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调教太平洋 > 分节阅读 375

分节阅读 3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地的东西,他们的信仰源于波斯,虽然信仰是好的,但他们那个太极端,太排外了,可你看看这些藏民,他们排外吗

藏传佛教源于印度,又随着汉唐时期的交流,尤其是文成公主入藏后,逐渐步入了中原大地,经我汉家先贤的大智慧又形成了独特南方禅宗,但其根源不变,劝人为善,追求来世。

道家则发源自中原大地,讲究今生,道义中更多是争,但这种争却被很多有心人认为是争世,历朝历代的皇帝被小人蛊惑,也以为道家的争会抢夺天下,但事实上道家的丹道讲究的是与天争,与命争,而且你们没发现吗道家炼丹虽然多有铅汞之物,并不如传说中神奇,但很多东西却都是他们先发现的,就比如我们现在要用的火药。

我们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几千年了,无论是道家好事佛教,都随着时间被我们包容,但这两种信仰却因为战乱和动荡开始淡薄,历朝历代的皇帝不是扶道家,就是重佛教,造成了教派间不断地冲突,这是人祸,非信仰之错。

“而且你们看看。”李强指着虔诚的藏们信徒,笑道:“这么美的天地中,你们认为会孕育出十恶不赦的信仰吗”

李强的话,让夜影战士们纷纷沉默下来,文秀率先摇了摇头:“我们也去过很多地方了,加拿大,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夏威夷,智利,古巴,几乎跑遍了世界,可还真没有那里能比得上这,你看着这些云朵,居然比山还矮,难怪皇上说这里是世界的屋脊,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祥瑞之地,所以我也觉得这里不可能孕育出沙漠绝壁中诞生的波斯教派那种极端。”

“头,你知道的可真多。”

“呵呵,我哪知道那么多,这都是皇上出发前和我说的,是为了要提醒我们,入藏后必须尊重当地藏民的信仰,别出了岔子引起了纠纷。”李强谦虚的摆了摆手,回到了执行的任务中,问道:“无线电怎么样了有没有联系到后面的唐大人”

背着电报机的夜鹰摇了摇头,苦笑道:“美丽是美丽了,但这里的山太多了,根本联系不到。”

“那算了。”虽然失去了无线电联络,但后面有刘桂山带队,所以李强倒不是很担心,笑道:“希望喇嘛和土司们能够好好考虑,这样我们也能早点把铁路和电话线给架设到这里来,也省的来一次那样麻烦了。”

“在这里修铁路”

文秀咋咋嘴巴,望着四周连绵的群山和峡谷,还有脚下坚硬无比的冻土层,倒吸了口凉气,这地方修铁路的话,恐怕工程量会大到吓死人。

“走吧,这不是我们关心的是,再有几天就该到拉萨了,希望我们这次能够顺利。”李强用力的挥挥手比,牦牛脖子下的铃铛又开始叮当作响,等到牦牛队消失在小道的云雾中,那些虔诚的藏民们依然一步步的向着拉萨跪拜而去。

青砖砌成的门墙前,几位雇工正在小心翼翼的整理旁边的花草,其中一位搬来梯子,小心翼翼的擦拭着挂在门口的大牌子,每擦一下还不忘哈口气,似乎这块门牌变成了琉璃坊的珍宝般值得他呵护。

一辆小汽车飞快的停在了门口,不等几位工人抬起头,一身洋装的梁启超已经走下了车,望着正在擦拭牌子的工人,笑道:“吴叔,爬高可要小心点。”

“校长大人啊,这么大清早的就来了,您看我们这还没收拾好呢。”吴叔见到梁启超,连忙下梯子行了个礼,笑指着牌子说道:“您看看,可擦干净了”

木牌上,“北京大学”赫然入目,望着纤尘不染的门牌,梁启超点点头:“辛苦你们了。”

“呵呵,哪能呢,能为校长大人做事,我们正是求之不得呢。”吴叔呵呵一笑,四周的工匠们也纷纷附和着笑了起来,不说这活还真没啥很苦,光是每月三块钱的工钱,就让平日里打扫打扫学堂,比起那些在地里刨食的庄户,也实在是清闲了。

“那行,你们做事吧。”梁启超向大家点点头,刚准备向内走去,忽然想起了什么,又扭头道:“对了,一会皇上也会来,你们记得把校内的道路也清扫一遍。”

“皇,皇上也来。”听到梁启超的话,工匠们呼吸都不正常了,皇上那是谁日理万机啊,没想到也会来参加这个大学的开学仪式,看来外间传说皇上重学子还真不假。

梁启超说完,快步向学校内走去,这座前京师大学堂改扩建而来的北京大学终于在两年的建设后要开学了,从各地来的学子都已经到了北京城,就在等着这天了。

经过了在檀香山几年的锻炼,平时安排那些外派留学生的工作让他成熟了很多,虽然很多人都觉得他资历不够,但没想到李默还是力排众议,让他出任北京大学的首位校长。

从刀斧下逃生的经历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戊戌变法的失败,差点让他被砍头的过程,这不仅没让他消沉,反而更坚定了他改革的信心,而要想完成改革,首要就是学子,所以他这些年在外派学生上很是用心,不仅挑选出了很多德才兼备的年轻人走出国门,还请回来了很多国外的优秀教师,或者这就是他成为这座重要的,甚至可以被视为是新华各地大学榜样楷模的北京大学校长。

虽说如今新华已经有了好几所大学,尤其是北方的奉天,长春和哈尔滨等地都兴建起了大学,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也都在筹建,但北京大学地理位置特殊,加上梁启超很清楚李默要在兴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心思,所以他上任后很重视大学的建设,不仅设施上尽量给学子们营造好的环境,而且还聘请了很多国内知名的学者,还请来了吴汝纶、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翻译大家林纾任译书局总办,甚至还联系了常林请他时常安排些科技部的外国科学家来讲学,争取把这里建成一所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学院。

半小时后,清扫一新的北京大学大门终于打开,无数的学子怀着激动地心情走进了这座梦想中的大学,其中甚至还有来自檀香山、琉球、吕宋、大夏等地被选拔出来的当地学子,他们将和一千多位华人学生一起,在这里接受高等教育。

随着一辆辆汽车抵达,越来越多的官员和聘请来的各地知名学者也陆续抵达,等到最后李恩富和李默联袂和学子们一样走出轿车联袂步行走入校园,整个北京大学都轰动了。

从“新华论”到“我们站起来了”,李默虽然只在报纸上发表过两篇文章,但每一次都引起巨大的轰动,风趣的开头,激昂却朴实的文字,让每一位读过或者听过的人都久久难忘,尤其是他从不加以限制官员们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所以当他逃生加拿大,参战智利,走入檀香山,为救助中华决战日本等事迹被一个给曝光出来后,他的传奇经历更引起了学子们的向往,也正是这一篇篇文章,使得很多人开始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并不是野心家,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好了给这个民族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

当李默和李恩富分别致辞后,北京大学终于在隆隆的鞭炮和鼓乐中开学了,这也代表了新华教育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