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647

分节阅读 6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妹的故事编成套曲,确实有宣扬在邕州时的民族政策的用意,为将来西北战事起来时的政策做舆论准备。嵇颖是正统派的音乐家,倒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用意。

不等徐平回答,嵇颖意犹未尽地道:“歌诗以言志,曲子词最早本是言志之作,如李太白忆秦娥之类,意境深远,词意俱佳。伪蜀伪唐时君臣耽于安乐,词曲越来越精,但意境一点也无,成为靡靡之音。本朝立国以后,才稍变其风。不过几十字还只是能够吟咏景物,至多一时情绪,故事无从谈起。做成套曲之后,有了篇幅,便就可以讲故事,在娱人耳目的同时,寓教化于其中,与以前的小令慢词之类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徐平只是笑,诗词的知识他也有,但真跟这些专业人士讲起来,就难免露怯,不如专心听嵇颖讲。套曲一有了故事,便就能够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不再是文人雅士的玩物,不再只能在青楼妓馆里演唱,从而也就有了生命力,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

徐平前一段时间在说话和套曲上用心,正是要借用这些通俗的娱乐形式,把新政之类的观念传播到普能人之中。看来说话并没有引起这些士大夫们的注意,套曲由于雅俗更赏的性质,出现不久就被士大夫关注到了。

“不过,现在套曲只有一个相国寺书会编排新曲,除了一个柳三变,余者都是市井人物。就是柳三变,做的词曲也流于俚俗,登不了大雅之堂,有些可惜了。云行,你有没有想过让朝廷里的衙门来做这些事教坊司现在只演练些歌舞助兴的曲子,着实是大材小用了。如果他们能够编些套曲出来,就与现在另一番模样。”

见嵇颖对此事如此感兴趣,徐平有些不解:“公实的意思――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嵇颖叹了口气道:“现在世间所用词的曲子,多数源自唐中前期。那些曲子其实自有来历,如秦王破阵曲,是宣扬唐太宗为秦王时的武功,其他如梁州词等等,也多与对外族武功有关。如果将来有一日,西北战起,本朝侥幸有前朝武功,可以仿前朝用套曲演讲战功,也算别开格局。而且不会再跟曲子词一样,只流传下了曲子,当时演唱的故事却荡然无存,岂不是一桩美事”

徐平这才明白嵇颖的意思,其实还是要把套曲向雅乐上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音乐做为礼仪的一部分,最大的两个来源一个是祭祀,另一个就是战争。祭礼自有固定使用的乐,便就是嵇颖前一段时间重定礼乐的主要内容。战阵之乐主要是鼓吹,当然这也是国家礼仪的一部分,能够有完整的鼓吹乐队,是国家文明的一部分。嵇颖的意思,是让套曲跟战阵之乐结合起来,在奏乐的同时,演唱战场上的故事,别开局面。

当然,这要跟前线的胜利结合起来,败阵是无法鼓舞人心的。

一直不与人合群,显得有些孤独的嵇颖竟然也觉察出战事临近了,看来对西北党项将反已经成了中下层官员的共识。而且由于更多地参与了新政,见到了国家财力的壮大,他们比那些掌权的老臣要乐观。在他们心里,战事起来,即使有波折,也不会失败。

嵇颖所想做的事情正是徐平所想的,他以前就吃亏在,事情做了很多,却没有人帮着大力宣传。现在已经身居高位,就更加找不到帮着自己宣传的人了,只能自己去做。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上讲,嵇颖比柳三变等人更合适执掌戏曲音乐的推广,不只是身份差别,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士大夫群体中的地位相差太远。

第324章 党项叛宋

景祐五年十一月十八,庚戌日,冬至,赵祯率群臣祀天地圜丘,大赦,并从这一日起改元宝元,景祐年号正式终结。十一月二十六,戊午日,资政殿大学士、左仆射、沂国公判郓州王曾去世,赵祯辍朝二日,赠王曾侍中,谥文正。

真宗皇帝晚年身体不好,自感来日无多,在赵祯九岁那年即让他行冠礼,出阁。古礼君王十二岁而冠,只有完成了冠礼,才能够亲政。当时真宗即有意让九岁的赵祯以太子监国,定下来辅佐赵祯的,正是王曾。王曾在真宗晚年、刘太后称制的时间、赵祯亲政之后的初期在朝为宰辅,正是朝廷最动荡的岁月。最终大宋平安渡过了这一非常时期,王曾功不可没。吕夷简在赵祯继位之后才进入政事堂,李迪的影响和作用与王曾相去甚远,王曾是真正事三主的顾命大臣,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王曾的去世让徐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本来他想在党项正式反宋之后,自己到西北去任职,一是用战争推动军事变革,再一个也为自己积攒资历。官做到徐平这个程度,再前进一步便就是宰执了,但徐平的资历不足,担任宰执会有非常大的阻力。前一段时间,赵祯本来想让自己一向看好的宋庠做枢密副使,即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最终是做了翰林学士。徐平的资历比宋庠缺得更多,做宰执只怕会招致满朝反对。只有在地方再做一两任,才能把资历补齐。

徐平一旦离开三司,在外有战事,内部同时推行新政改革的情况下,李迪和陈尧佐两人只怕很难保证朝政不出问题。徐平原来打的算盘,是在自己离开京城时,让王曾回到朝堂来,与李迪搭档做宰相。王曾的能力和威望,足以能够保证朝政的稳定。

今日徐平的地位当然决定不了宰相的人选,但以赵祯对他的信任,这一两年三司新政取得的极大成就,这一打算实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然而王曾的突然故去,让徐平的打算成空,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在朝廷面临重大变故的时刻,没了王曾,还有谁能够阻挡吕夷简重新回到朝堂吕夷简再次入主政事堂,他对新政的态度如何可说不准,新政到了今天,出现变故就太可惜了。

十二月初一,祀天地之后朝廷加恩百官,徐平永宁郡侯的食封数再次增加,已经离着进封开国县公不远。实际上郡侯的正式称呼应该是开国侯,不过宋承五代之制,与唐朝系县名不同,而是系郡名,所以一般称呼郡侯。

十二月初二,甲子日。徐平正在三司衙门长官厅里整理年底决算统计的奏报,突然一阵猛烈的晃动传来,徐平差一点就从位子上摔到地上。

门外守着的军将高声喊道:“又地震了省主,快快到屋子外面来”

徐平从位子上起身,摇了一下脑袋,才清醒过来,随着跑过来的军将,快步到了长官厅的外面。今年确实不祥,虽然徐平一向不信怪力乱神之类的说法,但西北将乱,一年之中多次发生地震,还是让他的心里觉得有些异样。

此时衙门里的人已经全部从屋里出来,站在三司的各处院子里,议论纷纷。

徐平稳定下来心神,对赶过来的谭虎说道:“你分派人手,到衙门各处去传我号令。今日京师地震,不知后面还有没有大的余震,让各司留下人在外面看住衙门,其他人先回家去,躲过地震明日再回衙门。还有,让各司仔细查看,有没有伤亡,屋子里不要有人。”

谭虎应诺,转身带着几个徐平的贴身随从去了。

一时不知道三司受到了多大的影响,也不知道突遭天变朝廷里有没有诏令,徐平只好守在官厅外面,不好就此离开。担心家里人的安危,徐平又分派了随从回家查看。

刚刚吩咐完,徐平还没有喘一口气,就见到宫里的小黄门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到了徐平面前,小黄门高声道:“省主,官家口谕,立即入宫议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