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17

分节阅读 1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论南北军士,操训时穿的基本上都是无袖坎肩号衣,南军更是因为舟船、水泽地形作战,有穿短裤的传统。

“让刘将军见笑了,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苏成一张脸憋红了,今天脸丢大了。

刘文静、韩英、杨国锐等将校哈哈大笑,刘文静上前拉住苏成,勾肩搭背,左臂指着校场内的军士昂声道:“朱将军在北京的威风,弟兄们也多少知道一点。今儿,你给弟兄们好好讲讲,弟兄们回去后也好吹牛不是”

整座军营三千号弟兄,有很多为卫里的人,也有巡检司的人,还有不少苏成不知道哪地方招募来的。

一个个望着他目光热切,他们很多人推测苏成回太仓,就是要为朱延平遴选子弟兵。什么兵,都没有家乡子弟兵来的趁手。

上回,就从营中选拔了二十多人北上。

安家费分量十足,管吃管住,每月军饷托人直接发放给家眷。他们想给朱延平当家丁图个肚圆,他们家眷也想让家里的顶梁柱去给朱延平效力,起码月饷一两三钱银子货真价实,不曾短缺一分银子。

而那个赵小七,改名成了赵骁骑,被选拔为家将,月饷高达三两,高兴的赵家老汉又将老婆娘弄大了肚子,反正养得起,怕什么

如今太仓州的知州换人,虽然还是魏党里的人。可新知州不是陈如松这个老知州,刘文静这个新统帅也不是朱延平这个老统帅。

况且,刘文静还是外地人,对军士们如朱延平那样的好,也消除不了根深蒂固的排外性。

不仅营中的三千号弟兄这样想着,在刘家港码头上扛包攒路费的张天赐、王一经等百余名义乌汉子也在这么想。

从福宁兵变被退伍后,这伙人回家乡忙完夏收,还记着朱延平那个约定,就来了太仓,可朱延平却去了北京拼搏。

可他们没路费了,只能咬牙在码头上干苦力。然后去北京看看,朱延平要不了他们,他们就去辽镇,或者天津镇、蓟镇,实在不行还有登莱的袁军门。

反正他们是义乌人,顶着这个名头,不怕找不到卖命的差事。

这就是朱延平的名望,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名望的高涨。搁在士林,也算二流人物。对太仓人来说,他就是一流人物,在镇海军中,他的号召力完全就是超一流的。tby:dad8567276617189705 gt

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林之耻

京中的老资格举人一片片的汇聚,通常都是同乡之间合伙租下院落,一起攻读,为明年三月的会试做准备。而老资格举人下面还有一帮人,还忙着八月的乡试,也就是秋闱。

国子监监生有部分人可以直接参考春闱会试的资格,其他人也要考试获取资格。国子监里的监生实在是太泛滥了。只要肯砸银子,基本上都能如愿以偿当个监生。

比如之前提到的汪文言,盐商后代,本名汪守泰,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族兄汪守昆曾为义乌县令,帮着戚继光招募了第一批戚家军。

汪文言在老家就如同宋江这个押司一样,干的是狱吏差事,都是不入流的差事。却在家乡名望十分之高,活脱脱的及时雨。

放了死牢中蒙冤的死囚,汪文言只身逃到北京,成了当时大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的座上客,往来京师名门、清流之间,声势鹊起,与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交好。

然后,花钱弄了个国子监监生,在国子监高谈阔论,各种笑谈风声,大笔的银子砸下去,成功离间浙楚齐三党的监生。使三党变成两党,从根基上将诸党联盟搞垮,为其后东林独大制造了基础。

王安被魏忠贤搞死时,魏忠贤想要捏死这个负责在内廷王安与外廷之间做联系的汪文言,当时汪文言的职位是内阁的秘书,中书舍人。

第一次,汪文言夺职,在牢里待了一阵,回家。

第二次,因为阮大铖的事情暴露东林内部不和,魏忠贤再次下手,将重新启用为中书舍人的汪文言逮捕夺职。想要撬开汪文言的嘴,这个及时雨几乎知道东林的一切运作渠道。只要曝光,东林就完了。

结果因为锦衣卫内部清洗不干净,北镇抚使刘侨被御史黄尊素说动,牺牲自己火速办成定案,将汪文言放了出去。

所以理论上,监生可以直接为官。想要以进士身份当官,普通监生要经过四场考试,首先是国子监内部的考试,其次是北直隶的乡试,然后是春闱会试成为贡士后,参与最后的殿试。

河间府沧州城东八十里处的净河边,新的镇虏卫城还在修建中。

由兵部、户部、工部派出的人手勘察后,确定城池各项标准,结果被朱延平直接给砍了。两丈高,一丈多厚的城墙,周长总共将近六里,这么大的工作量将朱延平给吓住了,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士兵修个一年多,才能有座像模像样的城。

于是,一座非常大的营寨开始修建,普通的板筑土墙。外围挖渠沟引净河水,挖出的泥土板筑为四尺高墙基,上层扎上栅栏,六尺宽的墙基上栽植荆棘。

如果条件允许,最多给墙基包上一层青砖。

城墙的防御力

在火炮面前,除了京师那要塞一样的城墙外,其他城墙都是摆设。他要的就是一座坚固的栅栏,能提供掩护的永久性工事。沧州及天津镇招募了五千工人,百人一队分片施工,入秋前就能完成河渠与墙基挖建。营垒中的营房,也能修建个七七八八。

一座新型的城市,哪怕是卫所城,也是一块财源。各处商会前来查询,一看不修城墙,没城墙算哪门子城市但这里的人口也是财富,散了不少,依旧有不少商会买地,修建房屋。

五斗秀才秦朗负责和这些人打交道,本就不多的人更是被朱延平的条件吓跑了不少。朱延平不会出售或租借营垒中哪怕一寸土地,拒绝了外来资本的注入。

修城由户部拨款,所谓的外来资金就是给他的好处。可这里是朱延平的根基之地,他不会允许有任何一家商会的触角延伸过来。

修筑方面的事情,由陈雄和秦朗负责,陈雄管理度支,秦朗管工作进度,陈子龙就四处晃悠,学习着经验。也有双鹤书院一些无法参加乡试的学子前来帮工,更类似于实习。

陈雄与秦朗的专业和职位严重错误,交替过来才能各展所长。这只是朱延平学习到的用人方法,正在一步步摸索。

朱延平甩手不管,整日带着两千骑四周浪荡,操演行军,或模拟演习。

双鹤书院的学子前来帮工,是成基命的意思,首善书院也派了一批学子常驻,来帮帮朱延平这个东林内的后起之秀,带队的是史可法。

史可法隶籍锦衣卫,有秀才功名,有资格参与乡试秋闱,但没有参加,就这么来找朱延平。

朱延平在国子监那边,已经省去了内部的考试,被直接保举,可以参加北直隶的乡试,过了就是举人。哪怕没过,国子监还有一批直接保举参加会试春闱的名额。

朱延平没过乡试,有些不相干的人也会乐意给朱延平一个参加会试的名额。孟学嫡流啊,如果两次表现平平,那孟学的脸就有意思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