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十国帝王 > 第527节

第527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弘殷停下脚步后,往阵后望了一眼,见到令旗挥舞,听到鼓声渐变,他举刀喝令:“弓弩就位!”

大盾后面就是弓弩手,先前跑动的时候没有异样,此时各自拉开架势,便可见军阵中有数十排、每排百余名弓弩手,此时或者引弓搭箭,或者劲弩上弦,都对准了吴军偃月阵。

唐军去岁出征江淮时,便已在军备上领先于吴军藩镇军,尤其是在强弓劲弩方面。今岁房知温领军来援江淮后,带来大量的弓弩并及箭矢、弩矢,完全弥补了王师这大半年来的消耗。

从扬州出发前,百战军携带的强弓劲弩,多不胜数。只是自打到了江浦,两军一直处于半混战的局面,孟平又有意隐藏实力,免得吓跑吴军,这才没有让强弓劲弩发威,等的就是最后一击定乾坤。

以大军的弓弩力量,便是寻常城池、坚固营寨也不能挡,区区偃月阵何足挂齿?

因强弓劲弩之便,唐军战法也有了相应改变。如今唐军阵战攻坚之法,是先集中全军强弓劲弩,对敌阵、敌营进行持续不断的猛烈轰击,待得强弓劲弩撕裂敌军阵型、防线,大军便趁其军阵、防线混乱之时,一举杀入,破阵拔营!

两军交战,说到底是两国国力之争,唐军为何会逐渐形成此等战法?便是因为与敌军相比,唐军强弓劲弩占尽优势,与敌国相比,大唐国力占尽优势!

赵弘殷身在阵中,持刀大声喝令:“第一梯队,第一轮攒射,放!”

数千箭矢,腾空而起,落入吴军偃月阵中!

弓箭手一轮最多能连续放箭十多支,就会手臂酸涩再难动作,为保证最大限度发挥强弓劲弩之威力,给予吴军持续不断的猛烈打击,百战军阵中弓弩手分成三批,轮番上阵!

当百战军第一梯队的弓弩手被替换下去后,吴军偃月阵中死伤已达数百,阵中的韩熙载等人无不色变,他们都知道弓弩发威都是开始时杀伤难,一旦打破军阵防御有了数百人杀伤,往后的杀伤能力就能剧烈爬升!

吴军偃月阵中也有弓弩,但此番两者一较量,就知道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被唐军全面压制,别的姑且不言,前面这段时候,吴军弓弩给唐军造成的杀伤都没有过百,就更不用说去打破唐军的防御了!

君不见,吴军偃月阵前阵已经颇有混乱,而唐军军阵却巍然不动?

赵弘殷再度喝令:“第二梯队,第一轮齐射,放!”

密集如蝗的箭矢,笼罩了吴军偃月阵前阵的每一名将士,箭雨落下,惨叫声此起彼伏,军阵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空白点!

眼看唐军弓弩不停,吴军将士死伤连连,韩熙载面沉如水,心痛不已,“不能再让北贼这般打下去了,马军何在?去袭扰北贼军阵,压制彼部弓弩手!”

马军得令,从偃月阵两翼奔出,冲向百战军军阵。

安重荣率领精骑正在两翼游弋,见到吴军马军杀将过来,顿时精神大振,当即哈哈一笑,长槊一横,带领部曲就迎了上去,两相厮杀在一处!

若说吴军步卒弓弩不如唐军步卒,那么吴军马军无论是战马品种、将士搏杀技艺、战阵配合,都跟身经百战的唐军精骑无从比拟,安重荣带领百战军精骑结为小锋矢阵,当头就将吴军马军穿肠而过,而后迂回两翼,将彼部兜住,一面弓箭杀敌,一面近身冲阵,将吴军马军杀得毫无还手之力。

而这时,步卒大阵中的第一梯队弓弩手已经被替换下来,紧接着第二梯队顶了上去。

当百战军第三梯队的弓弩手上阵时,吴军偃月阵前阵已经面目全非,死伤士卒已然超过千人,直逼两千。韩熙载急得满头大汗,忐忑不安的向马军望去,却发现马军同样死伤惨重,丢下两三百具尸体,被百战军精骑赶了回来!

“韩监军,这恐怕是抵挡不住了,你智谋无双,赶紧想想法子吧!”吴军主将手足无措,连忙向韩熙载问计。

事到如今,韩熙载哪里还有计策,他们靠山结阵,本以为挡住唐军轻而易举,如今战事不利,退都没有地方退,“将军身为主将,难道就没有破敌之策?”

主将欲哭无泪,“都说北贼征战江淮大半年,早已疲惫不堪,兵甲折损严重,箭矢业已消耗殆尽……可眼下分明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以相当之兵力,伏击北贼而不能得胜,此时正面相战,哪有胜算?”

不等韩熙载他们商议出个所以然来,百战军三个梯队的第二轮齐射已经完成,到得此时,韩熙载等人都已面无人色,因为偃月阵最结实的中部前阵已经完全被撕碎,将士乱成一团,露出大片大片的空档,死伤数字在此时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军阵都彻底乱了!

