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唐朝地主爷 > 分节阅读 47

分节阅读 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手套,送到孙伏伽手里。

“徐大人,在下不懂针线”孙伏伽不敢接,心里嘀咕,不知徐清为何在弄女子的事,却又不敢疑问。

“也是,好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徐清拿回手套自己带上试试。孙伏伽犹豫了一下,最后问到:

“我想问问徐大人,缘何救我,以前从没人肯这么优待我”

“嗯你觉得呢”徐清低着头玩套套,昏暗的灯光下,孙伏伽连忙摇头说道:

“徐大人,在下实在想不通”

徐清邪魅的一笑,道:“孟子说的怜悯之心不够吗若是不够,那再加一条,你三日之后,必中状元”徐清得斩钉截铁,随后又自顾自的说道:“你来问这个,是怕我以后让你做违背道义的事报恩吧”

孙伏伽发了愣,不知说什么好,倒是没想到徐清说他“必中状元”,再者说今天从进徐清门开始,所有事情仿佛如梦一般,他迷惘了。

徐清见此又道:“也没什么别的事,日后你做了大官,只希望你多为寒士发声,多为百姓做事啊”孙伏伽这人也是有名的谏臣,也是一位严于执法的“包青天”,救了孙伏伽,一时因为对他的尊重,另一方面徐清也能留下一条后路。徐清不想犯条子,只不过以后遇到了白虎堂那种事情,就有了一条“白路”可走了。

“徐大人真是君子啊”孙伏伽听了十分感动,没想到徐清声明显赫,高官厚禄还不忘提携寒士,不由落泪:“今后在下若真能帮到徐大人,徐大人尽管开口,在下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嗯,你先住下吧,日后希望你能记住今日的话。”徐清倒是不客气的收了这份人情票子。

孙伏伽退后,徐清把玩手中的手套,觉得有点丑点,但是带着很实用,想着先做个样品吧,等下让雪儿自己再做一套精美的算了。

徐清“砰”的闯进荀雪儿的房间,想吓她一跳的,却发现荀雪儿和小月在说什么体己话。

“啊”二女大叫,看清楚是徐清了,顿时腮红如霞,也不知在议论些什么。

“徐大哥,你吓到人了”荀雪儿委屈的说到。

“额,对不起哈哈”徐清打了个哈哈,从怀里掏出一双手套:“雪儿,你看看这个,我给你缝的”

“噗嗤”荀雪儿和小月看着这个左歪右拐,还有不少线伸出来的东西,一时没忍住,笑出声来。

“笑什么,我可试了好几天,今天才做出两个整的出来”这次换徐清委屈了,虽然这只是样品,但是也是他的心血啊,好努力的呢。

“好了,原来徐大哥这几天关在书房里头,就是为了做这么个玩意儿啊,这是做什么的啊”

“来来来,我教你带上。”徐清拿住荀雪儿的手给她套住,说到:“这个带上之后,就可以保护手不被冷着了,知道了吧,你手经常冰凉冰凉的”

一边的小月看着徐清体贴的样子,眼神中不由得黯然起来,但是想起刚才荀雪儿与她说的那些话,又有了三分期许,三分羞赧,默默地退出房间,任徐清二人在灯前恩爱。

说了好久,荀雪儿知道了徐清的用意,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做了。徐清嘿嘿一笑,“呼”,吹灯可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噗噗噗”

一名下人在门口说道:

“老爷,宫里来人了,说是让您连夜进宫”

“徐大哥,那你就先去吧,今天我正好那个”

第八十九章 主考官

第八十九章主考官

据史载,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令京官五品以上,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也让官员以“孝悌有闻” “ “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德智体美劳十科举荐人才。

到了唐代,吏部举办科举,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对这两科的认同度最大,如“王牌专业”一般。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常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话。

话说徐清大晚上被李渊从卧室里拉了出来,顶着夜色进宫。抱着一肚子怨气到了太极宫,说了一通废话之后,李渊最后让太监宣布了一件事:

“徐清有文采,诗文极佳,诗风清丽,诗理有哲,可称宗师也。吏部科考主考病辞,经裴寂推荐,着徐清领公功考员外郎一职,主持进士科考试。”

“当代宗师主持考试”徐清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只听见李渊亲自补充了一下:“本来是想问问你的意见再做决定的,可裴寂把你的诗都给朕看了,十分不错,你当的这个主考。”

“臣毕竟年少啊”徐清无奈的说道,这个主考的事,该怎么弄他还不知道啊。

“年少有年少的好处,朕叫了杜如晦帮你,明面上他也是主考,你大可放心”李渊说道。

“臣领旨”徐清听了杜如晦在,心里安定下来,杜如晦可是个老干部,好干部。不知考试流程的问题解决了,可这李渊为什么要叫我担任主考官啊,仅仅因为我诗写得好裴寂的推荐恐怕不那么简单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进士科由吏部主持,称“权知贡举”,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可这登科却是最为紧要的一步,所以进士及第也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其余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随后,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甭管是状元还是其他进士及第的人,都统称进士。考官作为选定排名的人,诸进士要在考官面前聆听训话,所以诸进士和考官之间算是师生的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