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484

分节阅读 4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与大明用铸铁制造的笨重火炮相比,这门铜炮无疑显得小巧轻便,周身有一种明亮的金属光泽。

这门铜炮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佛朗机炮,佛朗机炮是一种早期的后填装滑膛加农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

佛朗机炮的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5个,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

子铳又称提心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它是一种比母铳身管稍细的又一炮管,与母铳身管一起构成双重炮管。

因为采用了子母铳分离方式,所以炮身的重量较轻,最轻者仅有一百五十斤,重者达千斤。

据明史记载,佛郎机炮:“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干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商修孔,以子铳五枚夕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

这种火炮的优点是以子铳预贮弹药,不必临时装填,可加快发射速度,缺点是炮管较短,和红夷炮相比不能有较远的射程。

宣德六年,讲武堂司科院成功研制出了有效射程六百米、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米的弗朗机炮,炮身长一米七,重五百斤,配备有5个子铳,能快速向敌军发动射击。

按照讲武堂司科院的计划,截止宣德七年要造出五十门佛朗机炮,使得骁武军京郊大营组建两个炮营。

因此,李云天在宣德八年二月份派人回了京城,暗中下令调在骁武军京师郊外大营演练的两个炮营来辽东。

在李云天看来,这两个炮营留在京师完全就是浪费资源,而且除了他之外的大明勋贵没人能用好这两个炮营,再者说了讲武堂司科院计划在宣德八年造三十五门佛朗机炮出来,届时足以用来拱卫京师。

赵勇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佛朗机炮,一边抚摸着光滑的炮身,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骁武军炮营武官讲解其性能。

“镇武侯,此炮能射三里地”得知佛朗机炮的最大射程一千五米后,赵勇不由得诧异地问道,在他的印象里即便是神机营最大的铁炮也不过才打一里地左右,而这门看上去娇小的铜炮竟然能打如此之远。

“禀侯爷,卑职在京郊大营试过,最远确实能打三里地。”李云天闻言笑着看向了那名讲解的武官,武官连忙冲着赵勇一拱手,躬身说道。

现场众人闻言不由得又惊又喜,惊的是骁武军竟然有如此厉害的火器,喜的是有了对抗蒙古军队的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火炮的最大射程就是炮弹能飞行的最大距离,但最大射程对应的炮口仰角并不是四十五度角,由于空气阻力的关系火炮最大射程的仰角大约在三十五度左右。

火炮的有效射程是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能达到这个精度的最远距离,换句话来说就是定点清除目标。

对于佛朗机炮而言只要炮弹落地爆炸就能杀伤敌人,因此它的最大射程在战场上最为重要,因为炮弹能打多远就意味着炮兵的火力范围能控制多远,进而远距离给敌军造成杀伤。

在李云天看来,这种五百斤左右的佛朗机铜炮最为适合明军的作战,既便于携带又能提供足够强大的火力。

第692章 议战一更

参观完佛朗机炮后,李云天领着赵勇等明军高级将领去了议事厅,准备宣布与虎皮营驿城蒙古军队决战的事宜。

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可以在辽东悠闲悠哉地消磨时间,但李云天却不能白白地浪费光阴,他不仅要应对辽东的战局还要对付来势汹汹的阿鲁台,因此必须要拿下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否则也不会不辞辛苦地将骁武军仅有的两个炮营调来辽东。

议事厅里,身穿不同服饰的明军高级将领分坐在大厅两侧,目不转睛地望着端坐在大厅上首位的李云天,等待着李云天开口。

赵勇和杨威身为大明勋贵自然地位尊贵,分坐在了李云天左右下手的座位上,神情十分淡然,李云天已经将与虎皮营驿城蒙古军队交战一事跟两人商议过。

与哈尔巴拉、猛哥帖木儿以及辽东都司的明军将领不同,顾礼裕、赵靖、裴俊以及被李云天所救的跟随宣德帝北征被俘的明军将领的脸上纷纷闪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当李云天让众人参观炮营时顾礼裕等人就已经猜到李云天要对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动手了。

虽然宣德帝北征失利的消息被李云天严密封锁住,尤其是对蒙古和女真诸部首领绝对保密,但裴俊和赵靖作为辽东都司级别最高的将领已经知晓此事,自然清楚目前局势的严峻。

因此,顾礼裕、裴俊和赵靖等人早就料到李云天不会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拖延时间,肯定会想办法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决一死战,以扭转战场上对大明不利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大厅里的明军高级将领之所以会穿着不同服饰的军服,是因为李云天手中的兵力分为四大部分,即骁武军、辽东明军、女真兵和蒙古兵,每一部分的军服制式都不同。

说起来也着实让人感到诧异,李云天用来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决战的主力并不是骁武军和辽东明军,而是女真兵和蒙古兵,

沈阳城的女真兵和蒙古兵已经超过了三万,骁武军则只有一万八千多人,人数上将近骁武军的两倍。

而且,由于骁武军中的火枪营以及配属的长枪营机动性有限,故而无法参与混战,在战场上的作用有限,再加上李云天身边留有两三千骁武军护卫,因此能在战场上与蒙古军队厮杀的骁武军只有一万人左右。

虽然李云天手中的骁武军有两万三千人,但并没有全部部署在沈阳城,开原城和银州城共驻扎了五千人,以确保李云天后方的稳固。

如此一来,李云天用来与蒙古军队交锋的兵力就是两万女真兵、一万两千蒙古兵和一万骁武军,至于沈阳城中的两万辽东明军则作为李云天手里的预备队。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城中虽然号称一万五千守军,但真正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空额近三成,再加上李云天让老幼病残者悉数退伍,最终只留下了七千多人。

所以沈阳城的两万辽东明军中,有一万两千余人来自开原城,他们的战斗力和士气明显高出沈阳城守军一个档次。

这就使得沈阳城的明军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的境况非常相似,双方的兵力虽然都在七万上下,但用于冲锋陷阵的兵力则只有四五万,李云天依仗的是四万两千名骁武军、蒙古兵和女真兵,而蒙古军队凭借的则是五万蒙古兵。

不过,沈阳城的两万辽东明军战斗力和士气却要高于虎皮营驿城的两万蒙古仆从军,一旦战场上的战局陷入僵持的话,这两万辽东明军就是李云天手中用来给予蒙古军队致命一击的奇兵。

“诸位想必已经知道,对面的虎皮营驿城里有七万北元兵,想要阻挡我军南下的步伐,本官已经得到了最新的战报,忠国公亲率十五万大军在山海关前与北元激战,不日即将获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