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十国帝王 > 第584节

第584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吴生见玉娘没有生气了,心头好大松了口气,又不敢真的放下,关切的问:“你相信我的话了?”

玉娘不过十六七岁,到底年龄不大,还有些没有完全褪尽的小孩子性子,闻言哼了哼,佯装不满道:“你方才还等不及要回军营呢!”

吴生汗颜,尴尬扰头道:“我这不是怕麻烦你们嘛,这些日子劳你们照料,心头实在过意不去。”说完这话,忽然福至心灵,赶紧认真的补充道:“看你每日忙进忙出,累得满头大汗,我实在于心不忍。”

玉娘得了吴生的体谅,心情大好,尤其是后一句话,让她心花怒放,这世间的事,少有比别人能理解自己,尤其是理解自己的付出更贴心的了,玉娘心头虽然甜蜜,面上仍是孩子气道:“奴还以为军中大夫手段高明、心思细腻,是奴万万比不了的呢!”

吴生重新坐回榻上,虽然知道军中大夫、护理的确手艺好,但此时也不知为何,他却不想承认这些,眼看玉娘小心为他查看伤口,生怕方才他乱动崩坏了口子,这下就只想让佳人开心一些,当下无师自通的大言不惭道:“你是不知道,军中大夫都是男儿,一个个大手大脚的,根本不知道甚么是疼,肠子流出来了一把就塞回去,伤口化脓了一刀下去用力一挤,那血水都能飞溅出去好几步,整天惹得伤员们鬼哭狼嚎,别提有多惨了……哪像你这样轻手轻脚的……”

玉娘见吴生说得有趣,不禁扑哧笑出声来,掩住了小嘴,见吴生一副傻笑的模样,便知道他是在逗自己开心,虽然心里确实舒畅,还是羞恼得打了他一下,又瞪了他一眼,这才重新收拾起碗勺,临出门时又不忘叮嘱道:“可别乱动,我这就给你端饭来。”

玉娘出门了,吴生还在嘿嘿笑个不停,他当然不知道,玉娘出门之后想起他方才那呆呆傻傻的模样,又是不禁扑哧笑出声来,还骂了一句呆子。

当然,此时两人都不知道,经此一闹,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更近了一步,男女间的情愫,尤其是单纯少男少女间的情愫,往往就是在打打闹闹中生出来的,日久生情之所以叫日久生情,就是因为在平淡无波的生活里感情会来得慢,跌宕起伏的遭遇才能让感情迅速升温,而他们方才的言行,实则已经跟打情骂俏沾上了一点边。

大战已起,军中医院的伤员势必与日增多,到最后也会人满为患,灵武县将定远城来的伤员分配到百姓家中调养,正是发动百姓参与守城战的一个体现,吴生伤势很重,被分配到开药铺的玉娘家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柴克宏见吴生一路上与玉娘相处愉快,格外照料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李从璟的治军思想里面,本就有关心将士成家问题的章程,柴克宏有此顺水推舟之举,也不显得意外。

总而言之,在玉娘一家人尽心尽力的照料下,身心舒畅的吴生伤势康复得非常快。

……

转眼间又是数日过去,作为贺兰山东麓三百里平地中最南边的县邑,灵武县城还没有遭到定难军大规模攻城,当然这也跟定难军对灵武县的作战策略有关,这阶段刘知远将针对灵武县的重心放在黄河边上,以防备灵州援军为首要任务。

吴生在小小的边地县邑中,享受到了大战间隙难得的一段安逸悠闲时光。

午后,斜阳悬挂在老树枝头,不宽的长街上树影斑驳,房屋投射出的阴影连在一起,也是一方城池,屋檐的轮廓有笔走龙蛇的意境,带着几分唐人特有的飞扬跋扈和厚重沉稳的味道。

羽毛洁白的鸭子伸长了脖子呀呀叫唤着路过,眼珠子左顾右看的动作跟脖子伸动和声音叫唤同一节拍,都是一下一下的,虽不抑扬顿挫,但也干净利落。

公鸡扑扇着翅膀,扇动几许灰尘,带着一帮羽毛颜色不尽相同的母鸡小鸡昂扬行走,像是巡视领地的帝王,色彩光亮的粗壮尾羽高高翘起。

碰到从街边忽的蹿出来的并不雄壮的土狗,鸡鸭们立即呼哧一阵乱飞乱跳,灰尘便在阳光里打转,土狗以玩闹的本意追逐鸡鸭们一阵,就停下四肢吐着舌头望着他们远去,憨态可掬。

或者看到一二孩童跑出来,土狗便雀跃的溜过去,摇着尾巴围着孩童打转,偶尔抬起永远目光清澈的脸,渴望与自己的小主人玩闹一番。

玉娘扶着吴生走在街巷里,一人脚步娴静,眼神略带新奇,全神贯注听身旁的人讲述战场事,一人有意迈动还不能太雄武的步子,尽量让自己的讲述跌宕起伏,好在后者虽然有意卖弄,到底是读书人,懂得含蓄内敛,不至于有眉飞色舞这等惹人厌恶的姿态。

养伤的人需要多走动,也需要见见阳光,平凡小城平凡的景致,正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的意境,眼下的年轻男女也只是普通人,说着并不出奇的话。间或有跟玉娘相熟的孩童,隔着老远瞎起哄,大呼小叫着玉娘有郎君咯,然后一起闹着跑开,免不得惹得玉娘又羞又恼,却偏偏不能舍了吴生去追打他们,只能装腔作势的警告这些顽童,当心我来日收拾你们,且这话还不能说得太恶气,以免给身旁的儿郎留下不好的印象。

