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雄霸大明朝 > 分节阅读 116

分节阅读 1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宋应星聊得正欢,朱延平抬手抱拳请罪,诸人起身迎接他这个主人。

一盘盘各式淞沪糕点由青翠荷叶包着上桌,汤若望看着一盘盘样式不同,用料不同,但都极为精致的糕点,猜测伟大的教皇陛下,也无法顿顿吃这样的美食。

此时的欧洲国王以穿丝织品为时尚,用瓷器、漆器和各种丝织品装饰的器具宣示自己的富贵和国力。而这里,稍稍富裕一点的家族就有锦衣可穿,这差距实在是难以弥补。

与大明的官员、士绅们接触的久了,汤若望也学会了规矩礼仪,也麻木了,不会再去想彼此的差距。

在这里,朱延平的身份最尊,宋应星与侯峒曾又有举人功名,两个都是地方望族出身,一个更是徐光启的学生,而汤若望在钦天监当顾问,实际上这个身份连个监生都不如。

各式糕点尝遍,也喝了两壶米酒,也该到说要紧事的时候了。

第三壶酒上来,朱延平倚靠着大椅,道:“侯先生,不知汤先生找我一介散人,有何贵干呐”

侯峒曾酒足饭饱,又是家乡口味的的糕点、米酒,心中畅快,笑道:“不仅是汤先生有事要寻朱将军,愚兄也有两件私事。汤先生是公事,我们先公后私,如何”

朱延平扭头看向汤若望这个棕色大胡子,似乎在大胡子的描述中,这家伙的家乡在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后来的德国。

汤若望一脸微笑,坐的端正:“是这样的,听闻朱将军与宋先生管理着张家湾官坊,接到神机营一批火炮订单。我们有从吕宋而来的制炮技师三十多人,此时闲居澳门。若是朱将军与宋先生,缺乏人手,敝人推荐这些人。”

他眼中,朱延平是个很好打交道的人,没有太多的傲气,也没有大明达官贵臣那份鄙夷心态。

朱延平拿起酒杯轻轻晃着,良久问:“工资待遇如何说又能为我大明效力几年”

汤若望拱手,讪笑:“朱将军,在我们那里,手艺人有较高的待遇。朝廷体谅我们,不如按朝廷的待遇如何”

“不可能,官坊是朝廷的官坊,运营资金一切来源于工部。我们不可能花自己的钱,来为朝廷办事。尽管我们愿意掏这个钱,可公私有别,规矩就是如此。这批工匠我要了,但工薪与寻常匠户一般无二。当然,工作年限可以低一些,比如一年如何”

大明的工匠待遇,在汤若望看来,大明的工匠待遇就是没有待遇。白白效力一年,这个事情在他心里是不情愿的。

“你们仰慕我大明,愿为我大明效力。一番赤子胸襟,又有侯先生说项,我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怎么,报效朝廷还要看价码”

朱延平询问一句,宋应星与侯峒曾互看一眼,只是笑笑。侯峒曾信耶稣会不假,可不想因为耶稣会的事情搭上前途。他不是一个人,他背后还有自己的家族,自己的门生。为汤若望说话,必然得罪朱延平。

摆明了,朱延平在为难汤若望。

侯峒曾都觉得朱延平算脾气好了,若有人在礼单里送他摆钟,他绝对会上去打一顿。不要怀疑文人的脾气,有些场合翻脸,文人动手的概率比武人要高。

三十多名的造炮工匠,一年工资在四千两左右,绝对的高收入。

耶稣会也缺钱,这里不会有士绅畏惧他们而急匆匆去捐献资金。他们的教义宣扬进度不快,也没有广泛的信徒为根基,还要处处打点大明的各种老爷,所以真的缺钱。tby:dad8567276617189703 gt

第一百四十章 名望

相对于四千多两的工资,朱延平对他们的态度至关重要。朱延平是孟学嫡流,是当朝首辅的门生,这两个身份组合在一起,爆发的威力让人无法轻视。

汤若望非常理解孟学嫡流意味着什么,基督教分成分裂成两块,导致罗马帝国也分成东西两半,还有冒出来的新教。

都是上帝的仆人,争来争去,挣的无非就是对圣经的解释权。

孟子是圣人,孟学一直发展,而孟府作为圣裔,天生就掌握着孟学的解释权。搁在他们那边,朱延平孟学嫡流的身份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圣徒。

在这个儒家把持的庞大帝国里,孟学嫡流这样的身份不少,可兼具首辅门生的人,却只有朱延平一个。

朱延平还想着争论一番,他的底线是免费用这帮西夷人半年。

结果,汤若望很干脆的答应下来,一年就一年。

朱延平还没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耶稣会因为沈灌的病逝,被魏忠贤随意一句话,捣鼓的人心惶惶,就差抱头鼠窜了。

这种情况下,应该化整为零少露面,可这样传教大业就荒废了。所以,汤若望决定找一些有能量的人,寻求对方的庇护。

朱延平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朱延平向工部申请从澳门调红夷工匠入京,这就意味着朱延平是支持耶稣会的。汤若望的想法就是如此,他没看出东林已经衰落的本质,以为东林还是以往的那么强势。

处处碰壁后,朱延平这里的条件真的不算什么,赶紧答应下来。

对此,朱延平一时没想明白关窍,只觉得这伙红夷人贼心不死,这么大的亏都愿意吃,必须要好好防着。

他可不想弄出一个中国的教皇,到时候政教相争,太平道黄巾之乱,佛门白莲教、闻香教一系列例子,都是典型的案例。

这头弄妥当,轮到侯峒曾了。

双手捧着酒杯,侯峒曾带着歉意神情:“朱将军昔日杀虎,已是江南美谈,将军武名传扬各处。不过,孙兄家仆疏忽纵虎就是不该,幸亏朱将军吉人天相。孙兄对此事素怀后恐,尚幸朱将军无虞,本该负荆请罪。”

“可孙兄履职辽镇,抽不出空子前来赔罪。我这个做师弟的,代师兄孙元化,向将军赔罪,还望将军谅解、宽恕一二。”

“好说,虎已死,又不伤我大明子民一人,无关轻重。侯兄这话重了,此时无需如此,我陪侯兄饮了这杯。”

朱延平端起酒杯示意,侯峒曾一杯酒下肚,露出笑容赞道:“朱将军胸襟广博,器量不凡,侯某钦佩。”

倒满酒,侯峒曾连饮三杯,酒不多,意思算是表达完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