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627

分节阅读 62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制做各种小钢炮。再一个,便是努力改革马政,争取有足够多的畜力。群牧监现在一年能出两千匹合格的战马,而且还年年上升,再有十年八年的功夫,便就不怎么依赖从西北市马了。

最重要的其实不是群牧监的战马,而是大量不能做战马,但能够当役畜的马、驴、骡等等。西北打仗,机动能力事关生死,重甲大炮并不是第一选择,能够借助役畜快速机动的兵力才是最合适的。真正结阵打硬仗,现在的宋军也不怵党项和契丹,每次宋军失败也不是这个原因。灵活性和机动性,才是宋军现最缺乏的。

徐平一直想让朝廷废除禁宰耕牛的禁令,最起码把牛肉限价的政策取消,把牛分为役牛和菜牛,菜牛就是用来吃的。这个建议直接挑战了这个年代的重农底线,一提出来就被朝野上下集体攻击,只好算了。有了菜牛,牛肉的价格上去,养牛便就有利可图,群牧监和牛羊司就能够大量养殖。有了大量供宰杀的牛,便就有了足够制造弓弩的原料,可以大大加强军队的实力。这个年代,两军对阵威胁最大的还是弓弩。有了弓弩,小钢炮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不然面对铺天盖地的大军那东西作用实在有限得很。

张亢身躯肥大,上前摸着一排不大的小钢炮,对桑怿和徐平笑着道:“军中演武的时候我也见过这种东西,威力端的是惊人。不过那时候看的比这大了许多,一炮出去,地动山摇。谏议,怎么威武军里的炮,却都是这种小炮用大炮岂不更好”

徐平道:“大炮当然是好,但马拉不动,人扛不走,只能用来守城。无论是对党项还是契丹,他们哪个会来攻我们重兵把守的城池,真这样做仗倒是好打了。所以广备攻城作制做的大炮,只是用来守几座大城,军中并没有太大用处。你在镇戎军待过数年,那里的地理应该清楚。现在军里的大炮,不要说野地里拉着走,从京城运到那里就是千难万难。”

张亢点头:“谏议说得也是,那一带山川破碎,人空手走起来都极为艰难。”

景泰也道:“不错,从鄜延路到泾原路,沟谷纵横,难有平地。”

“所以啊,军器不要只看威力,更要看军中能不能用上。你们两人这些日子,就与桑指挥一起,把这些军器熟悉一下,将来如何做战,心中有数。再就是想一想,军制该如何。”

第285章 军制大改

按照禁军军制,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都是闲职,备位而已,除非有权管勾宣威军的特旨,即代理指挥使。徐平可不想延续这种传统,他要用这些官员把这支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体系建立起来,这才是调两位进士出身的武将来的用意。

喜欢用文臣出身的将领,是赵祯跟真宗和太宗不同的地方。真宗的时候,不但不喜欢文臣将领,就连武将读书他也是反对的。一旦有武将上奏章用语文雅了一点,他会专门告诫不要这样做,武将就是要粗俗,不要跟文臣搅和到一起。说到底,还是对军队定位的不同,真宗太宗会故意挑起文武争端,异论相搅,利于皇帝控制。

看完军营,到了帅帐,众人分宾主落座。

徐平吩咐了取了纸笔来,铺在桌子上,对张亢和景泰道:“我们在地方为官,有幕曹官辅佐。所谓幕曹,本来是军中所设,本朝收藩镇之兵,幕曹留在了地方,禁军却从此没了僚佐官员。从大的来说,汉太祖与项羽争雄天下,萧何保证足粮足兵,他便是汉太祖军中的僚佐之长,所以功臣排第一。小的来说,蜀汉照烈帝荆州奋起,以诸葛武侯为军师中郎将,同样是幕僚之长。一军征战,主将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皆管,僚佐官员至关重要。”

张亢性格豪放不羁,听了笑道:“谏议是要我们做军中僚佐,而不是统兵官那这副都指挥和都虞侯的官位便就不伦不类了,岂不让人非议”

“军中设僚佐官员,军制远追秦汉,便自宣威军起。一切初创,不要去计较官位的名字,等到立下军功,扬威异域,自然会名正言顺。现在宣威军中的僚佐官员,便只有你们两个人,这几个月里,要想好到底需要哪些职位,要多少人。等到来年武举开科,便用武进士来补这些官位。还不足的,便从落第进士中招人。”

用武举进士和文科进士中的落第举人做僚佐,而不是从军中直接选人,徐平是经过仔细考虑的。现在的文武之争,实际上背后有胡汉之争的影子,这也是真宗为什么特别在意武将的文化水平,让他们不要读诗书的原因。历史上范仲淹看重狄青,让他读春秋,背后其实有同样的用意。立国以来,禁军内部近亲繁殖得厉害,世兵世将,实际上很多人有沙陀族的背景,京城中沙陀族的祭神等等设施是一直存在的。除非是像狄青等人那种身世背景,不然从军中选出来的人,很可能因为文化观念等原因让徐平的措施推行不下去。

秦汉的时候,传统上对武将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文化,比如孙武,比如吴起,更不要说郭嘉、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同样是政治上的好手。就是军事统帅,不管是曹操和刘备这样的帝王,还是关羽、张辽、陆逊这样的大将,文化水平都不低。军事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能带兵打仗,一般也能治理地方。认为武将粗鄙无文,甚至可以不识字,是从晚唐五代兴起的风气,并不是汉族对军事将领的传统认识。

不过这种观念在军中由来以久,在禁军待得久了的人,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影响。从军中挑人出来,他们对僚佐官员从心里就认为不重要,很难依靠他们变更军制。

徐平提起笔来,边说边写:“我先提几件僚佐最重要的事情,你们参详,如果没有异议的话,便在军中把这几个职位设出来,并定出相关规例。第一是训练,大的事情自然是由统兵官作主,但一些日常杂事,要有官员辅佐。第二是情报用间、进军和作战,这也是统兵官的事情,一样要设专门官员。第三是军器辎重,不能让统兵官在这上面分心,要有专责官员保证用度不缺。第四是钱粮马料等等,如何征集,如何运输,保证足食足兵。第五是官兵情绪,怎么让他们勇于作战,日常开导,奖优惩劣,不要出现负面情绪。第六则是军法,军中要按规例办事,不能跟以前一样,全看统兵官的心情。”

见张亢和景泰发怔,徐平又道:“这中间有些职位,对外用兵的时候是有的,比如钱粮草料有随军转运使。但是我们这一军,不但是对外用兵的时候,日常驻营也要有专责的官员。你们不要小看了这些,日常管理得当,才能遇战拉上去就能打。”

张亢舔了舔嘴唇,对徐平道:“谏议,如此一来,军中可要多不少职位。”

“不要担心那些,左右不过一军而已,能多出多少人来只要事实证明这些职位是有用的,便就只管去设置好了。军队总归是要打仗的,不能打的军队,多还是少都没有用处。”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景泰也道:“依着谏议所说,则本军与三衙禁军可就迥然不同了。”

“本来就要不同,不然何必单设一军,还特意调你们两个人过来。对异族作战,战绩最著无非秦汉,我们现在面对党项和契丹,军制自然要学他们。”

桑怿小声道:“谏议,现在党项还未反,不好这么针对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