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都市雷电掌控者 > 分节阅读 345

分节阅读 34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若不是如此,这昆仑山脉,又怎能称得上是华夏的龙脉之祖万山之祖”

“道友要找昆仑山的山门,便往这两条山脉之间的须弥山去就可以了”

云雷顿时对这昆仑派的山门所在心中了然。这世间,被高僧大德们目为须弥山的地方,也只有那么一处而已。

云雷对这个元婴期的大修行者稽首一笑道:“多谢道友只是道友行圆泽僧旧事,轮回转生而去,前路渺茫。却是凶险万分。今日相见,也算是有缘。我们二人,便在此遥祝道友此身虽异性长存。”

“若来世还有相见之日,道友可来明京云氏诊所,找我云雷”

这元婴期的大修士,听云雷如此说,不由得大笑起来,对云雷和饶雅道:“贫僧可做不出圆泽那传世绝句来。而且,就算是没有这千古传颂的句子,就算是贫僧这一去,真的性灵泯灭,沉沦于众生之中,也是应有之意。”

“今日女施主所唱的歌句,虽然只是时间流行的俚俗曲调,但是,句子却不俗,只是一句生命的尽头,不是轻烟。就让贫僧心中别有体悟。更何况是在这星河漫卷,洪荒宇宙之下”

“可见这世间众生,皆有佛性,乃是真菩提。贫僧这一去,便算是沉沦众生,也应在菩提真如之中。”

说罢,这元婴期的僧人,朝着云雷和饶雅合十一礼,那元婴裹挟着一身灵气,便往那月色空明之处落去,在月华遮掩中,倏忽不见。只有朗朗的声音传来:“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

这是盛唐之时,元婴期大修士,诗仙李白的句子。

云雷知道,那元婴期僧人所去之处,乃是华夏边藏高原上的一座小城镇。城中大约有数十万人。想来,这一去,那僧人便入轮回之中。

云雷和饶雅看着这漫天星月,心念神识之中,有说不出的感觉。

云雷这一次没有使用空间之力传送,而是和饶雅御风而起,御空而行。而这长空皓月的光华,以及夜空中的点点星辉,在他们御空而行之时,似乎就那么触手可及。虽然云雷和饶雅如今仍在地球上,却已经有了身在宇宙星空的触感

等云雷赶到这昆仑山脉旁,那传说中的须弥山时,月色已然西沉下去。

云雷见此,心有所感,曼声长吟道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正文 第七百五十五章 神山

云雷被古如甲寺无名的元婴期大修士指点之后,所到的须弥山,又被边藏之人称为冈仁波齐。此山的高度,也不过是六千六百五十六米而已,仅以高度论,在华夏边藏高原诸多海拔突破八千米高的山峰之中,其实并不算高。

就算是旁边的纳木那尼峰,海拔也有七千六百九十四米比这冈仁波齐峰高了一千多米。

但是,这座冈仁波齐峰,却完全不同于周围的高山。此山主峰终年积雪不化,而形状对称,山壁结构出的形状,如同一朵莲花一般。如同八瓣莲花环绕。从山顶之上,有巨大的冰槽垂下,与横向的岩层构成了一个巧妙的万字。

而这个巧妙的万字,却正是佛门的标志之一。

一般来说,华夏边藏高原的气候,都是寒冷而干燥的。水汽极少,可是,这冈仁波齐峰的峰顶处,却不时有大片的云朵缭绕。不知道从何处来的水汽,将此山掩埋于云雾之中

当然,这种不知,只是世间人的无知,而不是云雷和饶雅的无知。

云雷和饶雅在地下世界溜达了一圈之后,就对这华夏的边藏高原,有了完全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别人不知道这水汽哪里来的,可是云雷和饶雅却非常清楚,这冈仁波齐峰的所在,正好对应那片岩浆奔涌入海的地下海洋。

那里水汽蒸腾。其中有一部分水汽从大地的缝隙之中散逸而出,蒸腾直上,化成云朵,漂浮在冈仁波齐峰的旁边,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

不过,也正因为这冈仁波齐峰上,有这层叠的云朵,和终年不化的雪峰。而且造型奇特,所以,一旦日光照落,就会显得特别好看光芒闪耀之间,与其他的山峰截然不同。因此,所有的人都将这山峰视为一种神异的所在。

这冈仁波齐峰,被华夏边藏高原上,或者华夏边藏高原辐射区域的雍仲苯教、震旦教、藏传佛教、以及古耆那教,视为世界的中心。这冈仁波齐峰,于是成为与欧罗巴奥林匹斯山齐名的神山。

在这几个教派中,都流传着与冈仁波齐峰相关的神话传说。

在雍仲本教中,冈仁波齐被称为“九重字山”。雍仲苯教自认为发源于此山,有三百六十个雍仲苯教中信奉的神灵,居住于此。雍仲本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而此山则是其降落之处。

震旦教称这座山为tkaish,认为该山为震旦教中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的居所,因此,此山也成为世界的中心。震旦人的创世史诗罗摩衍那之中,便有记载。

在古耆那教中,冈仁波齐被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古耆那教的信徒们,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

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

即便是华夏的佛门弟子,也认为此处是须弥山的所在。

而此山也确实是四条大河的发源地

流向东方的河,是当却藏布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向西方的河,是朗钦藏布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

流向南方的河是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为恒河。流向北方的河,是森格藏布狮泉河,下游为震旦河而这两条大河,是震旦的命脉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