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脚便来。携家带口,面色苍白,神情紧张。古代大多数农民终其一辈子都没出过县城,这一趟过黄河,到河北来,自然有些怕生了。

冀南道总管府也来了信,信上说:“但凡接收灾民的州县,与受灾县一体奏请蠲免钱粮赋役。有三点要求,一是不要死人,二是不要骚乱,三是不要让灾民离境。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尽管洒漫去做,一切后果由上面承担。”

上千灾民,他们的家园被风灾毁掉,已是身无分文,很多人甚至衣不遮体,在寒风冷雨中瑟瑟发抖。

更冷的是他们的心情,海堤修复、海水退去之前,他们已经无家可归,只能任由官府驱赶,在官兵的监视下登船,被运到四面八方安置。灾民们先送到了南皮,赵璐接收了一部分之后,剩下的被赶到了沧县。

一路上官兵们的粗暴对待,除了出山东吃了一顿“赈济粮”外,到现在不给饭,全靠灾民们自己吃些野菜,豆子。让他们饥肠辘辘、满心凄凉,对即将开始的流民生活,充满了恐惧和怨气

“凭什么城里人都不走,就让咱们乡下人背井离乡”

路上,到处是这样愤懑的牢骚声。

“粮食不够吃的,又不想让咱们这些乡巴佬塞满城里,害那些官眷不方便。”有老人冷笑道:“自然把咱们往外面里送,哪里能接,就送哪里,只管送出了山东,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哪里有州县愿意接收灾民白吃他们的,白占他们的地,受灾的又不是他们。”灾民们忧心忡忡道。

“咱们就是些讨人嫌的累赘。”老人愤懑道:“哪有喜欢灾民的官府”

“这么说,咱们肯定不受待见了。”灾民们的情绪愈发低落:“这次说不定回不去了”

“说不定还要白做苦役呢”有人猜想到。

“有口粥吃,有片草庐遮雨的就不错了。”一个老人幽幽道:“就怕发的粥稀得没几粒米,那非得饿死人不可,我们这些老头死了也就死了,可那些娃儿就苦了”让他这一说,上了年纪的老人都面色凝重:“世上的最惨的事,无过于逃荒了,唉”

“在南皮分出去的那些人可就有福了,不要这样赶路,稀粥现在也吃得上了。”

悲观情绪愈发浓重,许多灾民又怕又饿,呜呜哭起来。

“嚎丧什么”送灾民的官兵持着鞭子,大声呵斥道:“沧州城就在眼前了,都赶紧滚起来”

灾民们不由往前面望去,见前面大路上有许多横幅,写着八个红色的大字。灾民中有识字的人大声念出来道:

“患难与共,赈灾恤邻”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就是这个意思,就算是做做样子,也让灾民们感到舒服多了。

走近了之后,灾民们忽然闻到一阵饭香,再抬头看前面,一团团白气升上了空中正是饭熟了时特有的蒸汽

“咕嘟”三万多灾民顿时口水直咽。却见又有一队威武州兵约莫三千多人齐齐走了出来,横在灾民和埋锅造饭地的中间,灾民们只能望饭兴叹了。

一个青衫官员和押送灾民的人画了押,走上前来:“各位乡民,大家路上辛苦了”

有人道:这是县太爷

于是一下子跪下去一片,都磕头道:“县太爷”

“诸位快快请起。”秦时扶住一位老者道:“折杀本县了。”

“求大老爷可怜,”白发苍苍的老人,却坚持给他磕头道:

“给我们一条活路”

“求大老爷可怜,给条活路吧”灾民们七嘴八舌附和着,不分男女老幼,都使劲的磕头。秦时的眼眶湿润了,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头,他亲手扶起几位乡老。

“诸位乡亲快快起来,且听我一言。”上到楼船最高处,他指着岸上的八个字道:

“诸位看到那些字了么”

灾民们点头。

“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灾民们又点头。

“患难与共,赈灾恤邻”秦时高声道:“这就是沧州给你们的承诺”

听着面前这位县令老爷的承诺,灾民们那冰冷凄凉的心,一下子变得热乎起来,纷纷青天、菩萨的叫个不停。

秦时摆摆手,灾民们安静下来,听他接着道:“请你们记住,你们来沧州不是逃难,而是来生活的,你们双脚踏上沧州的一刻,你们的身份就不再是灾民,而是和沧州百姓一样,有房住、有饭吃、有官府保护的百姓”

这话,是徐清教给秦时说的。

“为此,在我身后已经准备好了一顿干饭,还有咸菜,大家给劲吃,敞开肚子吃吃完饭,大家去领取三天口粮。”

“哦”大家欢呼,涌到前面,只不过有了州兵执枪在一旁守着,没人敢乱来。即便是这样,在拿到一碗饭之后,谁也不矜持了,不管烫不烫,使劲往嘴里塞。

灾民们吃了饭,心情大好,都一个个凑在秦时旁边谢恩。

“大家去领口粮吧,一天八两,小孩五两,领三天。”

“县老老爷,小老儿有个疑问”

“请说吧”

“这次风灾,一时半会儿回不去了,这,这三天口粮吃了怎么办”

“对啊,”众灾民听了这话,纷纷停下脚步。

“按照规制是赈贷,等你们收粮之日才还。先借粮给你们,等你们秋收才还。”秦时道:“但你们短则三两月,长则半载要回乡的,所以普通的赈贷是行不通的。我们州里吃亏,你们也赚不到便宜。”秦时顿一下,道:“所以采取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灾民们面面相觑,有人问道:“那就是我们还要干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