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376

分节阅读 3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术革新上的迟缓终于忍无可忍,最后这位海军第一大臣最终不得不迫于国会和首相的压力宣布辞职,将宝座交给了更加年轻,更重视技术的约翰费舍尔,同时被免去了职务的还有犯下了两个重大错误的远东舰队司令菲利特曼。

约翰费舍尔不愧是大英帝国海军最杰出的斗士,在新式战列舰已经落后德国的情况下,上任后并没有急于和德国比拼造舰速度,因为他知道如果英国集中全部力量,将很快超越德国,加上他也没有这类新式军舰的测试结果,不像德国不仅买下了整艘军舰测试了几个月,还把新华当时测试的数据都买了下来,所以他选择了先建造一艘先实验。

上任后第一天,他便宣布开工建造一艘新式战列舰,并命名为无畏,蕴含英国对任何挑战都无所畏惧的含义。

无畏舰终于出现了,比历史早了四年开工,这就使得很多技术并不完善,尤其是动力方面,更是和费舍尔脑海中画面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英国造舰能力的确是惊人的,短短三个月无畏舰便显出了雏形,速度甚至比早开工半年的拿骚级还要快

远东失败,德国率先建造新式战列舰,都彻底激怒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工人们几乎是在日以继夜的忙碌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和轰鸣声一刻不停的在阿姆斯特朗造船厂上空回荡。

虽然其他国家此时也有心建造新式战列舰,但一来他们的船坞还没有扩建,无法建造两万吨的军舰,二来他们也不知道这种战舰是否真的如预想般强大,因为英国人居然只建造一艘,所以都暂时采取了观望,法国其实也已经在一月前秘密突破了舰炮退制技术,但远东舰队被困香港的消息,却更加坚定了他们要搞潜艇的决心,甚至不惜暂时放慢建造新式战列舰的速度,依然在努力地建造丹东级。

英德开建,新华作为创始国肯定也不会落后多少,连懦夫奥斯们帝国都订购了一艘,可这愁坏了尼古拉二世,最后他不得不求助英国帮忙。

在自己无法前往远东报仇的情况下,英国政府立刻答应了尼古拉二世的援助要求,但提出了必须等无畏号建完后才行,以十个月无畏舰建造的周期来看,这就等于至少在1903年前,俄国无法拥有这种新式战列舰

当这个消息传回来后,终于让龙国章大松口气,因为最晚等到1903年,自己的前两艘战列舰和四艘重巡就可以交付,如果拖到04年的话,后两艘估计也差不多了,所以也就暂时放弃了缠着首相府和李默继续造舰的想法。

不过他也没闲着,出售中华舰技术和订单得到的德国、英国和奥斯曼三国总计四百万英镑的黄金被首相府拿去印钱,支援国家建设了,但根据战列品可以专款专用的原则,海军可以自行处理战利品,所以他把英国远东舰队离开时无法带走的大量设备出了可以自用的外,其它都给买了,而且还把香港的海军基地也给拆分了卖给了香港和南洋的华人富商,据说这些英国佬住过的豪宅很是吸引人,并且还把沉没在维多利亚湾内的十几艘英国军舰给打捞了出来,卖给了台湾钢铁厂当废铁。

他这个举动,实在是让李默和李恩富哭笑不得,不过幸好在确定了广州和海南将作为海军二线基地后,狭窄且缺乏资源和重工业支撑的香港岛,也的确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军事设施了,所以也就任由着他胡闹下去。

却没想到这个喜欢胡搅蛮缠的大胡子还是蛮有经济头脑的,硬生生给凑出了一千万蓝币,立刻将它交给了装备部增建六艘保卫级驱逐舰,两艘补给船和两艘水文调查船,不仅更加完善了海军的补给和保障能力,也使得保卫级在建成后总数将达到三十艘之多

