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590

分节阅读 5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钱,不算粮――有多少赋税便就制多少钱。这制出来的钱,贷给三司,作为一年国家之用。等到赋税收上来之后,三司还本付息。第二年依次办理,如此循环。之所以要做预算,也是这个意思。”

这三项中,第一项是用新的货币系统代替旧的货币,实现货币统一。因为是一对一的替换,没有什么好说的,第二项是用国家掌握的物资为依据发行货币,保证发出去的货币一定能够买到必需的物资。这是徐平前世中国的货币发行方式,不过在国际贸易少的时候容易引起通货紧缩,当国际贸易剧增,又慢慢从货物为依据转向外汇为依据,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在这个年代,这些都不是问题。第三项其实是国债。国债是比金银更加坚挺的担保物,一个正常政权收赋税的能力,比偶有价格波动的金银更加让人放心。而且国债还有一个好处,可以用来控制流通领域中货币的数量,这是参考美元的货币发行方式。

世间的事物道理相通,用到货币,其实无非就这么几种发行方法。而金银本位,对于以国内统一大市场为目标的古代中国来说,反而是最不实用的。

第217章 银行上

徐平说完,崇政殿里一时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思索。这样的货币,除了最后的一项以赋税作保的国债,其他的其实都已经实践过了,还是三司铺子购物券的路子。

想了一会,程琳问道:“谏议刚才所说,我有几点不明,还请解惑。以旧换新就不用说了,自然没有问题。第二是按购物券的方法印钞,所虑在于,钞发出去了,民间贸易一直在用,而新货物出来,再发新钞,新钞旧钞叠加一起,会不会钱多物贱”

徐平点头:“如果规划不好,会的。这一点我还拿不定主意,是按照每年比去年多出来的货物发钞,还是如同交子般纸钞分界。不管是三年一界,还是五年一界,还是新旧杂用慢慢把旧钞收回废掉,总之有发有收,总是能管得住。不过按照新增货物发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对三司铺子也是个激励,让他们要越做越大。”

“既然拿不定主意,那就一起并行,试几年看好了。这些事情,不必拘泥。”

李迪喜欢在大处着眼,有疑虑怕什么,一起试就是了。

程琳又道:“好,一起试行也好,最后大家便就都心里有底了。还有最后一项按照赋税发钱的办法,倒也没有大碍,只是三司预借了一年的税而已。关键是,这些钱印出来之后怎么发出去再跟以前一样,可是不行了。”

铜钱的发行方法,是铸出来之后收入内藏库,当然外地的铸钱监有时候只是过一下账而已。遇到国家庆典,或者特殊日子,皇帝对禁军赏赐,这钱便就到了官兵手中。不要小看了这个途径,几十万甚至过百万贯的铜钱不知不觉就出去了。还有就是当三司缺钱,向内藏库借贷,进入左藏库,通过发俸禄进入官吏手中,或者救灾到灾民手里,或者三司向社会购买物资到商人手里。新的货币,再这样做显然就不合适了,这种方式发行的速度太慢,流通的速度也让人无法忍受,与徐平要推行的商品经济不相适应。

程琳到底是老三司使,对于徐平所讲的内容比别人看得更清楚,特别读过富国安民策后,慢慢开始抓住问题的核心。徐平现在所做的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以前的三司是从天下收钱粮,是敛财的,徐平要做的是生财的,要创造更多的财富。

徐平转身向着程琳,道:“回学士,钱散出去的方法,我是这么想的。前边讲过,要按钱庄的样子做银行,制出来的钱,便就是从银行散出去。钱监管制钱,而且跟以前的铜钱不一样,不再做赔本买卖。以前铸钱,不说火耗,不说民间销钱为器可获数倍之利,就说铜钱在天下运来运去,这运费朝廷就不知道要搭进去多少。飞票千文收二十文费用,但是铜钱在天下间的运费可远不止二十文,这都是要三司搭钱进去的。以后有了银行,钱监的钱散给他们,是要收利息的,这利息来支撑钱钞在天下的散布。”

“这银行到底怎么做要怎么散钱”

“我现在是如此想,以三司的左藏库为一银行,从钱监贷新制的钱出来,定一个合适的利息让他们还本付息。这银行要赚钱,就要把贷出来的钱再贷出去,当然利息就要更高一些了。当然对于银行来说,这钱其实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在他们可以收民间的钱,存到他这里一样有利息。这收到的存钱一部分放到钱监做抵押,大部分还是贷出去,存的利息远低于贷的利息,这差额便就是银行赚的钱。”

程琳皱了皱眉头:“就还是京西路钱庄的法子,不用问,贷出去也只能贷给什么公司而不能贷给民户了只是跟钱庄不一样的,存钱的人也有利息可拿了。”

“正是。以前让民户存钱进钱庄,许多人老大不愿,觉得不方便。以后有了利息,他们总不能够还不愿意吧有了本钱,生息自是理所当然。”

有一句话徐平没有讲,如果让社会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那么民间的钱为了减少损失就不得不存入银行。用这种办法,比在京西路时硬逼着向钱庄存文明多了,也隐蔽多了。

银行的利润应该是来自于存贷息差,把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这个统一市场的规模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

徐平所设想的,是让新的钱监作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而后再成立几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完成资金配置的任务。本来一般中央银行是兼职国库的,但现在事实上国库一分为二,一是三司的左藏库,再一个是皇宫的内藏库,就不能这样做了。

程琳微微摇了摇头:“钱收进来好收,但贷出去只怕不易。那些公司,京西路做的都还不怎么顺利,其他地方开起来更加艰难。至于贷给百姓,当然想也不能想。”

当然不能想,徐平就从来没想过让银行经营民间借贷。一是冲击现在已有的富贵权势之家的解库生意,容易引起反弹,再一个经营风险太大,一个不好就把自己陷进漩涡。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就是用青苗贷向民间放款,是新法中争议最大的政策之一。把很多人逼到新法的对立面,就少不了青苗法的功劳。民间放贷,收不回欠款的风险极大,再一个是收款的成本过高,利息低了没有利润还可能赔本。

贷款到期之后,老老实实自己到银行还款的人当然会是多数,但总有一部分是能拖就拖的。收这些人的钱,哪怕你一上门他就把钱还了,银还得出跑腿人的车马费呢。更不要说还有要跑无数趟,磨破嘴皮的,利息还不够收钱的人的路费。至于那些赖账不还的,就更加是把本钱搭进去了。这样一些人,自然就把贷款的成本推高了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