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玩具 > 分节阅读 202

分节阅读 2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种骄傲埋藏在了心里。

“李普成”

李在勇回过头,招了招手。正在展台前拱手而立的李普成连忙跑过来,利落的应道:“经理,有什么吩咐”

“我想我们可以再主动一点,南美的安东尼从三菱的展台离开了,不要给其他造船厂机会,去把他拦到我们这边来”

李在勇自信满满:“他没有其他的选择了,我们可以强势一些。”

“我知道了”李普成连忙点头:“安东尼先生的订单,我一定拿到手。”

然而就在李在勇和李普成说话的功夫,安东尼竟然绕了个圈,径直向着另一个方向而去了。

李普成连忙追赶上去,可终究是落后了两步,眼睁睁的看着安东尼走进了另一个站台。他抬头向安东尼身后的展台门牌上看去,大大的印刷体“chadagangxkeshibuidg”让他有些发懵。

这是中国人的展台李普成想到了前几天李俊仁汇报给他的情况。对了,确实有一只中国人的竞标队伍,安东尼是怎么和中国人牵扯上关系的这没道理啊

造船业是个商业化比较彻底的行业,比如说日本取代欧洲的造船业凭借的是日本战后低廉的人工成本,韩国现在要取代日本,同样是大打人工成本低的牌。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造船业向人工成本低的国家流动是正常现象。

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当然不是如此简单,造船业不仅是人力密集型产业,同样还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

光是人工便宜,非洲一票勉强果腹的国家人力不是更便宜,东南亚、南美、印度一票人民还在吃草的国家,比非洲至少还有一点工业基础,怎么不见造船业转移过去

说到底,造一艘船少说几个月、一年时间,资本风险是小不了的。很多船东可选择余地并不大,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获得圈子里资质认可的国家才有资格玩价格战。

冷不丁冒出来一个什么国家的什么造船厂,船东们根本不敢贸然下单。否则船舶质量得不到保障,工期不能按时完成都还好说,像房地产商一样卷款跑路船东可是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而这个中国大港船舶,显然在李普成的印象里就是这种不在小圈子里的草台班子。

安东尼这个南美船业大亨,没道理会选择中国的造船厂啊。

李普成探头探脑,悄没声息的接近了大港船舶的展位。

一个年轻的过分的中国人,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正在和安东尼攀谈。从安东尼的表情来看,他似乎有些惊喜

“安东尼先生,您要求的这艘散货轮我们完全可以建造。大港造船厂是我们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型造船厂,曾经建造过完全符合劳式船级社要求的散货轮,买家是香江的包氏兄弟船运公司,这个我们可以提供全套的证明文件。至于说价格问题,我可以提供给你一个初步的预估报价,大概范围在”

胡文海看了孙厂长一眼,后者咽了口唾沫,重重的点了点头。

“五百到六百万美元之间。”

“价格这么低”

安东尼惊呼一声,但并没有多少兴奋的表情。重工业产品更多是一分钱、一分货,便宜大概是没有好货的。

三菱重工对他这艘船的报价是一千二百万美元,这个价位确实是大大超出了他的底线。而韩国现代给他的报价则是九百到一千万美元,将将踩在他的心理底线上。

韩国人不是不能继续压低报价,但他们并没有主动压价的动力。只要比日本人报价低就行了,低的太多赚的少了就是“亏”了。

和韩、日两国船企的报价比起来,中国人的报价可真是白菜价一样了。

安东尼不由皱眉,问道:“最终这艘船可是要通过劳氏船级社评价验收的,你们能保证这一点吗”

胡文海点头,笑道:“安东尼先生不用担心,我们有通过劳氏船级社入级的经验。实际上,我们提供给香江包氏兄弟运输公司的远洋散货轮数据和您这艘相差不大,报价就是五百五十万美元。这艘被命名为kono的散货轮,现在已经在从中国香江到美国的航线上运行三年多了。”

安东尼闻言眉头顿时舒展了许多,航运市场的圈子不大,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造假的。kono这艘船有没有,运作情况怎么样,他打个电话分分钟就能查个清楚。

既然中国人说的如此信誓旦旦,那多半应该是和实际情况相差不大。

“好吧,我先了解一下情况,咱们接下来多接触一下。如果你们能够把报价确定在六百万以内,保证质量和时间交货,我想我们会有机会合作的。”

“期待与您进行合作。”胡文海伸手和他握在一起,自信的笑了起来。

目送着安东尼离开展位,胡文海转身就收起了笑容,连忙向着孙厂长招手:“孙厂长,你这里有香江包氏兄弟的联络方式吧快给他们打电话,一定不能透露他们那艘船的成交价是三百五十万,打死也要说是五百五十万成交的”

“五、五百五十万”学了一口哑巴英语的孙厂长听到这个数目目瞪口呆,有点懵逼。

第二百九十五章谋划

白菜价,这是一个后世形容中国产品价格的形容词。

当然实际上对于三十年后的中国来说,如果产品能卖出韩国大白菜的价格,那真是做梦都要笑醒的事情。

而实际上,中国钢铁的销售价格,甚至连大白菜的价格都比不过。

而在八十年代来说,中国人在工业品出口上,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究竟有多么大。

这里因素很多,比如国内工业没有达到后世的水平,无法发挥规模化的优势。

再比如说国企体制下,工厂对国际市场体系并不了解,而进出口公司本身精力和责任心有限。

以及国企产权不明确,沉重的社会负担让企业经营的间接成本吞没了生产资料成本的优势

对很多国企来说,似乎对自己产品和外国产品比较的不自信似乎已经深入骨髓。很多时候其实完全是思路问题,想不到、不敢想,于是市场放在那里却只能等着国外的产品占领国内的市场。

但事实如何呢

就以大港造船厂1981年承建的包氏兄弟船运公司的万吨散货轮来说,成本方面单说用钢是1200吨。1981年造船用钢材计划内价格是1800元吨,也就是说钢材成本大概是两百万人民币左右。

再算上船用设备和各种辅料、人工、管理、折旧等成本,这艘12万吨散货轮的成本造价,大港造船厂自己核算是在三百八十万人民币左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