,不如直接问你就知道了。”

老范呵呵笑道:“东家哪懂这个再说,那时候他不是也没找到我嘛。”

徐元佐知道沈玉君必在左近,转头一找,果然看到她正扶栏远眺,假意看海,实则气得七窍生烟,肯定是听到两人的这番对答了。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各种支援

未完待续。

三二四 海事教育

老范这样有手艺护身的人,并不介意东家对他的感观如何。反正能走这条航路的人不多,你不找我未必能找到别人。我不吃你的饭,却肯定有别家的饭吃。手里掌握着市场,你无论是有钱也好有权也罢,终究得给三分颜面。

站在沈玉君的立场上来说,这固然令人不快,可她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此刻她看到徐元佐跟老范说得热络,没有尊卑上下,越发想起了徐元佐说的办学校,成批地培养能读针谱的水手来。

徐元佐是个喜欢将想法付诸实践的人。他与老范聊了一会儿,切入正题,道:“老范,这手艺你家代代相传,照理说应该能存了不少银钱吧”

老范道:“钱是能存下,不过这手艺都是传长不传幼的。等长房的赚够银子,洗脚上岸,才会往下传给其兄弟。我就是从大伯手里学来的。我那堂哥是个聪明种子,如今一门心思进学,不走海了,这才传给我。”

徐元佐哦了一声,又问道:“那你们家这历代传下来,总共积攒了多大的家业”

老范嘴角一咧:“这怎么算得过来”

“怎么算不过来都是一族的人家。”徐元佐道。

老范耐心道:“相公,你有所不知了。有时候上岸了,未必能存下家业。比如我那堂兄,已经四十的人了,若是一辈子不进学,家业不得败了还有出了五服的族亲,谁还认谁呢所以这也不好算。”

徐元佐长长哦了一声,道:“那不对啊”

“怎么不对”老范手掌一船人的生死,职业病就是“言出法随”,他说啥都不容下面船工水手质疑。否则日后遇到险情谁说了算

“这买卖不对。”徐元佐带着一脸疑惑:“你家祖辈把这吃饭的手艺看得这么紧,无非就是想让子子孙孙都过上好日子。但是就你本人来看,好像也一般得很呐。”徐元佐上下打量着老范的衣着和身形,忍不住地摇头:“老范,你老实说,你存了有三千两银子没有”

“吓三千两”老范急得蹦起一尺来高:“我要是有三千两,自己就买艘大船办货出海了还给人做工”

“三千两都没有”徐元佐更加夸张地叫了起来:“三、千、两、都、没、有”

“老子见都没见过三千两”老范被徐元佐逼得连粗话都带了出来。叫道:“老子是正经人,世世代代没有进过公门的更没做过伤天害理的龌龊事怎么会有那么许多银子”

你这是说我们都做了伤天害理的龌龊事么

沈玉君在那边听了脸上火烧,怒气上扬。

徐元佐却毫无感触,叫道:“我真是服了,服了。好罢,闲话不多说了,我只祝你老范早日攒够三千两。”

老范面孔都扭曲起来了,道:“你这是相公说的话,不知人事艰苦。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们走海的风里来浪里去。把命都要搭上,一辈子下来能有个二三百两银子,买百来亩地,雇个长工,一家人打理打理,就已经算是过上大好的日子了”

“你是火长,有着针谱,还只是如此”徐元佐只是不信。

“自然如此若是那帮子人。干三辈子都翻不得身呐”老范指着往来的船工水手。

那些船工水手听了,也不反驳。就是两个嘴闲不住的要讽刺老范,叫老范又骂了回去。

徐元佐大大摇头道:“别干了,老范,这买卖划不着。”

“不干吃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