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巨星帝王 > 分节阅读 5

分节阅读 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老人的屋里不仅有二胡,还有笛子和琵琶,可萧无因为年龄小,老鼓不响笛子,所以不喜欢笛子。而琵琶则是会拨几下,后来学了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后,就再也不摸琵琶了,因为他认为,那是给女人弹的乐器。学二胡一直学到高中,高中时萧无又迷上了吉它,才渐渐将二胡放下。

后来老人在萧无高中毕业随他叔叔到研究所的第三年老去了,等萧无知道,已是一个月后的一次家信中。信中简单的提了一句。在萧无的父母看来,萧无只是爱玩和老人学拉二胡,他们不知道,萧无和老人学的不仅仅是二胡,还有一套呼吸之法。这套呼吸之法老人并没说能起什么作用,萧无也的确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强身健体的功能。只是后来在萧无混酒吧那一段时间,唱歌时感觉到中气很足,仿佛丹田处一直有一股子气顶上嗓门。这让他很多高音能拉起来,而低音也能沉下去,但也是仅此而已。除此之外萧无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别的特殊的能力。这呼吸之法已成为一种习惯,在萧无行,走,坐,卧时自然而然的运行。

后来萧无回家,到老人的墓前,用二胡拉了曲二泉映月,临走时,将二胡埋在了老人的墓前。这是一个给他音乐启蒙的人,他甚至不知老人的名字,他只知道,老人姓姜。

风琴是那种脚踩的,萧无和初中时的一个音乐老师学的,也只是会而已。萧无曾经想过学习钢琴,只是找不到门路可学而作罢。

演唱萧无不说多好,但自我感觉比一般小歌星要好点,毕竟曾经混过酒吧,背着吉它在酒吧里唱过一段时间。很多人觉得只要会唱就能在酒吧唱歌,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唱歌功底不行,歌唱得不好听,酒吧里的客人会起哄将你轰下去的。如果你唱得好,他们也会毫不吝啬的给你鼓掌叫好甚至打赏。所以很多有过酒吧经历的歌手,成名后都认为,酒吧驻唱的经历是他们人生重要的经历。

至于作词作曲,对于现在的萧无已不重要,因为他在当年高中准备考音乐学院时曾经系统的学习了二年音乐方面的知识,对于记谱他不陌生。现在萧无只要把自己记忆中的那些经典好歌的曲子谱下来就行。反正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些歌。只是为了应对未来一些未知的意外,萧无觉得什么时候还是要到市里打个地方学习作曲。

研究所四面环山是建在一个大山窝里,市区在北面,到市区坐所里班车要35分钟左右。而坐外边的公交车则要50分钟左右,而且不到市中心。公交车有时半个小时等不到一班。所以所里人出行基本都是坐班车。大概是今年军队放宽买车制度,好多人家才开始买私车开。所以这个时候,周日要是到市里必须早早去排队,否则你就一直站到市里。

第10章征歌

第10章征歌

闲来无事翻报纸,宁城晚报,帝国军报,咦帝国军报上一则新闻很有意思。“国际巨星周若水将于近日结束全球巡演从美国纽约回国。此次全球巡演,共六十四场,最后一场定于2005年五月八日在宁城体育场演出,演出门票已开始发售。”

萧无觉得有意思是因为在如此严肃的帝国军报上竟然会有一个娱乐明星的新闻,而且不是夹缝新闻。这让他对这个叫周若水的国际巨星产生了兴趣。

想想他曾经看过的关于周若水的资料,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周若水,17岁参加“帝国青年歌手大赛”,以一首军营绿花震惊四座,并最终获得第二名。后加入当时并不出名现已成为帝国五大娱乐公司的兴唐娱乐,靠一己之力将兴唐娱乐带入辉煌。更难得可贵的是,出道至今无一丝绯闻传出。其参演的电影电视角色也无一个亲吻亲热镜头。被广大喜爱她的粉丝称为“国民女孩”此处向猫腻大大的简水儿致敬这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角色。

