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53

分节阅读 1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建几支。让他们竞争,说不得会成为辽镇战事的最大助力。”

崔景荣摇头:“臣反对,朱延平身为大将,却率先冲阵。这种行为是对军士,对战事,对国朝信任的不负责。臣提议,夺朱延平将印,责其思过。”

这话引得众人侧目,顾秉谦道:“崔阁老要打磨朱骁骑,用意甚广,我不好评论。只是有功要赏,如此大功朝野瞩目,若此时罚过,恐会让天下人非议,诽谤朝廷赏罚不公。令有志报国之士,心寒意冷。”

天启看向沉默的成基命,他赞同崔景荣的意思,道:“成阁老,朱延平是成阁老的学生,阁老如何看待崔阁老提议”

“回陛下,臣也是拿不定主意。朱延平有勇有谋,识破杨肇基之计,并抓住战机在河套贼立营未稳之际强袭突击。自然是良将之姿,可为国朝一方重将,能缓解东北、西南战局颓势。可臣怀私念,与崔阁老一样,想好生打磨一番,栽培成文武双全之辈。”

对杨肇基的封赏不能变,将西北交给杨肇基是内阁议定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封赏朱延平,必然是厚赏。是现在乘势重用,还是再历练几年,以后重用。

天启扭头看一眼魏忠贤,道:“车骑战法不适合于西南山地,在辽镇大有可为。最迟明年,建奴就会有所动静。辽镇休养三年,也该有所表示,给朝廷,给天下一个满意的答复。杨肇基在西北,三五年内不会调动。那么,此番延绥之战的良将,又有几个能调到东北参战”

车骑战法不是进步,是一种倒退。可对付建奴的甲兵,既然更先进的火器战法不顶事,那就用老祖宗的车骑战法和建奴硬冲。

车骑战法这次能大胜,靠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魏忠贤沉默,出乎天启的预料,这家伙最爱对军事指手划脚,怎么现在哑巴了

崔景荣接过话题回答:“马祥麟、戚振宗、王朴与朱延平可赴辽东,另有徐日久久在边塞,精熟边事,可任用辽东。卢象升文武双全,亦可督军辽东;徐大相虽习兵事,确是初入军旅,委以大任有揠苗助长之嫌。”

如何封赏朱延平,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

所以,先把其他人确定了,再回头搞朱延平的事情。tby:dad8567276617200033 gt

第一百八十五章 封赏风波

宣武门大街,首善书院旁的早餐摊点。史可法握着热腾腾的肉包子狠狠咬一口,周围吃早餐的都在谈西北战事,谈骁骑将军朱延平,这让史可法心里空荡荡。

同样不好受的还有一旁的阎应元,本来他要跟着出征,以朱延平幕僚的身份去长长见识。结果家中祖父入秋病重,难以起行,心中失落,未能与朱延平并肩作战,有些羡慕秦朗。

乡试解元李仪更是一袭新衣,赶去鲁府拜访鲁衍孟。

朱延平双亲早亡,作为京中朱延平最亲近的长辈,谈婚论嫁这种事情自然是鲁衍孟做主。于情于理,朱延平的婚事不在他掌握中,在鲁衍孟手中。

甚至朱延平的二叔也无法插手,因为朱延平是家主,结婚这种事情对对外的事情,只有朱延平有资格。可他上面还有个师父鲁衍孟,自然而然就丧失了婚姻自主权。

而实际上,鲁衍孟也有从宗族近支中过继一女,作为女儿嫁给朱延平的想法。他和朱延平有师徒之情,更是际遇相仿,有同甘共苦兄弟父子情谊。

他知道朱延平最大的想法是什么,一旦将来真的朝局崩溃,朱延平有可能成事。嫁个女儿过去,当真是妙不可言,可以完成他最大的愿望。

至于朱延平事败诛族,他也不怕。他已经名义上脱离孟府,谁敢在这种事情上牵连孟府

至于阿杏,这有什么好担心,不是还有平妻一说吗

好好给她说一番联姻的重要性,以阿杏对朱延平的关切,不难答应。

西北之战,无数人关注着,朱延平的表现实在是太惊艳了,寻常人只看到了朱延平的勇,而眼界开阔的则看到了勇背后的谋。

而李仪这个北直隶会试解元的水份有多大,鲁衍孟是知道的,这个人老心不老,科考考的疯魔的老小子也想沾好处

鲁衍孟心中发笑,陪着李仪过家家,什么都不反对,什么都不答应,全部推给朱延平。一副我不做主,这事要听朱延平意思的模样。

这种和气表现,在李仪看来就是默许,回家的路上走路,步子都在飘。

武英殿的会议还在进行,张嫣身穿比甲眼观鼻,鼻观口不发一言。她仿佛无思无想,看着一道道封赏拟定。

内阁和司礼监,再加上皇帝在侧,一切不太出格的升赏,六科官都会允许。六科官里的东林人,已被清洗一空,要么卷铺盖回家,要么调到詹事府养老。留下的,新补充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杨涟领导时期的六科官,真的很强,以至于杨涟有资格与六部五寺正堂官平起平坐,杨涟当了侍郎后,六科官权势开始下降。之前逼急了,东林与天启掰手腕,输了后也是后怕不已。这个上能管皇帝言行旨意,下能督管内阁运作的机构,已经废了。一道道的封赏,可以说是难有的厚赏。不仅是对参战西北的文武的嘉奖,也是对东北、西南将士的激励,告诉他们,只要打胜仗,朝廷不吝赏赐。

戚振宗一飞冲天,成为宁夏镇副总兵,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二品武官。

王朴因为是绥德人,父亲王威也在蓟镇,故而不好安置,被任命为固原副总兵,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

如韩爌猜测的那样,所部两千关宁铁骑编入固原镇,责王朴遴选固原镇精锐,仿镇虏军建制,训练一营车骑。另赐军号折冲,王朴部折冲军。

浙军新勇营,说的直白一点,本来就是戚继光留下的东西,归戚振宗统率过后,给其他人,也指挥不动。这支新勇营朝野看来,就是戚家军第二,自然是跟着戚振宗到宁夏镇,镇压西北以麻家为首的将门。

同样,新勇营改编为一营车骑部队,不管战场上能不能冲阵,光是高机动能力,足以配得上砸下去的银子。新勇营的军号改为黄龙军,寓意鲜明。

延绥镇副总兵贺虎臣升为甘肃镇总兵,帮杨肇基挡住西北方向的瓦剌人和背后的藏羌。实际上,甘肃镇背后的藏羌两族,已经被蒙古人控制,这部蒙古扎根青海,正在向高原上那处布达拉宫渗透。

那位写情诗的活佛,仓央嘉措的上一世罗桑嘉措继位两年,正值八岁,正在目睹吐蕃王朝的崩溃。而后他的一辈子,将会投入到与蒙古人争夺高原控制权的斗争中去。

御史下派的监军徐大相因军功升任延绥镇巡抚,这点升职还算低了,因为有军功在身,当个中原、江南富裕之地的巡抚,也不是问题。不过这个军功来的太轻松,先在边塞磨练一番,也算正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