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带个超市去清朝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比较的时候,为什么明朝要用后期的所谓实际控制面积,而清朝要用所谓的“康乾盛世”条件不公平。明朝疆域最大是在永乐大帝时代,这是公认的事实。为什么一个要用衰落以后的条件,另一个要用所谓的“鼎盛期”做条件呢如果反过来,老侯用永乐大帝时代的明朝面积和努尔哈赤发家以前的面积比较的话又岂止大三倍

其次,一个朝代由兴起,到极盛,再到衰落、灭亡,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在极盛期的时候,才是这个国家疆域最大的时候。到后期,国家衰落了,很多边缘地带也往往被别的强大的国家抢夺去。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莫不如此。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明朝的实际控制地域不能自始至终保持同样大小,清朝亦如此这种事情就算是唐朝也不能避免。要合理比较的话,还是拿明清两个朝代的最大面积来看看吧。

再次,清朝的粉丝们喜欢说明末疆域有多小有多小,我们不妨来看看清末疆域有多大。不用其他时候,就选溥仪逊位的前一天的满清疆域好了。溥仪逊位的前一天,中国大陆的各个行省除直隶以外的其他十几个行省全部都已经宣布独立,不属于满清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满清疆域,除了北京城以外,就只有直隶一个行省了。

当然,清朝的粉丝们又会编造出一套理论来,说什么“大清是中国正统政府,辛亥叛军的临时政府不能算,两个政府不能算两个国家,否则就是台和谐独分子在大陆的变种”云云。不过这些清朝的粉丝们大概忘了,其老祖宗努尔哈赤可是明朝的建州卫指挥使,李成梁手下的龙虎将军。努尔哈赤当年煽动民族分裂,蓄意破坏国家统一的罪行可还没来得及清算呢。要照清朝粉丝们的这种逻辑,努尔哈赤及其子孙们的那点地盘可是明朝正式疆域的一部分。而且清末各省政府都是先从清朝政府中独立出来再加入民国的,说民国从清朝手上继承了多少多少领土实在可笑。

第四条,不妨分区来看看清朝的所谓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面积的疆域:

首先说明一下,清朝有所谓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面积的疆域的是乾隆以后的事情当然这也是在胡扯。康熙时代的面积其实很少,如果有人说康熙时代的面积有一千三百多万,那么则纯粹是胡扯中的胡扯了。就从女真们发迹的东北地区开始。

先来说说明朝的,明朝对这一地区控制力度最大的无疑是成祖大帝时代。奴尔干都司的控制地域东到太平洋的库叶岛,西到贝加尔湖地区的布里亚特蒙古,向北包括整个的通古斯居住区,向南与辽东都司接壤。其面积怎么说也比清朝时代大多了吧

当然,奴尔干都司没有坚持很长时间,几十年就撤了,可是,这并不能说明那块地方从此就是无主地了,撤销奴尔干都司只是明朝行政区域重新调整的一个动作而已,奴尔干都司撤销后,其大部分任务转移到了辽东都司和地方酋长的手上。

雷天易认为,如果把汉人对清朝的认识分作等级的话,那么将会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初级。

对历史和政治经济没有什么认识,只是因为满清末期的糟糕表现而厌恶满清。基本认识就是:满清末期横行,遇战即败,签下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至于满清末期的原因,及满清和不平等条约有没有关系,大概从来没有深入思考过。对满清的态度是厌恶的。

中级。

对历史和政治经济有了一些认识,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弱点,也认识到文化对社会发展巨大的作用。因为对满清王朝的特殊性缺乏认识,所以把满清的问题一股脑全都归结到了汉文化上了。基本观点:满清的落后是因为它的封建性造成的,但满清的封建性不是满清自己的问题,而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的问题。这个认识阶段的汉人喜欢说:对满清既要肯定其积极的方面比如疆域,也要肯定其腐朽的方面,但腐朽的不是满清而是汉人文化的腐朽。

高级。

对历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都有了深入了解,尤其认识到了满清对汉族的罪恶和满清王朝不同于普通汉族王朝的特殊性。在对汉文化和汉族历史尤其是明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发现所谓汉族的文化并不是主流认识的那样,满清的保守和满清自己的特殊性有关。基本观点:对满清深恶痛绝,断定满清是中国在近代全面落后的罪魁祸首。

超高级。

对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都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融会贯通,同时接受了西方主流的民主、自由和宪政的思想。对满清的认识已经完全跳出了民族和国家的圈子,而是完全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基本观点:满清代明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巨大的文明悲剧,不仅是对汉族的犯罪,对中国的犯罪,更是对世界文明的犯罪当然作为汉人和中国人更关心满清对中国的影响:满清不仅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罪魁祸首,而且是现代中国现代化困境的始作俑者,千年易过,满清的罪孽难消

虽然雷天易没有太多的历史知识,但是对于清朝的了解也是可以归类为高级的。所以他对吴葛刚才的那句话,还是非常理解的。

虽然说雷天易也可以算作一个文人,毕竟他也是静雅书院里面名义上的学生。但是雷天易的本质却是一个商人。

在清朝的这个时候文人是很看不起商人的,这个雷天易非常了解。不然的话赵广义即便是澧县第一乡绅,但是在下面店铺开业的时候却没有见县太爷李硕到场。而天逸楼开张的时候李硕来了,也只不过看在雷天易钦差的面子上。如果雷天易只是个纯粹的商人的话,恐怕李硕连理都不会理他。

但是即便是知道这些,雷天易还是希望做一个商人的。虽然说雷天易此次是前来询问可靠的消息,表面上是想成为一个文人,但是实质上雷天易却没有把文人这个身份看得太重。

商人可以不识字,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写,他照样可以做大生意,赚大钱,甚至他还可以当官作大员,成为风云人物,独领一代风骚。文人不识字将寸步难行,而且,文人不但不可以不识字,也不能不会写字,不但如此,甚至还必须要写一手漂亮的文字。为什么呢文人文人,顾名思义,就是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当然要有知识、有修养、有思想,文人在一般人的眼中,就应当是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胳膊下夹着书本,气宇轩昂、雍容智慧。所以文人不能不识字。而商人却可以,雷天易知道后世里面的一些大老板,识字不超过十个,签名只会画圈圈,报告反着看,发言稿背着读,却是资产过亿的大富翁。

人活世间,谁人无错这说明:只要你活着,就总有犯错的机会,也总有一定的犯错比例。商人犯下错误的时候,可以及时更正,顺应时代潮流,征对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生产和销售方向,针对消费者的需求生产或者销售自己的产品,那叫洞查市场,满足消费,是最聪明的体现。文人就不可以了,文人如果改变自己的风格,迎合大众的思想,那就叫跟风、盲从,立场不坚定。商人不管错得多厉害,都可以调整方向,从头再来,东山再起。文人认准一条路就必须拼命走到底,哪怕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能回头,哪怕摔倒了,疼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