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衙内纪事 > 第18节

第18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得江边,平日里停着的游船却无人经营了,只几条小船,于是众人分散开来,多走了几趟到湖心亭中。谢文纯、易行止、唐不语和赵夫子一船。

“老先生,这是岳阳书院的学生么?”船家向赵夫子笑道。岳阳书院在岳阳郡算得上是骄傲一样的存在,船家见这些士子们心中也开心。

赵夫子笑道,“是啊,年轻人想出来走走。老人家,现在还有鱼么?”

船家道,“有啊!这时候的鱼最是鲜嫩!老夫才打了几条,送你们些!”

赵夫子笑道,“那怎使得!”便要付钱,船家坚决不收道,“几条鱼,不是什么大事!沈先生在我们岳阳建书院,我们老百姓脸上也有光,怎么能收书院先生的钱呢!”

赵先生见推辞不过,只得罢了。到得岳阳楼中,偌大楼中只他们甲舍生这些读书人,有人欢喜提议道,“如此不如以雪水烹茶,岂不快哉!”

易行止捡了些树枝,用火信子点着了烧水。谢文纯在旁道,“行止兄,你怎么弄得为什么没有烟?当年我考试时怕弄砸,都只能吃冷食!”和沈灼然游历的日子他也是常年吃冷食的----沈灼然向来是带着弟子吃了上顿没下顿。

易行止笑着道,“这也没什么难的。”说着给谢文纯示范了一下,谢文纯试着也去捅了两下却被烟熏了一脸。“咳,咳,咳。”

易行止笑着把他推到一边道,“大少爷,您让开吧!再这么下去就着火了!”

谢文纯气道,“今日大家都在我就让开了,改日你可要好好教我!”

不一会儿,茶水和酒水就都烧好了,赵夫子道,“能喝的喝酒,不能喝以茶代酒,大家都不要拘束,别围着我了!”

唐不语道,“夫子先作首诗吧!给我们暖暖场!”

赵夫子道,“好,我正巧有些诗兴!”说着,便吟诗一首。

谢文纯道,“夫子珠玉在前,这让我们如何好意思再献丑啊!”

赵夫子笑道,“这话你谢文纯可说不得!”

有士子起哄道,“就是的,文纯,来一首!”

谢文纯抬手饮了一杯酒道,“诸位,饶我一会儿吧!”

易行止在旁道,“也好,今日让你先逃过……”

唐不语道,“那行止你代做一首!”

易行止摇头笑道,“我这里倒有一首,说出来你们可不要灌酒了!”

谢文纯道,“我来研墨。”

易行止写完,谢文纯为其念道:

“寒色山岗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唐不语第一个道,“行止诗是好诗,就是太悲了。”

赵夫子道,“山冻不流云,好啊,行止如今做的诗颇有样子了。”

众人也纷纷赞到,谢文纯在心中咀嚼一会,只觉有淡淡悲意,不过也未太在意----为赋新词强说愁是文人的特权。

众人喝了会儿酒/茶,便开始谈天说地,就有人说到了皇帝最新颁发的平倭诏。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戳。天子由此一言,看来是下定决心了!”一士子道。

“话虽这么说,可也不见动兵,难道等着劝服倭寇么?”

谢文纯道,“倭寇凶狠,天子颁诏自是希望大晋子民献策,平倭非一时之事啊。”

唐不语道,“对了文纯,我听说这诏书还是灼然先生起草的呢!”

谢文纯道,“老师是中书舍人,起草诏书也在情理之中。”心中想老师想干的可不只平倭呢,选这个做突破口不过是因为阻力最小呢----就这样还没提过开海禁的事。

当下就有一叫苏凝的士子道,“要我说,就直接派上十万精兵,不信倭寇不除!”

易行止道,“哪有这么容易,倭寇四处流窜,朝廷镇压不易啊。”

谢文纯道,“是啊,我和老师游历之时便见不少倭寇甚至就在海边徘徊不去,官兵一征讨就往海上躲,如何去寻。”他还没说的是,有不少倭寇其实就是本地的居民,活不下去了冒充倭寇抢掠,这是地方官员一直在向中央隐瞒的事情。

赵夫子道,“好了,今日就不要谈国事了,朝廷自有决断。”说着,又引着众人谈起“风花雪月”

之事。

大半日后,众人尽兴而返。谢文纯对易行止和唐不语道,“你们先回书院,我去老师家看看。”

易行止和唐不语都知道他经常去的,于是先离去了。谢文纯到得沈宅,那日买下的男杂役叫成三的忙将他引入厅内,不多时沈夫人就出来道,“文纯,今日天寒,怎么又过来了。”

谢文纯笑道,“路过就来看看,不碍事的。师娘,这两人可还好用?如有不尽心的,告诉我将他们打发了再买就是。”

成三在旁吓得直接跪下道,“公子明鉴……”

沈夫人接过话头道,“他们两夫妇倒都是老实人。不过文纯,你这是去哪了,头上还有雪花,濯香怎么没给打个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