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玩具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里,哪个会是wenhaihu”玛莎看着中国代表团的十几个人,若有所思。科学期刊的论文是介绍水锂电的,而不是介绍作者的。胡文海在学术圈又没有什么知名度,绝大多数外国人都不知道他究竟长的什么样子。

“大概会是那几个老头子里的其中一个吧。”史派西下意识的回答:“能研发出水锂电的技术,应该在电池材料方面有很深的积累才行。”

“嗯”史派西突然眼睛一亮,突发奇想:“玛莎啊,我有个主意,咱们这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s:我上一章的章节名起的多好啊,怎么都没人吐槽一下,有点失望

另外本书中人物之化名,在书评区有人整理了,已经加精置顶。

第一百四十六章环太平洋

“嘿,小伙子看着我,知道我是谁吗”

史派西说起来其实也已经四十多岁的年纪了,叫一个iba的实习生小伙子倒也没什么毛病。

iba招收的实习生都是以后准备吃科研这碗饭,或者准备在电池行业打拼的年轻人。能在会议大厅门口负责接待的人,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熟记英雄谱。

作为这次大会的开幕式主讲者,史派西的照片当然早就是这些实习生背熟了的。

“史派西教授,我当然认识你,有什么事情可以为你效劳吗”

“哈,小伙子你不错,很有前途”史派西对自己可以刷脸相当高兴,勾搭着实习生的肩膀,熟稔的说道:“听着,我有个事情想请你帮个忙。如果你答应了,不仅可以收获史派西教授的友谊,还可以得到这个”

史派西伸出手来,和实习生紧紧的握了个手。不用说,这一手可是所有美国人都会的绝技,通过握手将手心里的富兰克林转移一个主人。

没有这手绝活,很多时候在美国是要寸步难行的。

“哦,我要怎么称呼你我的朋友我要好好记住你的名字,你可帮了史派西教授一个大忙了”

“安迪,我叫安迪,史派西教授。”

“安迪真是个棒小伙,你会帮助我的对吗”

“喔,当然”手里多了一张富兰克林,实习生顿时笑逐颜开:“史派西教授请尽管吩咐,我一定帮你做到任何事情”

“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只要这样”

“张领队,难道一定要这样么你看周围那些外国人,哪个不是很随意的。还有我们这身衣服,就跟制服一样,太丑了”

“庆教授,您多包涵,这都是外事局定的规矩,我也是没有办法”

中国成员团的领队是个“小年轻”。大概有三十多岁,是外事部门安排过来的负责人。按说在国内他这样年纪轻轻就在中央部委任职的,也算是前途无量大有可为了。然而这成员团里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国内哪个大学的教授,要不然就是研究所的研究员,做到这个位置的不少都是年纪一大把。

手下管着这么一群打不能打、骂不能骂,更兼且双方还没有隶属关系,这要怎么管若非还要在意所谓“国际影响”,真的就要放羊了。

也是没有办法,国内前前后后出国不少次出国之后人就不见的事情。只好被这群跑路的连累着,对外访问团都要严格管理了。

“我说老庆你也别对人家张领队发脾气了,他能管什么事儿正经的等会议开完了,咱们不还有半天时间可以自由活动么”

“嗨,一共就带出来不到一千美金,也不知道能买什么东西。”

“哎你什么路子换了一千美金啊我这手里拿着现钱,可就是找不到换美金的地方。”

“我跟你说,就在琉璃厂。我认识一个卖字画的。那边经常有老外去瞧新鲜,这卖字画的手里关系也就一点点多了”

庆教授这么一说。成员团里顿时就维持不住秩序了,大家团团将他围住,就请教起这换外币的窍门来。

然而在队伍里却还是有一个人,竟然就站在原地没有挪动脚步,手上端着一摞的稿件,恍若不觉的阅读着。

“哟。凌啸凌教授,你这还在看论文呢”张领队看着老教授们围成一圈交流心得经验,摸了摸鼻子也不好再强调什么纪律了。

得,就这么回事吧他自己也一样讨厌这一套,看看人家周围其他国家的参会者都随意走动。自家搞的这套谁能真心喜欢么。

不过在团队里热烈讨论的时候,偏偏有一个人对此不闻不问,这就好像大厅里突然出现一队排队的中国人,而中国成员团里突然出现了凌教授一样。

凌教授看起来倒是和张领队差不多大的年纪,不过听称呼竟然就已经是教授了。哪怕是副教授,这在国内论资排辈的环境下也相当不简单了。

“哦,这次会议有几个演讲很有意思,想提前了解一下。”凌啸合上手里的论文集,这才看到已经围坐一团的老教授们。

“这是怎么了”

“咳咳,没事,大家交流一下出国参加会议的经验。”张领队假意咳嗽了一下,忽然问道:“对了凌教授,我听说这次会议开幕式的演讲人史派西教授,好像要讲的是咱们中国的技术”

“这个还不好说。”凌啸犹豫了一下,摇头道:“是有一篇咱们中国的研究论文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期刊上,不过史派西的技术是不是用了那篇论文的技术还不好说,毕竟美国大学教授或许也在同步开发这项技术,所以撞车了也有可能。”

“哦,是这样。”张领队看起来有点遗憾,不过倒也并不太过失望。或者应该说期待的阈值太低,所以负面情绪也就不强了。

“说起来也真是太可惜了,听说摩托罗拉公司为了收购这项专利,向史派西教授提出了上千万美元的收购价。上千万美元啊这要是咱们国家的科学家发明的,是不是就能轮到咱们拿这些钱了”

“很难吧。”凌啸说话的语气也不太确定,只是若有所思:“如果是买咱们的技术,哪怕是一样的,美国人也不会出这么多钱。比如说之前国内有个维生素c的二步发酵法专利也卖给了瑞士的罗氏公司,可惜这种能颠覆市场的技术咱们也不过卖了五百五十万,这和罗氏公司因此避免的市场波动损失相比几乎微乎其微。到现在罗氏公司还在用原来的一步发酵法,因为它是世界上主要的维生素c生产商。”

张领队听的半懂不懂,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这才知道原来外国人还能这样做生意,为了保住自己的垄断地位,就硬是扣着更先进的技术不用。

这在国内几乎无法想象,用什么技术还不是上级单位一句话的事情兄弟单位通个气,要说普及起来也快的很。唯一的问题,就是公务员的惰性和技改的投资,但绝不会有这种理由来阻止新技术的应用。

不过罗氏公司恐怕并不知道,他们的这番努力并没有阻止自己的灭亡。当九十年代末中国制造业开始进入井喷行情之后,因为罗氏并没有买断二步发酵法在中国地区的使用权,所以大量的中国药企开始上维生素c的二步发酵法生产线。以大概4美元左右的成本,将国际上高达18美元的维生素c价格打落地狱。

维生素c的国际市场,可以说是真真切切的领略了一番中国制造的白菜价攻势。维生素c的价格最后一路跌到了亏损的23美元,绝大多数中方药厂因此倒闭。可一直垄断维生素c市场供应的瑞士罗氏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和日本的武田制药,也一样因为这种倾销恶意竞争而全部倒闭解体。

打那以后,世界上的维生素c供应就成了中国四大药企的盘中餐。也因此,在这场风波中唯一存活的德国巴斯夫公司,始终在谋求使维生素c成为处方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