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盛世国师 > 第115节

第11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帝本来心情不怎么好,看到宿谊那边又有了新成果,心情一下子好了。

皇帝又在朝上说自己夜有所梦,三皇五帝又怜惜咱老百姓穿衣的问题了,于是让他派人去天竺那边换来了棉花和会种植棉花的工人。

对此,众朝臣表示呵呵。

皇帝陛下你能不能换个借口?老是用同一个借口,我们这些朝臣想要附和你,都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皇帝陛下:朕乐意。

第126章

其实群臣都知道, 皇帝陛下有派人探寻海外。天竺不算远, 若是皇帝派出去的人找到了棉花,其实也不算奇怪。只是集合皇帝陛下做梦、慕晏上折子、从种植到加工都十分详细的“指南”,让人不知道是宿天师都难了。

皇帝陛下:反正朕说做梦就是做梦。

群臣:陛下你开心就好。

远在青州知道此事的宿谊笑得打跌:“陛下怎么老是用一个借口?好歹换换,或者说的确是从天竺拐回来的人也成啊。”

“陛下这么做,自然有陛下的理由。”慕晏道。

皇帝陛下的理由,其实要的就是这种欲盖弥彰的效果。宿谊不愿有太大功劳, 但皇帝陛下却要让所有人知道, 这就是宿谊的功劳。

当然,“做梦”的借口也可以让皇帝陛下本身在民间的声望提高。所以坐在上面位置上的那些人, 脑袋里都会想很多,不是宿谊那种简单的小脑袋瓜子能想明白的。

宿谊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也没打算想明白。他有自己的事做。

晒盐的事, 他已经开了个好头,引其上了正规。剩下的工作, 就可以交给其他人了。

造船的事, 他确实除了提供设计图之外, 并无多大作用。他这个外行人也不去添乱。

玻璃的事,在宿谊“检查”之后,工匠们终于摸索到了提高质量和产量的方法,也不需要宿谊多加干涉。

说起玻璃, 慕晏的首饰店开张了。那些玻璃制品玻璃“珠宝”被抢购一空,十分受欢迎。

有了宿谊成熟的技术指导作支撑,那玻璃直接就可以做出各种色彩。玻璃的纯净度非常高, 还有宿谊的切割技术做辅助,比起如今珠宝还要璀璨几分。且那玻璃虽然是人工制成,但只有慕晏一家工坊在做,于当地,于昱朝都是稀罕物。所以紧俏也可以想象。

甚至易苒和慕晏都带上了玻璃做的饰品,并觉得自己特别的美。只宿谊这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对那卖的贼贵的玻璃制品,感到很不适应。

不过现在的玻璃制造的工艺还达不到制造无色纯净平板玻璃的地步。虽然宿谊给的技术指导小册子中有相关技术,但还没制造出来。

因此宿谊想用玻璃来制造各种仪器,以及带着慕晏去看真正的月亮这等浪漫的事,就只能推后了。

这几件事宿谊都可以交于他人之手,不需要自己随时跟进。但他仍旧很忙碌。

宿谊在忙着制造棉花和羊毛可以用的各种纺织机器。

棉花虽然还没种植出来,但已经开始播种,下半年就能收获。在那之前,可以先培养一部分纺织的人才。学习用的材料,宿谊可以兑换。

他剩余的点数不够直接兑换一批新的作物——这里的一批是指一万株以上,在这个数量级以上,才会有种植和加工指南奉送。不过兑换棉花原料教导人加工还是可以的。

伤筋动骨一百天,杨诨的身体还没养好,虽然能下地了,但看着他那一脸青紫,宿谊就不忍心压榨他的劳动力。不过墨家的人却是陆陆续续到了。人刚一到,宿谊就抓着人家开始忙碌。

张甫也不知自己该是哭笑不得,还是受宠若惊。大约还是受宠若惊多一些。

墨家如今传人不多,嫡系只十数人,加上外门嫡子,也不过五十之数。墨家如今分三个派系进行传承,一个专注于逻辑学,或者说是哲学,研究逻辑关系、辩证关系和朴素唯物主义;一个研究各种科学知识,比如机械,比如物理学知识,比如数学知识;剩下一个转为游侠,以墨家思想为指导,行各种行侠仗义之事。

因墨家人数限制,每个流派的人都不多,不过每个流派中留下的人都是顶尖的人才,让宿谊十分心喜。

研究科学技术的人自不用说,全被宿谊抓去捣鼓纺织机械去了。除了纺织机械之外,宿谊还把自己整理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扔给了这群人,让他们好好钻研,最好整理成适合现在人看的数学、物理学理论知识,他会负责刊印。

墨家思想因和儒家思想针锋相对,宿谊不好帮其推广,不过这些纯粹知识领域的倒是没问题。

研究哲学的那一堆人,宿谊绞尽脑汁,把后世儒家理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等能记得起的理论都写下来,交给这些人研究。批判也好,继承也好,发扬光大也好,道理,都是越辩越明的。

宿谊原本担心扶持墨家会不会让儒家心生反感,然后危及他自身。在和慕晏讨论之后,宿谊发现自己想多了。现在的儒家远没到只手遮天的程度,并非民间心中至高无上的真理。世间盛行什么学说,全看皇帝、贵族扶持什么学说。墨家若去掉一些经验主义和极端的思想,在世间也不是不能立足。

虽然这种被阉割的墨家让宿谊有些难过。但无论儒家、道家,还是其他学派,要流传下来,哪有不阉割,或者说,“改进”的?即使达不到百家争鸣的地步,但世间多个声音,总比只有一个声音强。

皇帝陛下也是这个意思。如今世族和皇权对立,先朝遗老也蠢蠢欲动,皇帝陛下为了保证自己的政策推行,世间就不能只有一个声音。

前朝遗老多是奉行儒学,世族多是奉行道学,皇帝陛下不一定选择墨家,但他一定会博取三家,甚至更多家之长,选取有利于自己的部分去施行。

在如此背景下,宿谊此事并不会引起太多反弹。且宿谊本身在民众心中的地位高于世俗,虽说是道士,但谁都知道道士不一定等于道家。宿谊站在很高的位置,无论什么学说在他看来,都不过是世间的声音。他听也罢,不听也罢,旁的人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况且宿谊也并非扶持墨家,他自身兼备黄老之学的洒脱,又有儒家匡扶社稷的作为,很难评价他属于哪一个学派。

或者说,哪一个都不属于。没有哪个学派能将高高在上的宿天师拉下凡间,强塞入自己的认知范围。

宿天师自成一派,独成一派。

因此宿谊收留墨家之事,并未引起多大波澜。真要说波澜,便是其他学派也暗暗朝着宿谊聚拢,甚至儒家。

因为儒家如今也是式微。

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各家都在观望中,只孔彦回家之后,让孔家人有些意动罢了。

如今墨家的人,拿着宿谊给他们的东西,每日沉迷学习,不可自拔。偏偏宿谊还把他们从研究中拖出来,去折腾机械的事,让张甫等人叫苦不迭。

在学习的时候,就该心无旁骛啊,他们一点也不想分出精力去做其他的。

这大概是学者的通病。

不过宿谊是老大,宿谊是衣食父母,他们也只能丢下手中的学习,去帮宿谊折腾这些折腾那些。

本以为折腾了也就罢了,没想到宿谊还让他们教学,去教导工匠,然后让那些工匠们传播出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