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812

分节阅读 8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续,与契丹先比一比拳头,然后再坐下来讲道理。以后岁币是多少,怎么交,谁给谁,边界怎么划,有了争端之后如何处理,都看这一仗的结果。朝廷一直不理会契丹,便就是在等这一个结果。

澶州之战后虽然与契丹再没有发生战事,边境地区却无时无刻不在对峙,这一仗之后估计也是这样。在党项彻底平定,朝廷准备充足之前,估计不会再与契丹打了。既然以后要对峙,那自然就要拿到有利于自己的地利,以最小的代价,耗费对方尽可能多的国力。

见范仲淹不再说话,折继闵道:“都护,既然如此,为何不把丰州也占下来兵锋直临云州,甚至再攻下朔州,未来与契丹战事再起,进兵就方便多了。”

徐平笑道:“军马,我们先不能想那么远,先想战后如何与契丹对峙才是正途。后边年月的对峙我们赢过了契丹人,打丰州、朔州就不是什么难事。秦朝时设置的九原、朔方两郡,实际上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大山围绕间的这一大片平地。这里土质肥厚,又有黄河的水利,极易开垦成农田。占住了这两郡,就可以在这里屯田,十年八年之后,仅这里的粮草就可以支撑数十万大军作战。两位想一想,如果在河曲常年有三四十万大军,契丹的云州又怎么可能保得住军马问为什么不占住丰州,尽得两郡地利,因为我们现在谋划的是接下来的一二十年时间,与契丹在这一带对峙的事情。如果占了丰州,则与契丹的边境就以大山为界,他们只要以少量兵马把守隘口,便能守住云朔两州。而留下丰州,契丹就不得不在这里驻扎大军,粮草要从山后运来。在那种地方运粮,有多难你们清楚。”

范仲淹和折继闵点了点头,慢慢有点回过味来。不是他们不懂这个道理,而是还没有适应宋朝已经跟契丹攻守角色互换了。如果契丹是进攻一方,则丰州就是他们向西进攻的基地,防守的宋朝一定要取,不然占住的九原、朔方两郡没有宁日。而反过来,如果契丹成了防守的一方,丰州就成了巨大的包袱,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维持与宋对峙的大军。

这一战后,宋朝要消化占住的党项地区,轻易不会与契丹再起战端。而契丹要适应自己成了防备宋朝进攻的一方,整个军事战略都要大变,同样不敢再轻易开战。在长年累月的军事对峙中,因为地利造成双方耗费不同,对国力是严峻的考验。

以前是宋朝在河北的对峙中吃亏,徐平把丰州留给契丹,就换成他们吃亏了。

见两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徐平又道:“此次我们会面之后,你们便回地斤泽。范经略统鄜延路兵马在南,战事一起,便挥师东进,去取唐龙镇,兵临朔州。与在代州的高大全相呼应,造成夹击朔州之势,让云、朔两州的契丹兵马不敢北来。折军马在北,尾随成克赏大军之后,去取东胜州。我则蹑野利旺荣之后,去取云内州。此次战事,如果没有大的意外,陇右军至云内州则止。折军马则至契丹振武县止,范经略至唐龙镇止。”

折继闵道:“都护方略如此,我们照行即可。只是,现在大军已经云集,不知什么时候开战总不能等到契丹国主统了大军前来,我们才去进攻吧”

范仲淹道:“当然不可。四十万大军在这里,人吃马嚼,朝廷支撑不易。我们身后还有数十万口灾民,所费钱粮不可计数,不能长时间拖下去。”

徐平点头道:“范经略说得不错,这一战要速战速决。现在是六月,两位回去之后准备一下,七月中便就开战。那时还是夏季,牧草未枯,契丹兵马点集不及。放心,野利旺荣和成克赏有办法,一定能在那时让屈烈带兵来投,萧普达会出兵的”

折继闵道:“屈烈前些日子派人到我那里,说是有意来投,没有都护允许,我没答复他。”

“屈烈的事情你不要管了,本朝与契丹是兄弟之国,你是朝廷命官,要避嫌。我会让野利旺荣和成克赏联络屈烈,他们都是党项人,怎么交涉契丹都无话可说。我们占住了那几个州军,从容布置兵马,静候契丹大军前来就是。以逸待劳,这一战我们稳稳占住上风,不容有任何闪失。痛痛快快打一场,打出几十年的太平岁月来”

说完,徐平正色对范仲淹和折继闵道:“现在想来,攻灭元昊其实不无侥幸,天都山战后一切太顺,如秋风扫落叶般就把党项灭掉了。对前线的将士来说,少打了很多仗,当然是好事。但对朝廷来说,战事过顺,后续处置就留了许多难题。这数千里之地,要真地变成朝廷治下的郡县,绝不容易这一仗我们越是打得痛快淋漓,则新附的党项部落就越不容易生异心,后面郡县党项之地就越从容”

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内

耶律宗真一路西来,在每地最多只停留几日,六月中旬终于到了奉圣州。这里本就是契丹经常捺钵之所,他便在这里多住些日子,处理政事,就当是夏季捺钵了。

契丹从石敬塘手中取幽云十六州之后,事务统归位于幽州的南京管辖。地理上这十六州分为山前山后,山前以幽州为中心,山后则以云州为中心,因为山后在西,又称山西。

不过到这个年代,云州还没有成为契丹在山后地区的统治中心。历史上是耶律宗真亲征党项之后,才把云州升为西京,从南京道独立出来。西京道的设立,就是在与党项的关系破裂后,为了防止宋朝乘机进攻,单独设这一个政区来防宋朝的。契丹防备党项的一直是西南面招讨司,与西京道同属一个财政区,而不属同一个军事区。

到这一年,契丹在山后统治的中心之地还是奉圣州,以奉圣、云、应、蔚、朔五节度使理事。五州置转运使司,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财政区,偶尔会设山后都统,主管山后五州的军事,但需与奉圣军节度使共同裁决本地事务。西南面招讨司不在这五州之内,是一个独立的军事防区,实际上契丹在那里的存在感并不强,用招讨司镇慑羁縻而已。

如果没有历史上元昊的大规模招纳党项部落,没有对面宋朝河东路的军事压力,契丹并不会用云州来代替奉圣州的地位。契丹是起于东边的游牧、渔猎民族,对大草原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历代契丹之主,西巡基本都是到奉圣州,再向西颇有些化之地的味道了。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宋军一到阴山,大量的草原部落要从契丹逃亡。以前契丹从来没有把那一带视作自己本土,没有设置行政机构,是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在那里。

奉圣州的军额是武定军,所以主管这山后这一带事务的,是武定军节度使

此的武定军节度使是刘六符之兄刘五常,自耶律宗真到这里,便日日与几位大王宰相一起议事。动乱发生在西南面招讨司境内,与他的辖区无关,只是要点集兵马,并应付前去征讨大军的粮草供需。忙是忙了一点,事不关己,他倒也不紧张。

进了耶律宗真的御帐,刘五常行礼如仪,道:“禀陛下,奉圣州管下州县,营兵、乡兵俱已点齐。只等诏旨,便可点集起来,西行征讨。”

从幽州一直到云州,都是以农耕为主的地方,兵马点集相对容易。此时麦已收过,农事不那么忙碌了,战兵出征相对来对生产的影响不大。不过契丹只用这些人作运输粮草的辅助兵力,真正的战兵还是靠契丹人和奚人,游牧、渔猎的部落在这个季节点集就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