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603

分节阅读 6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且即使有人工授精的技术,也最好有优良的种马不断输入,才能持续地提高种群质量。

说到底,还是要时间,而徐平并不知道党项留给自己的时间还有多少。

感叹了一会,徐平对李用和道:“阿叔,其实也不用为这些事情烦恼。我听说西北那里地形破碎,运粮都要用马骡去驮,虽然这两年状出来的战马不多,役马总是多了无数。真正打起仗来,只怕缺的最多的还是役马,而不是战马。这样讲起来,阿叔这两年可是为朝廷做了件大好事,获得奖赏也是应该的。”

李用和苦笑着摇了摇头:“谁不想高官厚禄可现在让我主管马军司,大郎,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以前带兵只做过考城巡检,怎么管得过来吗这几天,我可是愁得睡不着觉。”

“总是可以慢慢学的,现在内外无事,并没有什么。对了,阿叔管马军司,我这里恰好有几个人在你管下。他们一向不得意,若是方便,阿叔可以照拂一下。”

李用和问了高大全、杨文广和狄青的名字,点了点头:“好,我记下了,大郎放心就是”

以禁军三帅之尊,只要李用和上心,高大全几个人的处境必然会好上不少,有人去主动巴结也说不定。三衙将领跋扈,说到底还是靠的跟皇帝关系亲近,现在来了个皇帝最亲的舅舅,只怕这些人反而要老实听话了。

第240章 观念冲突

范仲淹被贬之后,接任权知开封府的是龙图阁待制张逸。听到差役来报三司使徐平到来,急忙迎了出来。开封府和三司算是平级,不过徐平的官职高了太多,张逸持下官之礼。

迎到会客厅,请过了茶,张逸道:“省主拨冗到本府来,不知有何事吩咐在下”

徐平忙道:“吩咐如何敢当是有些小事,来与知府商量。”

“省主有话但讲无妨,只要在下力所能及,必然不敢推辞。”

徐平斟酌了一用词,才道:“三司治下桥道司新建,因天气炎热,不宜聚集大量人手做事。依韩综的意思,这几个月里,先在开封府内做些小事,捏合一下治下的人和事。此事对开封府确实会带来诸多麻烦,但对桥道司意义重大,还请知府玉成。”

张逸不高兴地道:“省主言重了,在下忝知开封府,为朝廷做事,岂有怕麻烦之理韩综前些日子是来拜会过我,不过所说的都是平整道路,栽植榆柳,甚至在路上栽花种草之类,不是急务。本来就天气不对,这些事做了又无大益处,是以我回绝了他。”

徐平道:“这些事情确实多是可做可不做,但做了总是有些好处,知府何必拒绝”

“省主,你主三司,管天下钱粮,当知每一文钱都来之不易,民脂民膏依着韩综所说,做这些闲事,还花费甚巨,图的什么现今朝廷的钱粮是宽松了些,也不能如此胡来”

看张逸的脸上已经怒气勃发,显然是动了真怒,徐平不由一时怔住。

什么事情都想到了,徐平还真忽略了这个问题。以前的财政原则是“量入为出”,入了库的钱就要尽量节俭,花一分便少一分,不够了便就要从民间搜刮。所以做官的,节省民力不轻易兴土木就是好官,反着来,就是不恤民力的大坏蛋。

现在有了银行体系,向着商品经济转化,以前的小农思想也就要变一变了。但要变谈何容易徐平觉得做这些工程是拉动经济,由官方投资,给社会经济注入活力,张逸显然不这么看。酷热的天气,不让民休息,白花钱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没有骂徐平就错了。

愣了一会,徐平才道:“知府,此事你有些误会了。自从钱监制了新钱出来,民间却乏钱使用,桥道司做这些事情,就是要向民间散钱。手里有了钱,百姓就可以做些生意,生出更多的钱来。百姓手里有了钱,他们的日子会过得更好,官府也可以收更多的税――”

张逸叹了口气:“徐省主,你这话都是奇谈怪论,恕张某不恭,我活了这么多年,读遍圣贤书,也是闻所未闻只听说治国,以不扰民为先,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什么时候乱用民力还是为百姓好了你这只手里散出了钱,另一个只手就要从别的地方多收钱进来,于百姓何益张某愚钝,听不懂你这些话的意思,此事再也休谈”

最近有些太顺利了,徐平很少向改革会遇到的阻力上面动脑子,今天碰到张逸,才算又清醒了些。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怎么可能几个月就能改变过来利用公共工程拉到经济在他前世是常识,这个年代可不是。这个时候,做这些无关紧要的工程,就是浪费民脂民膏,是大大的奸臣。什么散钱官府只有聚钱,还有急着向外散的道理

这个时候,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如果张逸能够转变观念,肯定就不会这么认为了。但他凭什么要转变不换脑子就换人徐平没那么大权力。

喝了口茶,徐平道:“张知府,前些日子,我们京西路官员合起来篇了一套册子,上给朝廷,名为富国安民策,不知您看过没有”

张逸硬梆梆地道:“看过了,不过在下愚昧,里面讲的很多都不能苟同”

徐平想问问到底是哪些有不同意见,又觉得千头万绪,实在是不知道从何问起。这才想起自己前些年在盐铁司的时候,建议赵祯把候选官员招集起来上课,结果自己一离开京城不久便无疾而终。现在连个对官员进行培训的渠道都没有,思想观念不同,还缺少沟通讨论的渠道。改革要进行下去,看来统一思想势在必行。

张逸是个好官,传统意义上忠君爱民的好官,益州为官的时候,特别受百姓爱戴,视之为神。对于这么一位知府,徐平还真是没有什么办法。吕夷简那么受玩弄权术,身后的风评也不怎么样,要不是儿孙争气,很多荣眷都保不住。即使这样,面对一心要把他掀下台的范仲淹,也是耐心等待对方露出破绽才下手,而没有使用卑鄙的手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现在正是士大夫改变风貌,讲究君子之风的时候。作为改革的一方,如果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对付反对者,那就是给自己埋下败亡的种子。徐平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真正把改革进行下去,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就必须做事情堂堂正正,小聪明小手段是万万要不得的。徐平可以不做君子,但也绝不能被同僚视为小人,否则什么样的功绩都弥补不了这种伤害。对这一点,徐平心知肚明。

沉默了一会,徐平叹了口气:“算了,知府既然如此说,我也不好强人所难。不过我还是要说明白,桥道司要做的事情,绝不是虚耗民力,浪费民脂民膏。徐某为官多年,不敢说为国为民做了多少事情,但不夸待百姓还是一经贯之。”

知道刚才自己的话有些重,张逸的脸色变得平和,对徐平道:“省主在邕州,在京西路做的事情,我自然清楚。于国有功,于民有利,这八个字省主当得起。但现在正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一举一动,都可能伤人命,还是于民休息地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