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世富贵 > 分节阅读 349

分节阅读 3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币,然后才能说明货币的性质。

实在是不这么讲,这个问题很难讲清楚,一不小心就陷入无休止的循环论证当中。自己一直想着用这个时代的现实例子讲明白这个问题,实际上不理出系统来,根本是讲不明白的。欧阳修只是性格如此,其他人未必就不是这样想。

通胀是货币相对于所有商品来说钱多了,在这个过程中,人口也同步增加了,如果欧阳修咬定了价钱上升是人口增加引起的,徐平再说什么也是没用。到了这个地步,根本就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明白的,更何况是在喝得正兴起的时候。

想了一会,徐平对欧阳修道:“既然如此,那我问你,如果现在不用铜钱了,改用其他的东西,比如川峡一带使用的交子来代替铜钱,可不可以”

欧阳修仰笑道:“哈哈,待制如此问,可正是中了某的计了前些日子看三司的钱法类书,我早已经把川峡四路的铁钱和交子研究得透彻还有韩稚圭虽然拙于文章,但事理却说得明白,并没有什么疑难的地方。益州交子务的交子之所以通行无阻,全在于可以随时兑换出钱来,并且不少一文,可不是因为那一张纸。交子务一旦本钱不足,交子就成了废纸,正是因为如此,交子务才收为官办的”

交子的本质是银行券,这一点徐平早已经研究得明白。只是交子务揽钱之后,直接入了益州府库,并不借出去放贷生息,还不具备银行的基本职能。这倒不是主管交子务的益州官府脑子笨,而是整个社会经济还没有走到生产――交换――扩大再生产那一步,没有优质而稳定的贷款客户。

这个年代最稳定的贷款对象,其实是种地的农民,他们年年种年年收,周而复始的经济循环是极为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唐朝以“公廨本钱”为名的官营高利贷会发展出“青苗钱”的原型,要知道那时唐朝官营高利贷是纯粹以营利为目的,利息高,追讨的时间非常长,唐宪宗宽放的标准都是债主累积到本钱十倍、保人五倍才免。

但农民分散,收本息的成本太高,贷款的风险太大,又不是优良的贷款客户。这种矛盾导致官方向农民放贷一直谨慎态度,实际上还是贷款成本太高了。

交子银行券性质的保证靠的不是交子务本身,而是靠的官府。而兑换的铜钱又不像后世西方最开始的银行券,直接与金银挂钩,实际不完全是实物货币。

欧阳修限于时代自然不了解这些分别,但他却清楚知道交子只是铁钱的纸面凭证,而铁钱只是铜钱另一种形式,根本上的价值还要还原到铜钱上来。说起交子,实际上跟说铜钱没有任何区别,他就等着徐平问起,自己有充足的信心驳回去。

徐平却道:“我是问你,如果全天下都不行铜钱,而只行交子那种纸券,会如何”

“待制说笑,百姓又不是傻子,岂会能认一张纸做钱”

“那如果天下官府,各种税赋,只收这种纸券,连铜钱也不收了呢”

欧阳修连连摇头:“异想天开待制这话,太过异想天开了自古以来,虽然钱制多有变化,刀币布币,不一而足,但还是以铜为根本。汉武帝行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引起动荡,只能昙花一现,终是不可行。连那种都不可以,想用纸券代钱,异想天开”

徐平这才想起来,汉武帝雄才大略,登基之后意欲有所作为,结果面临货币不足,实行了多次币制改革,其中就有纸币性质的白鹿皮币。当时无论是对货币,还是对商品经济都不了解,当然是引起诸多弊端之后废止,老老实实地去铸五铢钱。

第230章 众矢之的

“此一时,彼一时,时移事易,岂能够如此简单类比”徐平喝了一口冰果酒,只觉得浑身上下一阵清凉,思维清晰无比。“永叔啊,以史为鉴固然可以让今人少犯错,但不管古今方方面面的不同,只管以古论今,便就如晚上赶路,只管抬头看着天上指路的星辰,而不去低头看路,那样是会走到沟里去的”

欧阳修左右看看,见其他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觉察到了刚才有些失态,但嘴上却半点不认输:“待制又怎么知道你现在说的都是对的还不一样是空想”

徐平勉强笑笑,叹了口气:“过些日子,三司会印一些纸券在铺子里使用。这些纸券是不能兑换铜钱的,只能买三司铺子里的货物。到时且看一看,这是不是昙花一现,到底是不是我异想天空,我们赌一个东道如何”

嵇颖吃了一惊:“这么多年,云行可是从来没跟人赌过,今天怎么破例”

“喝了一点酒,便破一回例。”

这话徐平说得口不应心。为什么破例因为自己受不了欧阳修了如果是其他的哪个官员这么一直反对自己也没什么,但欧阳修有些不一样,他现在文坛上的地位正如初升的太阳,让人没法视而不见。他的文章从道理上或许没多少新见解,但架不住流传广泛,被很多人当作范文,这就很麻烦了。

将要发行的购物券,徐平本来想是与铜钱随时兑换,只作为现钱的一种补充,现在干脆就改成不能兑换的算了。不能兑换,还省了三司要开兑换铺子的麻烦,还能够用购物券提前收拢资金,改善铺子和新场务的现金流。同时也为将来的信用纸币作一回试验,看看有什么没有想到的问题,同时也是思想上的一次试探。

徐平为人随和,但做事一直一板一眼,不打任何折扣的。听说要拿三司将要发行的纸券跟欧阳修赌一个东道,不但是嵇颖,其他人也都吃了一惊,一起看着两人。

欧阳修看了众人的表情,才知道自己这次玩得有点大。为人随和是徐平的事,身份地位的差距却是客观存在的,欧阳修刚进馆阁,跟一位龙图阁待制赌这种事情,他自己也觉得有些荒唐。自己输了也就罢了,没人当一回事,身份差距,输是应该的。但如果一不小心赢了,这事情可就难办,徐平请他他都不敢认。

想了好一会,欧阳修才道:“待制,都是读书人,想法有不同是正常事情,求同存异而已。赌东道,就算了吧,如果到时我错了,我登门赔罪就是。”

徐平似笑非笑地看了一会欧阳修,突然道:“来,喝酒,今夜都要尽兴而归”

郑戬出了一口气,举起杯道:“满饮此杯”

众人一起哄然叫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徐平是真地有点烦了,从欧阳修进京开始就围绕着钱的事情不断写文章纠缠,又不能不回应,回应起来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三言两语讲清楚而讲不清楚,就容易动摇参与其中的办事官员的人心,徐平在自己身边聚一群人谈何容易

既然讲不清,那就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让别人闭嘴。

欧阳修还不至于对着事实强辨,如果他真那样做,徐平就要把他踢出京城去了。现在做的事情是徐平对皇上赵祯亲口保证过的,是将来改革的先导,不能有任何动摇。

夜渐渐深了,凉风起来,吹在身上还是有些寒冷。果酒里面兑了白酒,此时酒劲上来,把在座的人身子烧得火热,却感觉不到风中的凉意。

曾公亮举起酒杯,捧着对徐平道:“今日明诏,以后在京官员废折支发实钱。虽然是圣上念我等在京游宦不易,君恩浩荡,但能够如此做,也全靠副使回京之后在三司做事得力,为朝廷积攒下了无数钱财。我等敬副使一杯。”

徐平也有了一些酒意,举杯道:“大家同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