吴生到底是儿郎,并没有太多羞涩,还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的继续说道:“所以前番我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半赖上天眷顾半赖袍泽手足,这两样少了谁也不成。”

玉娘心有余悸的感慨道:“数千人呢,就回来几百个,战场之上实在是太凶险了,每日里死那么多人,想想都觉得可怕。”

吴生面容肃然,“一寸山河一寸血,自古以来,有多少戍边将士战死疆场?于朔方军而言,为国守疆土是本职,只要有一口气在,就得跟贼人死战到底。护君民、击不臣,纵然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没甚么可抱怨的,如若不然,边军意义何在?文死谏武死战,百姓才能得享太平,中原、江南的唐人,洛阳的陛下,可都在看着我们。”

玉娘顿觉眼前的儿郎分外高大,心底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那是对英雄的仰慕也是对边军的感激,“可是洛阳、江南你们都没去过呢,人说洛阳繁华江南富庶,那些战死的将士,都没见过洛阳扬州是甚么样……”

吴生摇摇头,“见过或是没见过,那重要吗?见过或是没见过,将士都愿为之死战,亦或战死。对我等而言,家国不在眼前,而在心中。”

这一刻,玉娘隐隐明白了甚么是军人。

一群只因心中有家国,便愿付出七尺躯的热血儿郎。

哪怕家国离他千万里。

有他们,才有家国,才有百姓的安居乐业。

玉娘忽然很庆幸,庆幸自己是唐人,身前有这样一支唐军,更庆幸她能为之出一份力。

斜阳西下的时候,街巷那头响起玉娘阿娘的呼唤声,这声音穿街走巷,让他俩赶紧回去吃饭。

吴生与玉娘相视一笑,这才注意到他们误了回去的时辰,连忙往家中赶。

此时,这对年轻的男女,还不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话的含义。

和玉娘回到药铺,吴生才知道吴春也来了。

也不知是不是玉娘阿娘的烧菜手艺太好,这厮竟然毫不客气留在铺子里蹭饭,边地风气不同于中原,吃饭已经盛行一桌人围着高脚圆桌一起,而且市井底层之家不同于与官宦人家,没那许多礼仪拘束,吴春席间狼吞虎咽的模样,着实让朴实的玉娘阿娘好一阵开心,一个劲儿给他夹菜,要不是吴春坚决不饮酒,玉娘阿爷定会拿出珍藏的好酒,来款待这位守土征战的好儿郎。

吃完饭,吴生和吴春在后院的老树下坐了片刻,两个年轻人牙口好,倒是不用剔牙,玉娘体贴的为他俩送上茶水后,就退了出去,留他俩单独说话。

“怀远、安静、灵武三县已经打成了一锅粥,数万贼军在三县之地纵横穿插,百余里之地已经没有一块消停的地方,贼帅刘知远的用兵策略委实高明,若非有柴将军和蒯、卢两位参军谋划军机,只怕三县局势已经彻底糜烂了。从定远城一线退回来的袍泽,包括新堡、崇冈的将士,能动的拢共不到三百人,这回也都压上了灵武县战场。我这几日充当游骑出城,可是险些回不来,狗日的直娘贼,贼军的马军游骑的确悍勇,论单打独斗和小股对抗,我们还真占不到半点儿便宜……现在就看南边高将军能坚持多久,要是让定难贼军与河西贼军联合,这里就守不住了……”

吴春跟吴生简单说了下形势,临走时道:“眼下联系灵州的通道被隔绝,你恐怕是回不去,不过节使必定不会任由贼军这样胡作非为,假以时日未必没有转机,你且安心养伤……”

最后,吴春从怀里摸出两封信,一封染血一封干净,递给吴生:“看来你的家书已经不用我给你捎带……日后若能回灵州,你把我这封家书带回去……”

说完这些,吴春就走了。吴生独自在院中枯坐良久,望着手里的两封信,直到玉娘在她身旁坐下,也没有一句言语。

天终于黑了,真正激烈的大战才刚刚到来。

……

旬月后,吴生的伤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

天气已经转凉了,便是寻常时候,吴生也得穿上长衫。

连日来朝夕相处,尤其是被日夜照看,吴生与玉娘的关系已经愈发亲近,亲近得就像是一家人。不少时候,吴生都注意到,玉娘阿爷和阿娘凑在一起,望着自己小声交谈着甚么,看向自己的眼神,带着审视与欣赏的意味。尤其是这几日,吴生发觉玉娘在他面前总会时不时脸红,原本落落大方的小娘子,奇怪的愈发娇羞起来。

有事没事的时候,玉娘阿爷还会问起吴生的家世,并且不是随口问问的样子。玉娘阿娘好似更加疼爱吴生这个后生了,跟他说话的时候,眼中时时都有藏不住的笑意。

吴生虽然未经人事,但也不是小孩子,他不难猜测到种种迹象后隐藏着甚么。但吴生只能装作不知道,在玉娘有时候试探他的时候,他也千方百计回避。

大战面前,吴生志不在此。

这日,他和玉娘一起在庭院里帮着晒药。微风吹拂,几片干药草随风而起,飞到了玉娘头上。站在玉娘身旁的吴生,也没多想,动作轻柔的,一片一片帮她把干药草摘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