筹钱不造心仪的潜艇而去建造驱逐舰和保障船,龙国章也是没办法,虽然连续两次潜艇表现抢眼,但这种水下的大家伙如果缺乏水面支持,根本没有独立作战能力,主要就是在于腿短和没眼睛这两个缺陷,所以他只能优先去建造急需的驱逐舰和辅助船只了。

除了为海军筹集资金外,他也首次以海军总司令的身份,通令全军,批评了舰队缺乏恶劣气候下作战能力这个问题,在这位深受大家爱戴的司令员的斥责下,别说军官了,就连普通的水兵都觉得有些对不起他,所以开始利用这难得的几年时间强化训练,完善各类战术,尤其是恶劣天气下的作战能力。

海军轰轰烈烈的行动,也让陆军行动起来,和海军这次没啥大收获不同,陆军可以说是大丰收,但这种丰收却让副总参谋长兼陆军司令赵龙愁坏了。

陆军的收获是很丰富,但大都是用不上的枪支弹药,之前英法等国拼命塞给东南的十几万支步枪,近百门大炮和大量的弹药根本和新华军制式不符,当废铁肯定是浪费了,最后李默给了他一招,让他去联系马赛奥。

虽然古巴和美国打了个平手,但不代表就能平起平坐了,列强们都不愿意和新华对话,何况是古巴呢,所以古巴战后根本得不到任何援助,且之前消耗过大,武器装备损坏很多,如果再不补充将很危险。

这笔天降的武器弹药,实在是喜坏了马赛奥,但问题是这次新华只要黄金和硬通货,不想再要甘蔗园的土地了,最后经过一番谈判,最终再搭上了二十艘鱼雷艇和老式白头鱼雷生产技术后,新华以优先使用古巴籍员工,并且古巴拥有优先采购权为代价,出资五十万英镑获得了古巴境内的一座原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大型镍矿开采权,根据西班牙勘测的数据,那里的可开采量估计有五十万吨。

五十万换五十万吨镍,在马赛奥看来实在是比合算的买卖,因为镍不算是稀缺资源,作用也不大,但他却不知道,新华科技部一直在研究不锈钢,已经达到了临门一脚的地步,而且之前西班牙老爷们懒散作风下的数据也不准确,根据林继业之前带去的几位矿产专家秘密测绘研究后估计,这座镍矿的产量至少有三百万吨左右。

其实李默也没太过注意古巴那点可怜的镍资源,因为和托马斯矿业在加拿大,以及自己在澳大利亚控制的几座镍矿比,古巴那座储量实在是不大,何况西伯利亚这东西更多,而且古巴运输问题麻烦,只能必须采用先挖出来粗提炼的办法,尽量送成品而不是矿石,减小运输成本,不过好在过几年巴拿马运河可以开通,而且最大问题是古巴也真的没什么好东西了。

不过这笔交易却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尤其是二十艘鱼雷艇,甚至还提出要封锁古巴外海,驱逐新华武器船的言论。

其实李默很明白,美国不是害怕古巴获得二十艘鱼雷艇,而且为了二十艘鱼雷艇和新华开战得不偿失,而是想借此敲打一下新华,别把美国不当回事。

经过两国磋商,最后唐绍仪以向美国加大采购轨道钢为条件,说服了美国政府,换取了双方达成这笔协议。

轨道钢本来就是急需的物资,所以这笔交易不算吃亏,而且美国的钢铁工业比新华领先了很多,价格也便宜不少,只是让国内刚兴起的钢铁业有些委屈,不过国内钢铁缺口实在是太大,所以进口也是必需,从地理位置来看,向美国采购也是最佳选择。

解决了武器问题后,陆军又把目光放到了十几万投降士兵身上,他们中很多都是后来招收的东南子弟兵,大都受过洋人的训练,而且在北方迅速平定后,李鸿章等人也看穿了没有新军,根本不足以对抗李默,所以只招收当地穷苦子弟,训练也很严格,这些可都是好苗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