呜呜的号角声沉重而庄严,响彻天地。

百战军的弓弩手已经停止发威,因为他们的步卒大阵已经展开全面进击!

偃月阵被百战军弓弩扯碎了中段主阵,哪里还能抵挡百战军精锐步卒的进击,吴军将士的抵抗太过乏力,没多时就被百战军杀入阵中,一个偃月阵硬生生被从中间斩成两段,再也没有了聚合的机会!

与此同时,百战军精骑向吴军两翼包抄,兜住了吴军向两翼突围的可能性,可怜吴军马军刚被百战军精骑杀退,死伤惨重,这厢被迫再度应战,更是没用多久就被百战军精骑冲杀得彻底四散,全然没了战力!

百战军中间突破偃月阵后,前阵直奔阵后吴军将帅而去,中、后阵向左右冲杀,配合百战军精骑,将吴军分成两部兜住,完全断绝了吴军逃生之路,而后各部来回奔走梳理,将吴军分割成一小部一小部,开始疯狂屠杀!

吴军主将拉着韩熙载突围,“事已至此,非人力能左右,监军快随我走!”

韩熙载恨得牙关紧咬,双目通红,如有血泪要夺眶而出。

数日交战,两军都没能奈何对方,他本以为他已成功将百战军阻截在江浦,打破了百战军出征江淮以来吴军皆不能挡的神话,他甚至认为孟平不过如此、百战军不过如此,假以时日他未必不能名扬天下,然而不等他高兴太久,今日一战,数个时辰之间,大军被包围聚歼,他本身的境遇也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眼看着百战军四面八方冲杀而来,吴军将士溃不成军,韩熙载终于明白,百战军并非不能迅速击败他们,孟平打的就是将他们逼在鸡笼山下,一战而全歼的主意!

有此领悟,韩熙载羞愧难当,自尊心如绝提之水一泻千里,他一把推开劝他走的吴军主将,拔出横刀就冲向望不到尽头的唐军,悲愤大呼:“某誓死跟尔等同归于尽!”

眼看韩熙载不知死活冲向唐军,吴军主将狠狠顿足,再也顾不得他,召集亲兵寻机突围去了。

韩熙载自知过失大矣,辜负了徐知诰的期望,也贻害了吴国大业,再无颜面苟活于当世,只是一心求死,想拉几个百战军陪葬。

赵弘殷率部直奔偃月阵后的帅帐而来,打的就是将吴军将帅一锅端的主意,眼见韩熙载孤身冲杀过来,颇有气势,当即眼前一亮,他虽然不认得韩熙载此人,但却认得对方的官袍,立马冲上去,三下五除二就将心神大乱的韩熙载打翻在地,将他绑了。

这场大战持续到午后,就基本结束,若说要杀尽吴军,恐怕一整日都不够,但吴军投降者甚多,百战军很快便将战事底定下来。

而后孟平不失时机命令安重荣率部急进和州,在投降的一名吴军将校的策应下,百战军佯装成吴军溃卒,轻而易举进入到和州城中,将和州城夺了下来。

至此,百战军在和州、乌江一代布防,彻底断了吴军退入长江的后路!

第832章 两军决战于滁和,尽得江淮莫神机(五)

江浦一战,百战军斩获首级超过五千,这主要还是弓弩的杀伤,两万余吴军大半都成了俘虏,包括被徐知诰寄予厚望的监军韩熙载。百战军当日急袭夺得乌江、和州后,孟平于翌日进入和州城中,这座王彦俦倾注全部心血打造的坚城,曾数度让来伐唐军无功而返的硬骨头,就这样随着吴军大势已去,而颇有些戏剧性的落入百战军手中。若是让王彦俦知道他苦心经营的老巢,就这样轻易葬送在韩熙载这个“外人”和他率领的“客军”手中,而他自个儿也因之成了无家可归的可怜人,不知会不会气得吐血,把韩熙载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

占据和州后,孟平封了府库,一应民政书册与金库钱财,都原封不动的保存好,等待事后冯道派人来查验接收,他的主要任务是把守道口,在长江边的登岸点设立军事防御点,同时让安重荣、赵弘殷率领半数兵力前往滁州,参与大军围歼王会的战事。

在得知马仁裕带兵进犯庐州的战况后,孟平审时度势,遣偏师攻占含山县,并且向西急攻东关,切断马仁裕回援和州的道路,让对方彻彻底底变成一支孤军。

含山、东关,原本不过是寻常所在,在此番战事中,竟然成了唐军、吴军轮番、数度攻打的四战之地,想必等到江淮战事结束的时候,这里也会凭空多出许多供人吊唁的“古迹”,引得左右士子、骚客纷纷前往,去怀古论今。

在安重荣、赵弘殷率部赶往滁州时,庐州方面的西方邺、李彦卿所部共计万人之众,已经抵达滁州南部的全椒县。

全椒县是王会大军的背心所在,位置殊为重要,前番被江文蔚、张易、朱元等人领军在旬日间两度逼近,全椒县守将与王会都着实受到了不少惊吓,好在当时当日唐军并无真正攻占全椒县的打算,这才让全椒县吴军不至于日夜难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