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399

分节阅读 3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味着李默有机会站在德国肩膀上迅速弥补最后一块短板。

和技术相比,真正让他难下决心的是这份战略协定,因为如果签署了协议,就等于宣告了已经认同了中国人加入这场游戏中,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就像一群白人和一个黄种人在谈生意,却被占去了大头那么让人难受

毫无疑问,新华已经是个越来越重要的国家,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德国,但时至今日,他其实还是一位旁观者,虽然获取了吕宋,获取了婆罗洲,甚至把遥远的密克罗尼西亚改为了大夏,哪怕他们此刻正在为一片庞大的冻土浴血奋战,但他还不能算真正的利益获得者,充其量也仅仅是远东霸主,因为他们的手还无法伸到遥远的南美和非洲

德国其实也不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但和李默相比,却是欧洲说话举足轻重的国家,即便是英国人有时候也必须考虑德国,所以德国的崛起,已经让欧洲非常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由德国提出在桌子上再加把餐刀,对象是一位黄种人,会不会引来整个白人世界的仇视会不会让德国好不容易推开的大门再次被关闭

没有人知道,即便他是德军总参谋长,是最核心的人员,也无法预测这份协议签署后的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将是德国,甚至是这个世界迎来的一个最大挑战,因为大家有可能需要学会聆听一个从东方发出的声音

小毛奇深深地吸了口气,拿起文件站了起来,他无法也无权做出这种决定,但德国却又需要无线电技术,所以必须尽快把消息传回去,让首相议会和皇帝陛下拿主意。

半个小时后,一连串的电报机滴答声开始从北京电报站专门为各国外交官开辟的专用机要线路发出,经过香港在绕过半个地球向德国传送回去。

“古老而缓慢,而且容易泄密。”发完电报后,小毛奇捏了捏鼻子,忽然对随行的鲁登道夫说了这样一句话。

鲁登道夫并不知道为何参谋长会这样说,但他却很清晰的知道,在那几天里,来往于德国和新华的电报量剧增,仅仅半个月时间,德国在此项上的花销就超过了数十万蓝币,以至于那段时间电报站的工作人员都得到了不菲的奖金。

或许此时此刻的北京,小毛奇是最没有心思关心外界事情的人了,对于欧洲爆出的俄国舰队即将出发的消息也不感兴趣,在他看来其实俄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颠倒,除了在钢铁总产量上海领先几万吨外,无论是科技还是制造业,俄国都已经被甩开了很多。

经过整整二十天的来往电报,小毛奇终于得到了那份最终的答复书,当他从鲁登道夫手中接过电报后,皱紧了多日了眉宇扬了起来。

“鲁登道夫,知道我来中国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小毛奇带着答复向门口的轿车走去时,忽然扭头问道。

鲁登道夫摇了摇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小毛奇却眼睛闪光:“每一个帝国老去的背影中,注定会有一个新帝国的诞生德意志想要获得世界,就必须踩着控制这个世界的国家的尸体前进”

“没有第二条路”

九月二十五日,德国总参谋长与新华军总参谋长陈平在北京举行了闭门会议,谁也不知道那扇紧闭的大门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欧洲孤立新华的时刻,德国第一个做出了改变。

新花园内,李默翻开了由李恩富和陈平带来的刚签署的中德秘密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德国将以每台无线电电报机一万蓝币的价格,采购一千台后自动获得无线电技术,而同时新华也将在采一千台高精密机床后自动获得全部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整个交易过程将在半年内完成。

同时,德国以在未来五年内向新华提供三百万吨平价钢铁,同时出售三套百万吨级炼钢设备为条件,换取一艘青花鱼级潜艇和全部技术资料,以及对缺乏殖民地缺少钢资源的德国极为重要的覆铜钢生产技术。

此外根据协议,中德两军也将建立起常态化交流机制,海陆军每两年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并且可以互派观察员学习,并首次以书面的形式规定下来,两国分别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控制区,无论哪一方在对方的控制区内遭遇第三国进攻,都有提供后勤支援和武力保护的义务。

但在派遣高级技术工人来华的问题上,德国却死死地咬住了没有松口,甚至不惜退出谈判,这也让李默看清楚了欧洲的真正心思,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真正希望看到中华崛起

在最关键的是否公开这份协议的问题上,德国也采取了模糊政策,表示将视未来的情况再做决定。

说到底,俄国在欧洲虽然属于二流,但它毕竟是白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地缘政治也决定了德国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支持新华,何况德国也并不看好这次交锋,尤其是在俄国庞大舰队即将出发的时候。

李默合上了文件,对他来说又是个向中华舰出售时几乎差不多的回复,保守的德国人还是没有看清楚世界,作为长时间离开海洋的大陆国家,德国虽然技术工业都已经领导世界,但他们的战略眼光却说不得有多少高明,即便是从后世一战前后来观察,这个国家的战略还存在着前后矛盾的地方。

不过这对自己已经够了,第一代无线电技术早就在出售计划中,能够换取一千台急需的高精密机床和技术,就已经弥补了自己最大的一块短板,至于青花鱼级潜艇和覆铜钢技术,前者也属于淘汰货,而后者则是算是给资源匮乏的德国一个多打几年的利器,要不是合成氨技术太过重要,说不定李大少爷早就打包,让德国提早八年摆脱对智利硝石和使用自己手上手上大量鸟粪制造火药的依赖了。

三百万吨平价钢铁,三套百万吨级的炼钢设备,不仅解决了目前国内钢铁还是不足的困扰,也使得西北开发中最重要的钢铁厂得到了落实,大大加速了新华追赶世界钢铁大国的脚步。

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钢铁都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战略资源,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所以在向美国采购了大量炼钢设备后,这份协议依然让他非常高兴。

“至于暂不公开密约,哼总有一天,德国会来求自己结盟”李默心底冷笑一声,将签署完的协议书重新还给了李恩富后,在两人的目光中缓缓走到了窗口,问道:“俄国舰队什么时候起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