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元末之雄霸天下 > 分节阅读 44

分节阅读 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应该非常富有才对。

于是张士诚准备派人渡江去求刘明远,但是他手下的众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最终无奈,张士诚选中了一个文史的小官去了,这个人就是罗贯中,被张士诚临时提为参军,然后乘船渡江,来到了金陵刘明远府上。

当罗贯中亮明自己的身份之后,刘明远顿时大为惊讶,他没有想到来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的作者。

看到眼前的罗贯中,刘明远心中反倒有些愧疚,他知道自己可是将这部三国演义原创之人的地位给抢走了。

得知张士诚想要借粮食,刘明远心中一阵惊讶,但是随后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虽然罗贯中只是说张士诚手中粮食不够吃,但是刘明远通过情报人员已经得知事情的原尾了。

思来想去,刘明远最终决定还是借给张士诚,首先张士诚在北方占据高邮一带,如果他能够稳定在那里,必然会是怀远军北方的一个屏障。

虽然此时张士诚已经投降元朝了,但是这些在刘明远看来也只是面子上事情,元朝此时已经无力征讨,所以只要有肯投降的,全部拜官授爵,同时张士诚也不是真心效命元帝,元帝也不会信任张士诚,这都是两家心照不宣的事情。

刘明远决定不能白借给张士诚二十万石粮食,他要让张士诚拿东西换,虽然此时刘明远对于二十万石粮食也不是很在意,毕竟浙东一带已经完全被怀远军攻占了,刘明远清楚浙东一带的潜力,只要经营好了,两百万石粮食都是有的。

况且刘明远也没有白送张士诚,于是思来想去,刘明远决定向张士诚要一万户农户,作为交换的条件。

这个时代也只有刘明远做事如此奇特,在其他义军治下,百姓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为有刘明远虽然知道安抚流民的困难,但是他更清楚治下百姓紧缺,生产恢复缓慢的局面,所以刘明远对人口非常渴望。

罗贯中得到刘明远的条件之后,立刻就返回了高邮,向张士诚说明了刘明远的条件。

得知刘明远的条件之后,张士诚顿时暴跳如雷,他知道和二十万石粮食相比,一万户民夫更重要,因为马上就要春耕了,淮东紧邻长江,土地还算肥沃,一万户农户,一年出产就可以有五十万石粮食。

但是暴怒的张士诚此时没有任何办法,眼下也只能忍气吞声,毕竟为了长久之计,他是准备在淮东休整至少五年的。

如果现在又和元庭撕破了脸,说不定明年就要刀兵相见了,所以他还是决定接受刘明远的条件,先拿到粮食再说。

刘明远很快就得到了一万户农户,通过怀远军的水师全部运送到了江阴一带安置生产,江阴一带被张士德祸害的不轻,百姓基本上已经十室九空,所以刘明远急需百姓将这里明年的春耕恢复起来。

张士诚虽然心中痛苦,但是还是得到了二十万石粮食,他自己留下了十万石,然后北上送去了十万石,并且告知元帝的使者,这是他们淮东百姓的口粮了,就这些了,实在是没有了。

元帝得知送来了十万石,虽然不是二十万石,但是心中还是非常欢喜的,他可不在乎张士诚是如何得到这些粮食的,至于淮东百姓的死活,元帝也根本不放在心上。

于此同时,在北面攻打徐州的郭天舒和朱元璋部也遭到了董抟霄的突击,兵败而归,郭天舒战死在徐州城下,朱元璋领兵逃回了濠州。

郭天爵得知哥哥阵亡,悲痛万分,竟然气绝而亡,朱元璋看到这般情景,顿时悲痛地晕厥过去了。

等朱元璋醒来之后,立刻嚎啕大哭,哭诉自己没有照顾好郭氏兄弟,愧对郭子兴大帅的在天之灵。

此时濠州城群龙无手,众人随后决定拥立朱元璋为元帅,但是朱元璋一再推脱,申明绝不做这种无情无义的事情。

但是在濠州众将士已以死相逼之下,朱元璋勉强同意,暂领元帅之位,等到他日有英才豪杰出现之时,再让出元帅之位。

与此同时,安丰的大宋朝也送去了圣旨,正式授朱元璋为濠州义军统都元帅,加封淮王。总领濠州、宿州和泗州三州军事。

朱元璋只是接受了统军元帅一职,谢绝了淮王的称号。

刘明远通过侍卫营的情报得知了这一切,看完徐州城下的战事经过,刘明远心中也不由地对这个朱重八另眼相看了,竟然借着董抟霄的屠刀,杀死了郭天舒,实在是有手段,而且郭天爵在濠州竟然哭死了,刘明远估计这也和朱元璋脱不了干系。

至于刘福通竟然给了朱元璋一个淮王称号,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拉拢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知道自己此时不能太招摇,于是谢绝了淮王的封号。

第057章 魔鬼的演讲

龙凤二年元月初一,随着怀远军的节节胜利,金陵城中一片欢喜的气氛,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怀远军士兵则是斗志昂扬,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沙场立功,建功立业。

此时,在怀远军军官培训学院的校场上,此时已经聚集了三万多人,其中有士兵,军官,也有普通百姓和商人,他们都是受到邀请来到这里,准备聆听一场刘明远的演讲。

众人都不明白将他们集中到这里干什么,只是说江浙行省丞相要给大家讲话,于是大家也非常好奇,毕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被邀请的人中怀远军将士占据将近一半,其中多数都是在培训的军官,还有回到金陵的将军们,常遇春和傅友德等将军也都到场了。

百姓则是都是以金陵城附近的百姓为主,同时还有一些商人,三万多人聚集在校场上,也是校场最大的容量了。

此时虽然是冬季,但是金陵城中的气温还不是很冷,随着怀远军节节胜利,欢喜的气氛也让众人忘却了身边的寒冷。

随着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射到校场上,刘明远也随之出现在了高台上,这座校场上的高台是平时指挥军官训练的地方,此时被临时改造了一下,成为刘明远演讲的讲台。

在讲台的周围,马鞍山的工匠们设计了一套传声装置,可以让校场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听到刘明远的讲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