六年的时间,她获得无数荣誉,可以说是集众多光环于一身。她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关注,她的着装打扮也成为了引领时尚的风向标。2002年,20岁的周若水转型成功,由一个清纯唯美的女孩转变为一个古灵精怪的魔女形象,其歌声也由甜美转为成熟,但仍阻挡不了粉丝们对她的喜爱。其在全球举办的六十四场演唱会,场场暴满,一票难求。

看来,这个世界粉丝的狂热不亚于前世啊翻开江南快报娱乐版,一行加黑的粗字迎面扑来:

“国民女孩”周若水最后一场演出征歌悬赏还有三天结束啦

据兴唐娱乐对外公关部孟子非小姐称:截止昨天中午已收到歌曲521首,但国民女孩周若水仍然没有找到心目中的好歌。离五月八日已不足一个月,谁能拿下这20万元悬赏仍是个悬念。

“征歌悬赏20万元这个我怎么不知道”萧无急忙拿出手机搜索,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周若水在六十四场演唱会的最后一场想唱一首给粉丝的歌,可是找了很多著名作词作曲写的歌都不满意,无奈之下向全国悬赏20万元征集,离时间截止还有三天。

“嗯,不错这个可以有”看完之后萧无乐了。他记忆里有一首歌很符合周若水的条件。这首歌在前世被很多歌手一次次的翻唱,男歌手女歌手都有,各种版本都有。这首歌的内容是最适合与在这种分别时刻唱给粉丝听的了嗯,二十万啊自己银行卡里还只是四位数,有了这二十万就可以办很多事了

下了班后萧无并没有回宿舍,而是直接到他叔叔家。

由于萧无叔叔还差半年才符合团职楼的分房规定,所以萧无叔叔还是住着营职房。二室一厅的房子对于一家三口来说还不算紧张,只是万一来个亲戚,就只能住招待所了。到了叔叔家小婶已经在家了,弟弟萧宇正在写作业,看到他来了冲他挤巴了下眼。然后低头继续做作业。萧无先提起水瓶看看水瓶里没有水,提起水瓶就去打水,走到门口又想起来问小婶菜买了没有,婶子说买好了。

小婶陈茜是萧无的老家人,和小叔两个是经人介绍的,似乎以前在家乡的商场里是会计,后来随军到了所里,在某个处里依然是做着老本行,

生活区开水房和所里的小菜场在一起,小菜场里鸡鱼肉蛋油盐米面什么都有,边上的军人服务社则卖一些烟酒副食之类的。最里面靠院墙边是开水房。迎面看到一个扛将军肩牌的,正提着二个水瓶打好水出来,萧无不禁多看了几眼。估计是个文职的将军,应该是所里谁的家属。萧无从所里走的时候所里的所长就是个文职将军,不过是个女的。她和她老公都是重组的家庭。每天人们都看到所长老公提着水瓶打水买菜做饭,刚开始还感觉新鲜,后来看时间长就习惯了。两个人过日子,总有一个人需要主内,总有一个人需要付出。

班车站在打水回来的路的右边,萧无走过去看了看发车时间,和记忆中的基本没变,早上最早六点半发,晚上最晚九点半回。操场上几个孩子在打篮球,这时节应当是中国篮球最好的时光。嗯不对,昨天看到的信息里说华夏男篮去年世锦赛拿了个第三。这个世界的华夏,在体育上该强的强,不该强的也很强

打完水回去小叔已经回到家,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他也没吱声。到厨房看看,小婶已经摘好了芹菜,碗里泡着小干鱼。和小婶说了声我来炒吧,小婶说行,芹菜炒嫩点。于是萧无开始动手,先炒辣椒小干鱼,这是他们家乡特有的一道菜,但是家乡的人是干炒,他叔叔一家都是先炸后加水煮,这样炒出来味道更好。炸好小干鱼放好料加好水之后,他出来和小叔一起看了会体育新闻:

2002男子足球世界杯,华夏国家队止步于四强,华夏民间普遍对这个成绩不满意,四场比赛进五球失六球,不管是锋线还是后防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在英超踢球的二名锋线李金和郝东在得不到中场球员的支援后,无法靠个人能力撕开对手的防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