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元末之雄霸天下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手下的军队打仗。

看到刘明远这样的制度,李善长等人顿时震惊不已,同时大家也对刘明远更加敬服,军队和民政完全分开,谁也不搀和谁的事情,这样都好办,既可以方便军队的指挥作战,同时也让民政政令更加畅通。

随后刘明远对治下的学制进行了整顿和规范,设置官学,官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

初级官学三年,儿童八岁入学,每年学习六个月,学习时间为每天上午,这是刘明远制定的初级官学,主要以识字为主,同时教授一些简单道德礼仪。

中级官学则是在完成初级官学之后就可以进入,学制为三年,每年上课六个月,并且是上午、下午都在上课。学习的内容为传统儒家经典,同时还有算数和格物。

高级官学是在中级官学完成之后,考试合格了才可以进入,学制为三年,每年上课依然为六个月,但是学习的内容就多一些了,既有儒家经典,同时算数和格物、天文、历史都加入进去了。

刘明远制定的这个官学是根据这个时代特点制定的,首先这个时代的知识还没有后世那么多,所以学习时间就没有后世那么长。

况且刘明远的这个官学是给穷苦人家孩子准备的,让他们上完之后可以有一定的知识。

八岁入学是刘明远设定的,这个时代小孩命软,死亡率很高,如果能够活到八岁,也算是平安度过了。

所以刘明远规定八岁入学,学习三年,每年六个月,只有上午上课,这对于掌握两千多个基本汉字和一些简单的道德礼仪已经足够了。

况且这个时代在一个穷苦的农户家中,八岁的孩子也是一个劳动力了,所以刘明远选择了上午上课,下午休息的做法。

中级和高级官学也是如此,学制都是三年,这也是刘明远权衡之后制定的,如果刘明远在这个时代制定一套后世的那种教育制度,小学就搞一个六年,然后在初中、高中,再进入大学,这根本行不通,首先不说这个时代的知识量有没有那么多,就是一般家庭也无法承受这样漫长的教育。

同时刘明远也承受不了这样漫长的教育,他需要尽快储备人才,详细系统的教育是需要等到天下太平之后才可以实行的,而且刘明远这个教育的重点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所以简单实用的特点明显。

这个时代都流传的是“十年寒窗苦读”,这也说明了如果想要考状元,读书十年已经足够了,而且就是这样也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承受得了的,所以刘明远制定这个教育计划非常简单实用,目的就是让穷苦百姓的孩子也可以接受教育。

最重要的是刘明远实行的初级和中积极教育全部免费的原则,这才是整个教育的重点,普及文化,改变下一带普通百姓人家孩子不识字的现象。

刘明远的这个教育计划一出来,立刻受到陶安和汪广洋等一众文人的反对,他们认为里面学习儒家经典的地方太少,而且应该全部改为学习儒家经典,而不是加上什么算数、格物之类的东西。

刘明远于是安慰这些人说道:“如今天下穷苦,百姓活下去都困难,怎么还有力量供养子弟读书,如果他们费尽心血上学,学习的都是儒家经典,但是这些人往往在成年之后都不会选择参加科举,那他们学习的东西不就用不上了,所以多少识字课,再加上一些算数和格物,让这些成年之后也能更容易学的一些本事,养活自己。”

同时刘明远也没有废除私学,并且一再强调这个学制是给穷苦百姓子弟准备的,至于那些想要学好儒家经典的士子们来说,那个会进入这样的官学,都是进入私学或者拜入名师门下学习的。

众人一听刘明远的解释,心中也舒服了不少,毕竟如果真想学好儒家经典,历朝历代学子的做法都是拜访名士、名师,在官学是根本学习不好的。而且大户士族子弟也都是家学出身,也不会上这些官学的。

听了刘明远的解释,陶安等人才算松了一口气,他们也不再反对刘明远的这套官学,毕竟如果能够让天下穷苦的百姓都认得汉字,然后懂一些儒家经典,知晓一些礼仪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而且刘明远强调官学就是这样的作用。

随后刘明远开始着手实施官学体制,县一级设置初级和中级官学,州府设置高级官学。

同时刘明远还组建了一所医学馆,和高级官学是一个级别的,学生们只要完成中级官学就可以参加考试进入医学馆,在那里接受医学教育,最后成为一名郎中。

刘明远又完善了金陵军官培训制度,在之前金陵达鲁花赤府建立了怀远军军官学院,刘明远任校长,负责军官培养和培训。

同时也对军官培训班进行了详细划分,针对不同级别的军官进行特殊的培训,但是学时都是两个月。

毕竟刘明远可没有时间搞一个四年学习,眼下怀远军正在疯狂扩张,军官大量不足,所以刘明远才建立军官学院,就是为了快速培训军官,而且生源全部来自一线士兵。

刘明远此时还没有打算招收普通学生,毕竟要考虑到眼下的情况,目前的这些教学资源也只能够每个月的军官培训班使用。

对一个普通学生进行培养,不是两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对于一个上过战场的士兵来说,这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刘明远在怀远军建军之处就组建了青年营,都是一些阵亡将士的遗孤在里面,归属侍卫营统领,这些青年都是刘明远从小培养的军官,他们在军队中长大,渐渐地进入军队之中。

所以刘明远没有招收普通学生,这也是眼下的实情,一切目的就是简单实用,他承受不了漫长繁琐的教育。

第056章 悲愤的张士诚

刘明远大力治理地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治下百姓全部得到了安置,同时百业也得到了恢复。

李善长的才能得到了刘明远的赞赏,最为重要的是怀远军治下渐渐形成了一套行政制度,这是怀远军未来扩大的根基。

刘明远清楚眼下天下大乱,各方豪杰都是你争我夺,抢占地盘,但是都不善于经营,于是导致治下百姓大量逃亡,这样的结果也只有自取灭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