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677

分节阅读 6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并不比白银差到哪里。不过另一个钱他有些不明白,问郑主管:“铜钱我们也用,不过太重,不便携带。卖盐涉及到的钱数不少,铜钱用起来多有不便吧”

郑主管笑道:“朝廷现在用的是纸币,铜钱虽然也用,不过只当作零钱而已。”

“纸做的那有什么用哪个会收”

郑主管道:“三司铺子收。我们铺子里买货物,除了零钱可以用铜钱,其他全都要用朝廷印的纸币,其他的钱是不收的。就看你们从不从我们这里买货物,不买便要茶绢即可。”

“只收朝廷的钱连银两都不收吗”

听了郑主管的话,几个蕃落头人觉得不可思议,一起叫了起来。虽然这大半天都陪着上丁族的人跑盐池的事情,他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心仪的货物,还想买一点回去呢。哪里知道从这里买货的钱他们根本就没有,世上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郑主管道:“金银一样不能用来从三司铺子买货物,要先换成钱才可以。我们这里旁边就是银行,他们做着金银铺的生意,可以到那里换成钱再来买。”

几个蕃落首领被郑主管的话搞得头都蒙了,怎么又冒出个银行来银行又是做什么生意的商人卖货,总是怕货不卖不出去,只要有用的东西都收,哪里还有挑三拣四这也不行那也不许的这么大一间铺子,生意是怎么做起来的

郑主管是个做事的人,为什么定这些规矩他也不明白,也不需要明白,只要知道严格按规矩做就行了。三司铺子既买也卖,收货物的时候,卖货人可以选择是要茶或者绢,也可以选择朝廷发行的钱,并不强迫。但是买这里货物的时候,只能使用钱币,金银珠宝他们一概不收,要先到银行那里换成钱才行。

商品经济的核心是货币,只要掌握了货币,便就掌握了整个商品经济体系。徐平不喜欢用强制的办法,当然就要利用三司铺子,来推行朝廷的货币系统。

大规模地收买货物,是为了促进周围的商业繁荣起来,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三司铺子强行推行纸币,是因为很多货物只有他们才有,别的地方买不到。

这个时代,生产力的条件就是这样,绝大多数人都还在商品经济的系统之外,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与三司铺子打不了几次交道。不要说秦州这个偏远的地方,就是开封府稍微偏远一点的农村,纸币的推行都与他们的关系不大。只要朝廷收税不必需用钱,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到钱的地方是很少的。有钱人,本来就是富人的意思吗。

但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他们需要的那些在这个年代算奢侈品的货物,恰恰只能从三司铺子里面才能买到。三司铺子只收钱,连金银都不收,他们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对钱的渴望,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三司铺子开到哪里,便就做哪个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动机,逼着想从这里买货的人去赚钱,在秦州这个极边之地也一样不能例外。

第47章 带毒的饵

看瞎厮铎心一直阴沉着脸,阿厮铎奇道:“朝廷收买你们族里的盐,是天大的恩典这样的好事落到你们的头上,怎么你的脸色不见一点高兴的意思”

“恩典以前我们族里卖盐,少则七八文,多则十文钱一斤也卖过,而且贩盐的客人从不挑三拣四。现在官府只按六文钱收,还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哪有这种恩典法”

听了这话,他父亲一把捂住瞎厮心的口:“我的儿,你怎么敢对朝廷心生怨言这要是传了出去,不是我们全族的祸事人贵知足,朝廷拼着不卖他们自己的盐,来收我们族里的,这还不是天大的恩典一斤少个一文两文又有什么打紧我们多煎一些就是了。再者说了,三司铺子收盐这是常年稳定的生意,就是价钱少一些,我们也是求不来的”

瞎厮铎心不说话,只是黑着脸。

人就是这样,只要讨厌上了一件物事,便就看什么都不顺眼。盐的价钱还在其次,瞎厮铎心最恨的是自己的弟弟,因为在纳质院里面表现良好,被赐了姓名,还当了一个小头目,成了那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周围蕃部得到这种待遇的有几人那些举族献地归顺,甚至跟着朝廷打仗立下军功的,也没有几个能比得上弟弟。

受了这鼓舞,加上三司铺子收买自己的盐,老首领对朝廷是真心感激。得了药家族首领送自己儿子入纳质院的启发,老首领开始认真考虑举族奉迎甲寒回去,将来接自己的位置。至于瞎厮铎心,如果不满意大不了把族帐分成两份,两兄弟一人半就是了。

眼看着到手的首领位置这么被分了一半出去,而且是被个从小入质族里都当他死了的弟弟分了去,瞎厮铎心的心里愤怒异常。现在不管朝廷做什么事情,在他眼里都是不安好心,一斤盐少一两文钱,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明抢的强盗。

刚刚出城,突然有秦州的公吏追了出来,对几位蕃落首领道:“刚刚得到帅府令,自下个月起,凡是有朝廷授予本族军主或是巡检之职的,一律到秦州来领俸禄。”

张香儿一愣:“怎么突然发起钱来敢问哥哥,似我们这些人,每月有多少钱”

“蕃落按族帐数目分三等,一等每月五贯,二等每月三贯,三等每月一贯。按照帅府新规,其余折支一却免去,所以每月都领这么多足钱。当然,若是朝廷原来有诏旨定得有钱粮数目的,还是按照旧例。近州熟户并帐为村的,按照禄格,不在此限。”

现在秦州推行的并帐为村,主要是针对早已经举族归顺的蕃落熟户,具体说就是北到长山,南到天水县,西到宁远寨的渭河河谷。秦州以东主要是汉人村落,各县零星的蕃落族帐这次也一起并掉。这几位的部族都在古渭州地方,并不在这次并帐为村的范围内,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他们也懒得理会。

朝廷发钱总是好事,虽然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几位还是欢天喜地谢了前来报信的公吏,答应回去通知附近的蕃落。这几位都是大部族,每月白得五贯钱,一个个笑逐颜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