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元末之雄霸天下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发展,达到五万人之众。

杨完者接到麻尔图的军令,于是立刻领兵出战,但是当他赶到湖州城下的时候,湖州城已经被冯国胜攻占了。

此时湖州城大门四开,杨完者还以为怀远军没有赶到,于是立刻指挥大军入城。

手下大将吕才领着人马刚刚进入城中,湖州城中就突然杀出一员悍将,此人就是邓有德,手中握着长刀,直接杀入吕才的人马之中,顿时让苗军一阵的大乱。

吕才看到杀来的怀远军大将如此凶猛,立刻迎战上去,但是没过三个回合,就被邓有德斩于马下,同时华云龙也从湖州城后山领兵杀入,抄袭杨完者的后路,苗军被前后夹攻,顿时大乱。

沐英一马当先直入杨完者大军之中,犹入无人之境,好似赵云一般,杀的苗军四散逃命,一路杀到杨完者身前,杨完者那里见过这样凶猛的战将,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顿时惊骇不已,调转马头就逃。

杨完者身边的偏将董旺和吴辛两人顿时一声暴怒,然后朝着沐英杀了上去,沐英毫不畏惧,迎面接战,只用了几吸功夫,就将两人斩于马下。

看到沐英如此神勇,怀远军将士顿时士气大振,爆发出惊天的喊杀声,杀的苗军七颠八倒,四分五裂,狼狈不堪,杨完者手下将领更是一个个被斩杀,五万大军顷刻间瓦解。

杨完者更是一路逃命而去,身后更随的不到万人的残兵逃了出去,但是他们没有逃出多远,就被怀远军劫杀在半路了。

此时天又下起了大雨,山林中一片阴冷,伴随着入秋之后的寒意,苗军上下惊恐不安,鬼哭狼嚎,当怀远军发动攻击的之后,顿时溃散,杨完者被邓有德斩于乱军之中。

冯国胜一战灭掉杨完者的苗军,俘虏了近三万人,杨完者等一众将领全部被斩杀,缴获了大量军械。

在杭州城眼巴巴等着杨完者胜利消息的麻尔图突然接到杨完者兵败的消息,顿时惊恐不已,身体一阵颤抖之后就绝望地晕厥过去了。

江浙一带的元军主力其实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当涂和金陵一带的元军主力和方山民军、水师一同被怀远军消灭到掉了。

至于浙东平江一带的元军主力,早被白张士德消灭在平江了,连同着江浙行省总管达识帖睦迩一起被诛杀,此时就剩下杭州一带苗军算是最后的一支善战的元军的,但是在湖州误入怀远军埋伏,此时也已经覆灭了。

与此同时,常遇春十万大军分兵两路,直取松江和嘉兴两地,这两地虽然还驻守有元庭不下五万大军,但是都是一些地方签军,还有临时征召的百姓,根本就不是怀远军的对手。

于是王弼攻取了松江府,胡大海攻取了嘉兴府,最后常遇春和冯国胜大军兵临杭州城下。

杭州城的元军惊骇不已,顿时四散逃命,怀远军随后攻入杭州城,俘虏了麻尔图,同时也将杭州聚集的蒙古两个王爷和数千权贵全部抄没俘虏,押解到金陵城。

此时随着杭州城被攻破,已经是龙凤元年的九月底了,怀远军一番大战之后,彻底攻占了浙东之地,占领了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各地被俘和投降的元军超过十万之多,俘虏元庭官员和蒙古色目权贵两万多人,缴获和抄没的钱粮堆积如山,足够怀远军大军消耗一年之用。

刘明远在看完浙东战报之后,顿时欢喜不已,他最高兴的就是缴获的钱粮,他没有想到缴获的钱粮竟然可以维持三十万怀远军一年之用,这让刘明远扩军的计划也可以实现了,也看到浙东的富庶了。

刘明远知道浙东的重要性,于是在浙东战事结束之后,在龙凤元年九月底开始巡视浙东,安抚地方百姓和士绅,招纳浙东贤才和士绅任命为官员治理浙东,同时刘明远将宋思贤留在杭州主持浙东事务。

浙东的稳定关乎到怀远军的未来,同时这里也是刘明远打开的第一个出海口,刘明远是一定要开启大航海的,后世浙东这一代都是航海重要之地。

刘明远的举动立刻得到浙东百姓和士绅们的支持,尤其是当地文人儒生更是欢喜不已,他们纷纷来到刘明远设置在杭州的招贤馆,进行学问考试,然后根据才学一一认命为官,同时浙东士绅也得到了重用,很多大户士族子弟都被任命为官。

刘明远地方官吏的使用主要都是来自投奔的文人和地方士绅这两部分,刘明远会对这些人进行学问考试,由李善长负责,然后将考评合格的人登记在册,任命为官。

此时怀远军攻占地盘越来越大,但是治理地方的官吏非常有限,同时刘明远也没有一套完善的官员任用选拔制度,更多的是投奔的文人或者举荐的贤才,这些人都得到了重用。

这些人的考核只有是李善长在做,刘明远给李善长的标准就是道德没有问题就可以,至于才学不是很重要。

而且李善长的能力刘明远也看到了,处理政务绝对是一把好手,短短的一个月功夫,刚刚攻占广德路和徽州路就得到全面的治理,行政体制就建立起来了,各级官吏健全,而且新法执行的非常好,治下百姓人口和百业人员都详细登记在册,刘明远巡视到广德路和徽州路的时候顿时欢喜不已。

相比较陶安这些人,李善长更懂得刘明远的心思,他知道刘明远其实在用人的时候更注重能力,而不是那些诗词歌赋和文采出众之人。

李善长深深地抓住了这一点,他知道只要地方治理好,新法得到执行,就会得到刘明远的赏识。

于是李善长在选拔官员的时候非常重视能力和有影响力的人,一些有能力,办事强的,虽然才学不是很出众的读书人,都被李善长选中为官,因为他们可以更快地推行新法,稳定地方。

同时还有那些地方士绅也被选拔出来了,这些人在地方影响力大,可以更好地执行新法,而且也可以迅速接管地方行政,执行怀远军统治。尤其是此时怀远军治下蒙古和色目权贵被消灭之后,这些人更是在地方影响变大了。

这就是刘明远放手李善长去做的原因,他其实也听到了很多闲言碎语,甚至身边李习和陶安、汪广洋等人都隐隐提到对李善长的不满,那就是任用官吏太过随意,才学考核不够严谨。

甚至金陵城曾有这样的话,那就是你想做官不是到行省丞相府,而是到李长史的府上。

刘明远也知道这些,但是他更清楚李善长的能力,李善长虽然也说是读书人,但是只算作一个半路出家的,所以他行事更对刘明远的心情,能够将事情处理好,对出身和才学要求不高,只要能办事就可以,刘明远只是要求一条那就是道德没有问题就可以。

刘明远也清楚李善长虽然有时候也徇私,但是他还会将能力放在第一位,任用的人都是办事强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